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学前儿童体育教育自考真题及答案(00392)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277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2014年10月学前儿童体育教育自考真题及答案(00392)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增强学前儿童体质最有效的途径是()

    A课堂教学

    B家庭环境

    C体育活动

    D劳动锻炼

  • 2. 反映儿童身体运动时在单位时间的生理负荷的指标是()

    A运动强度

    B运动密度

    C运动数量

    D运动质量

  • 3. 幼儿团体操的全操内容包括()

    A徒手操、轻器械操

    B队形变化、造型

    C徒手操或轻器械操、队形变化和造型

    D徒手操、轻器械操和造型

  • 4. 在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运周“适应——提高——再适应 一一再提高”的方法是遵循()

    A身体全面发展原则

    B适量性原则

    C循序渐进性原则

    D从实际出发原则

  • 5. 从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等方面可看出其()

    A身体形态生长发育水平

    B适应能力水平

    C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水平

    D心理发育水平

  • 6. 幼儿身体宽度和厚度最具代表性的测量值是()

    A体重

    B坐高

    C胸围

    D头雕

  • 7. 体育活动后,学前儿童心率恢复接近常态水平所需要的时问,最好在()

    A5分钟左右

    B10分钟左右

    C15分钟左右

    D20分钟左右

  • 8. 根据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通过运动内容的改变,使运动负荷下降,体内能源物质和各种功能指标逐渐恢复到接近或达到运动前的水平,此阶段称为()

    A工作阶段

    B相对恢复阶段

    C超量恢复阶段

    D复原阶段

  • 9. 人的任何动作都是不同形式的()

    A身体活动

    B肌肉活动

    C肢体活动

    D关节活动

  • 10. 属于学前儿童生理机能发育测查指标的是()

    A坐高

    B头圈

    C胸围

    D肺活量

  • 11. 动作(运动)技能的形成有三个阶段,其中经过不断地练习,对动作的内在规律逐渐理 解,也逐渐消除一些多余的、不协调的动作的过程属于()

    A粗略掌握动作的阶段

    B改进和提高动作的阶段

    C动作的巩固和运用自如的阶段

    D动作自动化阶段

  • 12. 双手双脚协调既合,有一只脚始终支持地西的周期性的动作是()

    A走步

    B跑步

    C跳跃

    D投掷

  • 13. 徒手操与模仿操在基本动作上()

    A区别很大

    B略有区别

    C完全相同

    D完全不相同

  • 14. 开展四散追逐跑活动可以发展的身体素质包括()

    A力量、灵敏性和耐力素质

    B力量、速度和灵敏性

    C速度、灵敏性和柔韧性

    D速度、灵敏性和耐力索质

  • 15. 在一次体育课中,儿童进行运动的次数、活动的距离和重量的总量是指 【 】

    A运动的数量

    B运动的强度

    C运动的密度

    D运动的质量

  • 1. 体质的范畴包括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等方面。
  • 2. 耐力素质体现了肌肉耐力、()耐力和全身耐力的综合状况。
  • 3. 健康的身体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 4. 幼儿的单足站立动作属于() 练习。
  • 5. 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其本质就是建立运动()的过程。
  • 6. 体育的社会功能包括教育、娱乐、政治、经济及军亊等方面,这都属于() 的 功能。
  • 7. 从实际出发原则的理论依据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和组织活动的实际需要。
  • 8. 根据评价的指标不同,学前儿童体质的评价内容可以分为单项评价、多项评价和()。
  • 9. 在安排儿童的活动量时,活动前的心率与活动后的心率之差,最好在()次/分为宜。
  • 10. 投掷动作通常可分为两大类:掷远和()。
  • 1. 环境
  • 2. 速度素质
  • 3. 动作的节奏
  • 4. 讲解法
  • 5. 徒手操
  • 1. 简述肩上投掷动作的基本要求。
  • 2. 简述攀登活动对学前儿童的锻炼价值。
  • 3. 简述个人体育游戏的特点。
  • 4. 简述教第一节新操的一般程序。
  • 5. 简述体质与健康的区别。
  • 1. 试述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任务,并举例说明。
  • 2. 结合实例试述在幼儿体育课的基本部分,教师应如何安排和组织幼儿的活动。
  • 1. 案例: 逛公园 活动班级:中班(30人) 活动时间:4月中旬 活动过程: (1)出发 指导语:小朋友们,春天来了,天气很暖和。今天我们一起去逛公园。走路和过马路 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儿童整队,走跑交替200米(过马路时慢跑,在人行道上走步)。 (2)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指导语:“小朋友们,我们来到动物区了,大家一起学一学小动物的动作吧!” 老师和儿童一起模仿小鸟飞、小鸟吃食、小猴玩耍、大象走路和小兔跳跳等动作。 (3)建迷宫 指导语:“小朋友们,我们来到了科学宫,科学宫建筑得真漂亮。这里有许多彩棒, 我们一起建一所迷宫,然后用跳的方法穿过迷宫吧。” 教师和儿童运用彩棒在地面上摆放出不同形状,并练习单、双脚跳跃动作。开始时 儿童可以一个人运用彩棒练习跳跃动作。约5分钟后,组织儿童自愿地向大家表演 不同的跳跃方法,教师给予指导,指导的重点是落地要轻。然后,将儿童分成四组, 每组儿童在一起运用彩棒摆出不同形状的迷宫,自由练习跳跃的各种动作。最后, 大家用若干条长绳将四个迷宫连接起来,建成一座大迷宫。 (4)逛迷宫 指导语:“小朋友们,大家共同建起一座漂亮的大迷宫,我们进去看看吧!”师生在用 彩棒和长绳连起的大迷宫里选用不同的跳跃动作,自由地欢跳。 (5)返回 指导语:“小朋友们,我们玩得很高兴,一起回幼儿园吧!” 试对以上体育活动的过程进行分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