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考试题(四)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489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本站为大家带来了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考试题(四),可以让你在线进行练习解答,高效的进行复习,包含了必考题型和知识点,快来测试一下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 2. 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应根据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的要求,自与新招用职工签定劳动合同或与职工续订劳动合同的之日起()日内或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日内,到劳动部门进行用工备案。

    A30;5

    B15;7

    C15;5

    D30;7

  • 3. 下列关于劳动规章制度内涵的叙述,错位的是()。

    A劳动规章制是用人单位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在用人单位内部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B劳动规章制完全由用人单位单方面制定,是用人单位决策层意志的体现

    C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障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

    D劳动规章制度并不是完全由用人单位单方制定,而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平等协商确定

  • 4. 企业生产劳动的主体是员工,劳动规章制度的实施必须依靠()的遵守和执行。

    A企业行政机构

    B全体员工

    C员工代表

    D企业管理人员

  • 5. 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职业道德的形式因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

    B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因行业不同具有差异性

    C职业道德在适用范围上具有普遍性

    D讲求职业道德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 6. 劳动报酬等于()。

    A工作时间(通常是小时)乘工资率

    B工资报酬再加上员工福利

    C员工福利加上非劳动所得

    D以现行货币支付给劳动力的单位时间工资

  • 7. 一般而言,劳资双方基于劳动合同而形成的用工关系属于()。

    A集体劳动关系

    B个别劳动关系

    C劳务关系

    D劳资关系

  • 8.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

    A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B社会保险

    C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D试用期约定

  • 9. 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加班工作时间每月不得超过()小时。

    A30

    B36

    C40

    D46

  • 10. 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实现()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A合同权利

    B劳动权利

    C民事权利

    D其他权利

  • 11. 关于集体合同审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签订后的集体合同无需提交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B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15日起,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C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本文之日起15日内将《审查意见书》送达双方协商代表

    D双方就异议事项重新签订集体合同后,不需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 12. 集体协商是指(),就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或其他劳动关系的事项,依法进行商谈的行为。

    A职工一方代表与企业方面的代表的代表

    B劳动行政部门代表与企业方面的代表

    C劳动行政部门代表与职工一方的代表

    D国际劳工组织与企业方面的代表

  • 13. 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选派。未建立工会的,由本单位职工民主推荐,并经本单位()以上职工同意。

    A半数

    B三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四分之三

  • 14. 工资协议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送经过()日后,协议双方未收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资协议审查意见书》,视为已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该工资协议即行生效。

    A10

    B15

    C20

    D30

  • 15. 劳动合同的履行,应遵循亲自履行、全面履行以及()履行等原则。

    A强制

    B详细

    C及时

    D协作

  • 16. 在集体协商和订立集体合同的程序中,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集体合同,应当先进行一下那个步骤()。

    A首席代表签字

    B审查备案

    C公布实施

    D监督检查

  • 17. 制定劳动规章制度的议案由(  ) 提出。

    A单位领导      

    B职工

    C企业人力资源部   

    D工会

  • 18. 集体合同应由工会或由职工推荐的代表与(    ) 签订。

    A企业代表   

    B企业    

    C企业法人    

    D企业经营者

  • 19. 法律的制定机关是( C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国务院

  • 20. 国家劳动标准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  )

    A最高标准    

    B最低标准    

    C中等标准   

    D最佳标准

  • 21. ()以平衡各方利益为主要出发点,承认冲突的存在,但认为冲突并非完全不可调和。

    A一元论

    B多元论

    C激进主义

    D以上全都是

  • 22.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A规章制度

    B重大事项

    C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

    D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

  • 23.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公平分配

    D合理分配

  • 24. 劳动合同履行原则不包括()。

    A协商一致原则

    B实际原则

    C全面原则

    D亲自原则

  • 25. 劳动合同包括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下面()属于约定条款内容。

    A工作内容

    B劳动报酬

    C保密事项

    D劳动合同终止条件

  • 1. 劳动标准条件规范的职业培训相关内容主要包括()。

    A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规划的年度计划

    B职业技能培训费用的提取和使用

    C保障和改善职业技能培训的设备

    D保障和改善职业技能培训的措施

  • 2. 市场经济是:()。

    A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B信用经济

    C是计划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法制经济

  • 3. 服务忌语是服务过程中根本上使用的言语。下列言语中,属于服务忌语的是()。

    A“后边等着去!”

