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自考真题及答案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364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5年10月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自考真题及答案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为了保证教育评价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借助于( )

    A理论的方法

    B操作的方法

    C科学的方法

    D经验的方法

  • 2. 有个中班儿童说:“昨天我爸爸带我去公园了”,实际上是很久以前去的,“我明天要过生日了”,实际上离他过生日也许还有很长时间。说明此时学前儿童的时间概念具有( )

    A含糊性

    B精确性

    C生活性

    D情绪性

  • 3. 学前儿童空间概念的发展,既表现为他们辨别空间方位的区域的扩展,也表现为他们认   识空间方位时的明显的( )

    A相对性

    B方位性

    C程序性

    D顺序性

  • 4. 在教育过程中为了及时了解教育活动的反馈和成效,以便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以优化教育过程而持续进行的评价是(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 5. 儿童认知平面几何图形迅速发展的时期是( )

    A4岁

    B4岁半

    C5岁

    D5岁半

  • 6. 五岁幼儿对轻重和体积的感知能力已( )

    A完全具备

    B基本上具备

    C完全不具备

    D基本上不具备

  • 7. 学前儿童掌握加减运算的工具和基础是( )

    A算式应用题

    B口述应用题

    C数学概念

    D运算概念

  • 8. 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是通过口述应用题进行的,而且开始时还十分强调幼儿的( )

    A操作活动

    B学习活动

    C运算活动

    D理解活动

  • 9. 幼儿学习测量采用的是( )

    A标准测量的方法

    B实物测量的方法

    C自然测量的方法

    D符号测量的方法

  • 10. 几何形体的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 )

    A已有知识

    B操作能力

    C活动水平

    D生活经验

  • 11. 能够准确地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能通过计数比较两个集合元素的多少的年龄段是(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 12. 幼儿按某一标准将一组物体分成许多小类合并在一起形成大类,这样的活动会使幼儿( ) 对类与子类的关系,也就是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所( )

    A理解和掌握

    B感知和体验

    C认识和把握

    D操作和应用

  • 13. 数概念的发展中儿童首先理解的是( )

    A数的运算

    B数的组成

    C序数概念

    D基数概念

  • 14. 把动作合并在一起,也就是把一一点数物体的单个动作相加在一起是( )

    A顺序性协调

    B操作性协调

    C加法性协调

    D相对性协调

  • 15. 对于儿童来说,形成数学概念的源泉是( )

    A现实生活

    B数学知识

    C数学经验

    D生活常识

  • 16.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核心应是培养幼儿的( )

    A认知与情感

    B认知与态度

    C情感态度

    D知识与情感

  • 17. 幼儿学习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形、量、时间和空间的感性经验,并逐步形成一些

    A科学的数学概念

    B初级的数学概念

    C科学的数学知识

    D初级的数学知识

  • 18. 数学不仅应用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还应用于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等,它已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必不可少的( )

    A科学知识

    B重要工具

    C理论基础

    D思想方法

  • 19. 数学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不仅表现在认知方面,更重要的是促进儿童的( )

    A知识掌握

    B技能形成

    C整体发震

    D习惯养成

  • 20. 小班儿童在将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归类时,往往会出现做的和说的不一致的情况。显然,儿童这时的语言表达往往是不随意的,仅仅作为动作的伴随物,而不是( )

    A思维过程的外化

    B动作过程的外化

    C言语过程的外化

    D操作过程的外化

  • 21. 与演示、示范、范例的方法配合运用的方法是( )

    A讲解法

    B游戏法

    C操作法

    D寻找法

  • 22. 数学教育不应只是着眼于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应指向儿童的( )

    A操作技能的发展

    B游戏能力及水平的发展

    C数学应用能力的发展

    D思维结构的发展

  • 23. 把一个暂时未知的量同另一个作为标准的约定的已知量做比较,这个比较的过程叫做( )

    A比较

    B计量

    C操作

    D对比

  • 24. 学前儿童数学活动是指在教师领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幼儿集体参加的数学( )

    A认知活动

    B操作活动

    C游戏活动

    D学习活动

  • 1.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儿童掌握数概念的指标主要有( )

    A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B掌握数的顺序

    C掌握数的组成

    D按数取物

    E说出总数

  • 2. 在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方法中,直观的方法主要包括( )

    A观察

    B演示

    C示范

    D范例

    E现代化教学手段

  • 3. 学前儿童学习加减运算的特点是( )

    A学习加法比减法容易

    B学习加、减小数的问题容易,学习加减大数问题难

    C理解和掌握应用题比算式容易

    D对题意的理解常受题目中内容和情节的影响

    E不符合生活逻辑

  • 4. 小班幼儿认识几何形体教育的要求是( )

    A认识圆形

    B认识正方形

    C认识三角形

    D认识长方形

    E认识梯形

  • 5. 时间概念的特点是( )

    A流动性

    B不可逆性

    C周期性

    D抽象性

    E人为性

  • 1. 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
  • 2. 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
  • 3. 小中大班幼儿认识几何形体教育的要求是什么?
  • 4. 简述学前儿童空间概念发展的年龄特点。
  • 1. 论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结构。
  • 2. 论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意义。
  • 1. 这几天老师要小朋友找找周围什么地方有数字,中(1)班的陈力不费力就在伙房外墙的一块黑板上找到了。他能认出上面少数的几个汉字和数字,在看到“中1”两个字的旁边,写着23时,他念到:“中1、23”,这是什么意思呢?他不明白,于是跑回来问老师。老师反问道:“我们班是中几班?”“中(1)班o。“那你再去数数,今天班上一共到了多少小朋友?”陈力仔细地数了一圈,刚好是23个,于是他恍然大悟:“原来黑板上写的是我们中(1)班有23个人的意思啊”。    请运用所学的儿童数概念发展的知识分析这位儿童的表现。
  • 1. 请为大班儿童设计一个“液体守恒”的数学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