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50分钟
已答人数:224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不动产登记代理人考试不动产权利理论与方法题目及答案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A《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
B《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D《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
A担保物权
B自物权
C用益物权
D财产权
A债务履行期满债权未受清偿
B债务履行期届满
C债务未到期未受清偿
D债务履行期届满已受清偿
A转让行为发生在公民、法人之间,出让行为发生在国家与土地使用者之间
B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转让合同属于权利流转的范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行为属于权利取得的范畴
C转让的标的是权利人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D转让合同与出让合同是两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法律关系
A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都是无偿的
B有些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需要支付一定的补偿、安置等费用,具有一定的有偿性
C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一般没有期限的限制
D交易受到严格限制
A是一般民事主体
B是特殊民事主体
C只能是集体经济组织以内的人员
D具有扩散性
A由于转让给B公司在先,建设用地使用权由B公司取得
B由于C公司支付了价金,建设用地使用权应由C公司取得
C该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由BC两公司共有
DA公司与C公司约定的30年使用期超出了法定期限,应减去已经经过的年限
A承包经营权的客体是集体所有的土地或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
B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须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
C承包经营权的目的是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或其他农业生产经营
D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只能为30年
A强制性
B行政性
C固定性
D法定性和权威性
A我国的地上权与国外传统民法的地上权没有不同
B我国《物权法》没有规定地上权的概念
C我国对于地上权的不同种类分别作出不同的规定
D我国各种不同的地上权具有不同的内容,不可适用同样的规则处理
A1996
B1997
C1998
D1999
A包括荒山、荒沟、荒丘、荒滩
B其使用权最长不得超过30年
C使用权可以继承、转让、抵押或参股联营
D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组织成员有对其的优先承包权
A土地补偿安置费
B拆迁补偿安置费
C耕地占用补偿费
D拆迁赔偿安置费
A1974
B1973
C1972
D1971
A国有土地进一步私有化
B地主阶级构成发生变化,土地私有更集中
C帝国主义在我国的占地具有殖民地的性质
D土地由个人私有转变为国家所有
A《土地管理法》
B《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C《物权法》
D《宪法》
A除法令有限制外,于其行使有利益之范围内,及于地之上下
B以在他人土地上有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或竹木为目的而使用其土地之权
C支付佃租永久在他人土地上为耕作或牧畜之权
D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宜之用之权
A短于
B等于
C长于
D不等于
A建设用地使用权自6月23日设立
B建设用地使用权自6月25日设立
C建设用地使用权自7月2日设立
D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以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期限为准
A招标
B拍卖
C公开协商
D划拨
A对象具有不特定性
B具有有偿性
C改变的是物的使用权
D主要适用于对地主及官僚资本土地所有权的剥夺
A土地登记
B土地利用
C土地归属
D土地确权
A相邻权
B住宅所有权
C宅基地使用权
D宅基地所有权
A深圳
B北京
C上海
D广东
A3个工作日
B5个工作日
C10个工作日
D15个工作日
A《土地登记条例》
B《民法通则》
C《土地管理法》
D《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A登记成立主义
B登记对抗主义
C登记对抗主义为主,登记成立主义为辅
D登记成立主义为主,登记对抗主义为辅
A承包期内,承包方自愿交回的
B承包方已转为城镇户口的
C承包方擅自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的
D村民全体会议通过收回决议的
A有利于法律关系的明确
B有利于保护交易安全
C有利于管理和监督
D有利于增强灵活性
A占有
B使用
C收益
D处分
A承包经营权是有一定期限的权利
B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只能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
C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不得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转包、转让的方式流转
D未经依法批准,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不得将承包土地用于非农建设
E四荒土地等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在符合条件时也可由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承包
A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客体只能是国有土地
B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内容为建造和保有
C建设用地使用权不能通过划拨方式设立
D建设用地使用权自登记时设立
E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建设用地出让合同成立时设立
A主债权
B诉讼费用
C损害赔偿金
D保管担保财产费用
E违约金
A20世纪50年代存在的公有土地是否颁发土地所有权证书
B土改中是否颁发土地所有证
C是否被征用
D农业合作化时期土地是否入社和实施《六十条》时土地是否确定为集体所有
E集体土地所有权推定原则
A权利期限届满
B需役地丧失对供役地的利用需要
C地役权人放弃权利
D地役权主体的死亡
E抵销
A转让
B出租
C入股
D抵押
E变卖
A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B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
C提供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所有生产条件
D按照合同向发包人支付约定的承包费、提留款等
E按照法律的要求交纳有关税费
A土地侵权纠纷的处理方式
B土地侵权纠纷的类型
C土地侵权纠纷的基本情况
D确定土地侵权民事责任的形式
E土地使用权争议
A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B争议的主要事实
C协议内容
D拟定的处理结论
E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该争议的权限
A出让土地出租人对土地的开发必须达到法律规定或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定标准
B划拨土地使用权人一律不得出租
C土地使用权出租应当签订租赁合同
D土地使用者出租土地使用权须依法申请
E出租土地使用权,其地上建筑物必须随之出租
A通过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取得
B通过签订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取得
C通过划拨土地取得
D通过复垦土地取得
E通过出让土地取得
A抵押权已登记的,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
B抵押权登记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C抵押权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
D抵押权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成立的先后顺序清偿
E抵押权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A签订过土地移转等有关协议的
B使用期限超过20年的
C经乡人民政府批准使用的
D已购买原集体所有建筑物的
E进行过一定补偿或安置劳动力的
A土地登记以宗地为基本单元
B拥有或者使用两宗以上土地的土地使用者或土地所有者,应当分宗申请登记
C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宗土地的,共同申请登记
D跨县级行政区使用土地的,应当分别向土地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
E申请土地登记,申请者可以授权委托代理人办理
A出让
B租赁
C作价出资或者入股
D划拨
E转让
A农用地调整
B四荒地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变更
C国家征收
D农民集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宅基地变更
E乡(镇)村企业因破产、兼并等原因引起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变更
A土地权利的价值由法律规定
B土地权利的种类由法律设定
C土地权利的效力由法律规定
D土地权利的保护方法由法律规定
E土地权利的变动要件由法律设定
A居住用地70年
B工业用地50年
C教育用地70年
D商业用地50年
E娱乐用地40年
A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按目前实际使用情况确定所有权
B乡(镇)或村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修建并管理的道路、水利设施用地,应该属于乡(镇)集体所有
C乡(镇)或村办企事业单位使用的集体土地,应该属于该乡(镇)集体所有
D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发布时起至1987年《土地管理法》开始实施时止,乡(镇)或村办企事业单位违反规定使用的集体土地按照有关规定清查处理后,乡(镇)或村集体单位继续使用的,可确定为该乡(镇)或村集体分别所有
E乡(镇)企业使用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有关规定进行补偿和安置的,土地所有权转为乡(镇)农民集体所有
A政府划出一部分土地作为一县或数县范围内农事试验场
B大森林、大水利工程、大荒地、大荒山等
C原属于地主的,使用机器耕种或其他进步设备的农田、苗圃等
D原属于地主所有或公共团体所有的沙田、湖田
E地主和官僚资本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