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自考真题及答案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453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6年10月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自考真题及答案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中以儿童为评价对象的评价是( )

    A学前儿童课程评价

    B学前儿童发展状况评价

    C相对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 2. 通过教育评价,我们可以对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的( )

    A分析

    B督査

    C鉴别

    D认识

  • 3. 在幼儿园进行的测量活动的主要形式是( )

    A自然测量

    B标准测量

    C精确测量

    D简易测量

  • 4. 与儿童对时间的理解密切相关的是他们的( )

    A生活经验

    B时间认知

    C时间知识

    D时间概念

  • 5. 学前儿童最初认识空间方位关系的参照系统是( )

    A客观对象

    B空间距离

    C自己的身体

    D知识掌握

  • 6. 在认识几何形体的教育中,教师应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感知和体验几何形体的( )

    A基本特点

    B基本结构

    C基本形态

    D基本构成

  • 7. 幼儿对图形认识的难易顺序,主要与幼儿的( )

    A知识及生活经验相关

    B知识及教育训练相关

    C生活经验及教育训练相关

    D知识及思维发展水平相关

  • 8. 数的分解与组成能力的发展就其本质而言是儿童( )

    A数概念的形成

    B概念水平的数运算

    C运算能力的发展

    D部分与整体的认识

  • 9. 进行比较时,一般是先把一组物体摆成一行,再把另一组物体逐个一对一地重叠到前一组物体上面,比较两组物体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的方法是( )

    A并置法

    B重叠法

    C并放法

    D对应法

  • 10. 儿童开始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的标志是( )

    A口头数数

    B按物点数

    C说出总数

    D按数取物

  • 11. 幼儿在解答加减应用题时,常会受题目中内容和情节的影响,他们往往把应用题当作一个故事或谜语,而不注意题目中的( )

    A结构关系和问题

    B逻辑关系和问题

    C数量关系和问题

    D功能关系和问题

  • 12. 数理逻辑知识的获得涉及到对客体的动作,即由儿童对物体的( )

    A行动而建构的

    B知识而建构的

    C应用而建构的

    D感知而建构的

  • 13. 观察、演示、示范、范例、现代化教学手段等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

    A直观的方法

    B练习的方法

    C口语的方法

    D实践的方法

  • 14. 使两个不同的动作一一对应,在计数活动中口念数词和手点实物的动作是( )

    A加法性协调

    B顺序性协调

    C操作性协调

    D对应性协调

  • 15. 数学教育目标中除重视儿童智力发展、思维的培养,而且应重视儿童良好个性等的( )

    A整体发展

    B优先发展

    C顺序发展

    D有效发展

  • 16. 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起着发展思维作用的核心因素是( )

    A结构关系

    B数量关系

    C逻辑关系

    D顺序关系

  • 17. 儿童持续不变的等量的逻辑观念是( )

    A守恒的观念

    B等量的观念

    C对应的观念

    D序列的观念

  • 18. 幼儿学习的目的是( )

    A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

    B为进人小学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C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D进行一定的科学探索

  • 19. 有人说,儿童学习数学,是从“数行动”发展到“数概念”的过程。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 儿童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是( )

    A从数学知识的应用到数学知识的掌握

    B从外部的动作逐渐内化于头脑中的

    C从数学操作活动到数学知识的获得

    D从知识到概念

  • 20. 教师“教”的作用,其实并不在于给儿童一个结果,酿于为他们提供( )

    A学习材料

    B学习活动

    C学习的环境

    D学习方法

  • 21. 学前儿童数学兴趣主要表现为对具体的( )

    A数学知识的兴趣

    B数学游戏的兴趣

    C数学学习的兴趣

    D数学活动的兴趣

  • 22. 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培养儿童基本的( )

    A数学知识

    B数学能力

    C数学素养

    D数学认知

  • 23. 幼儿直接运用抽象的数概念进行的加减运算是( )

    A操作水平的加减

    B动作水平的加减

    C表象水平的加减

    D概念水平的加减

  • 24. 儿童数概念的形成和建立,有赖于对( )

    A一一对应关系的理解

    B等量关系的

    C包含关系的理解

    D序列化关系的理解

  • 1. 学前儿童数学操作活动的设计应考虑的要素有( )

    A目标

    B材料

    C规则

    D形式

    E指导和评价

  • 2. 以下属于小班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是( )

    A认识 “1”和“许多”及其关系

    B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C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D初步理解早上、晚上、白天、黑夜的含义

    E认识10以内的数字

  • 3. 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经历了( )

    A对应

    B口头数数

    C按物计数

    D说出总数

    E按数取物

  • 4. 中班幼儿认识几何形体教育的要求是( )

    A认识圆形

    B认识正方形

    C认识长方形

    D认椭圆形

    E认识梯形

  • 5.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是( )

    A确定评价目标

    B确定评价人员

    C设计评价方案

    D实施评价方案

    E处理评价结果

  • 1. 为什么要对学前儿童进行数学教育?
  • 2. 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 3. 学前儿童对物体的量的认识特点是什么?
  • 4. 如何引导学前儿童理解初步的空间概念?
  • 1. 试述学前儿童几何形体概念的发展。
  • 2.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有哪些基本的观点?
  • 1. 案例:刚上中班的菲菲可以毫不困难地数出四只小猫玩具,但却认不出数字“4”,而和她同岁的佳佳能读出数字“4”,但让他说出这个数字(指“4”)可以表示什么则感到困惑不解。 请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两位儿童的表现,并谈谈如何指导幼儿认识数字?
  • 1. 请为小班幼儿设计一个“分类”的数学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