    B“不买看什么”

    C“我解决不了,愿意找谁找谁去。”

    D“有意见,找经理去!”

  • 4. 创新对企事业和个人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以()。

    A对个人发展无关紧要

    B是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巨大动力

    C是企事业竞争取胜的重要手段

    D是个人事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 5. 社会学特点()。

    A整体性

    B综合性

    C社会性

    D实证性

  • 6. 作为劳动关系的协调者,政府的角色包括以下哪几项()。

    A规制者

    B监督者

    C损害调控者

    D回避者

    E领导者

  • 7. 下列属于劳动法调整对象的是()。

    A劳动关系

    B劳动市场服务关系

    C劳动团体关系

    D劳动争议处理关系

    E社会保险关系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列举的企业劳动规章制度内容主要包括()。

    A劳动报酬、工作时间

    B体息休假、劳动安全卫士

    C企业质量管理、企业生产管理

    D保险福利、职工培训

    E劳动纪律、劳动定额管理

  • 9. 下列关于工资集体协商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经审查对工资协议无异议,应及时向协商双方送达《工资协议审查意见书》工资协议即行生效

    B协商双方应于6日内将已经生效的工资协议以适当形式向本方全体人员公布

    C双发应就修改意见及时协商,修改工资协议,但无需重新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D工资集体协商一般情况下半年进行一次

  • 10. 以下选项中,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的内容的是()。

    A核心产品的制作工艺

    B安全性生产状况

    C职业危害

    D重要客户名单

  • 11. 职工代表大会的法定职能有( )

    A审议建议权  

    B审议通过或否决权  

    C审议决定权   

    D评议监督权  

    E推荐选举权

  • 12. 社会保险水平应当()相适应。

    A企业承受能力

    B社会承受能力

    C职工生活需求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13.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同时施工

    B同时设计

    C同时规划

    D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14. 企业在招聘人员选拔中常用的方法有()。

    A笔试

    B面试

    C情景模拟

    D心理测试

  • 15. 工伤待遇中, 停工留薪期工资包括( )

    A 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

    B 奖金

    C 加班工资

    D 津贴

  • 1. 劳动争议案件定期分析的主体是当地统计部门。

    A

    B

  • 2. 压制性摩擦型劳动关系的常态是“内紧外松”,矛盾处于潜伏和压制的状态,只不过没有突发事件使矛盾转化为冲突。

    A

    B

  • 3. 在解释劳动规章制度时, 应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进行解释。

    A

    B

  • 4. 集体协商期间, 用人单位不能以任何理由解除协商代表劳动合同。

    A

    B

  • 5.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签订劳动合同即有法律约束力。

    A

    B

  • 6. 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在 15 日内办理档案转移等手续。

    A

    B

  • 7. 职业病是属于工伤范围之一。

    A

    B

  • 8. 劳动保障监察人员进行调查、 检查, 不得少于 2 人。

    A

    B

  • 9. 企业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可以选择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也可以选择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的方式维护权利。

    A

    B

  • 10.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必须要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A

    B

  • 11. 单位信息公开的目的是使职工了解企业的重大经营事项, 有关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等情况, 促进上下形成共识、 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 使企业健康发展。

    A

    B

  • 12. 既然召开了劳资协商会议, 就一定会达成共识、 形成决议。

    A

    B

  • 13.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者以此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关系, 企业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A

    B

  • 14. 原合同到期, 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 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用人单位不需要向其支付经济补偿。

    A

    B

  • 15. 劳动争议证据规则的特别规定包括劳动争议举证责任、当事人举证责任分配、证明标准等

    A

    B

  • 1. 简述劳动基准的概念。
  • 2. 问卷调查的步骤是怎样的?
  • 3. 我国的劳动法律渊源包括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