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考试题(一)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104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本站为大家带来了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考试题(一),可以让你在线进行练习解答,高效的进行复习,包含了必考题型和知识点,快来测试一下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确定绩效指标时,除了要明确指标的定义之外,还要区分每一项指标在不同岗位的重要程度,重要程度体现在指标的()。

    A名称

    B标度

    C标量

    D权重

  • 2. 下列关于岗位描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作内容和要求是对于本岗位所要从事的主要工作事项作出的说明,是岗位职责的具体化

    B岗位描述可以明确劳动者的工作义务,并使其了解岗位考核需达到的目标或标准

    C岗位描述的主要功能是让员工了解工作概要,建立工作程序与工作标准,阐明工作任务、责任与职权,有助于员工的聘用、考核和培训等

    D真实准确原则是指岗位描述中应具体地说明任职岗位的工作任务、职责全限等内容,从而为岗位考核提供依据

  • 3. 关于勤劳节俭的说法,你认为正的是()。

    A阻碍消费,因而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

    B市场经济需要勤劳,但不需要节俭

    C节俭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

    D节俭有利于节省资源,但与提高生产力无关

  • 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文本之日起()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会同即行生效。

    A10日

    B15日

    C20日

    D一个月

  • 5. 绩效是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工作行为表现和()。

    A工作意愿

    B工作行为结果

    C工作态度

    D工作方式

  • 6. 劳动者因本人原因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依法要其赔偿,并需从工资中扣除赔偿费的,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收入的(),且扣除后的剩余工资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A20%

    B25%

    C30%

    D40%

  • 7. 要做到遵纪守法,对每个职工来说,必须做到()。

    A有法可依

    B反对“管”、“卡”、“压”

    C反对自由主义

    D努力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 8. 我国规定的最低就业年龄为()。

    A14周岁

    B16周岁

    C17周岁

    D18周岁

  • 9. 劳动关系协调人员进行协调时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当事人,违背了哪条职业道德守则()。

    A规范、公正、合理

    B遵章守法、严谨求实

    C公平自愿

    D以人为本,客观公正

  • 10. ()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A人员需求计划

    B人员供给计划

    C工作岗位分析

    D工作岗位调查

  • 11. 链式沟通相当于一个()。

    A水平沟通系统

    B横向沟通系统

    C纵向沟通系统

    D垂直沟通系统

  • 12. 以下与大学教育需求有关的推论中错误的是()。

    A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力资本投资进行的越晚,所获得的投资净现值就越高

    B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与没上过大学的劳动者的收入差别扩大,则要求上大学的人数增加

    C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大学的总成本降低,对上大学的需求将增加

    D多数大学生是年轻人

  • 13. 劳动者在转正后拟辞职的, 应提前(    ) 天书面通知用工单位。

    A 3       

    B15          

    C30         

    D10

  • 14.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法定节假日的是(  )

    A元旦    

    B重阳节   

    C春节    

    D国庆节

  • 15. 群体内聚力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

    A力量

    B可能性

    C程度

    D希望

  • 16. 正式群体是组织中占()的群体类型,由组织根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正式途径组建和任命。

    A重要地位

    B主导地位

    C主要地位

    D次要地位

  • 17. 人力资本投资是指有利于()的费用与行为。

    A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

    B改善劳动力生存环境

    C提高劳动者生活质量

    D增加劳动者收入水平

  • 18.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起计算。

    A订立劳动合同之日

    B用工之日

    C补签劳动合同之日

    D合同标明之日

  • 19.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A

    B

    C

    D

  • 20. ()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A工会

    B职工代表大会

    C工会主席

    D工会委员

  • 21.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的()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A

    B

    C十五

    D三十

  • 22. 计算经济补偿金时,工资标准的计算基数是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个月的平均工资。

    A

    B

    C十二

    D二十四

  • 23. 劳务派遣单位()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劳动者。

    A可以

    B不得

    C不能

    D视情况可

  • 24.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A工会

    B职工

    C工会和职工

    D工会或者职工

  • 25. 下列不属于内部招募优点的是()。

    A准确性高

    B适应性快

    C激励性高

    D费用较高

  • 1. 根据劳动合同变更原因,可划分为()。

    A因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劳动合同变更

    B用人单位的单方变更

    C作为解除劳动合同前置程序的劳动合同变更

    D劳动者的单方变更

  • 2. 下列关于医疗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个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六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B劳动者实际工作年龄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医疗期为9个月

    C医疗期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D患特殊病的职工在三年内尚不能痊愈的,经企业和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适当延长医疗期

  • 3. 《劳动合同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

    A诚实信用

    B合法、公平

    C平等自愿

    D协调一致

  • 4. 下列关于劳动保障监察管辖说法错误的是()。

    A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调查处理下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的案件

    B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劳动保障监察管辖发生争议的,由用人单位选定

    C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劳动保障监察管辖发生争议的,由劳动者选定

    D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劳动保障监察管辖发生争议的,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确定

    E对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由用人单位用工所在地的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

  • 5. 劳动合同的解除,按照合同解除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A协议解除

    B预告解除

    C单方解除

    D及时解除

  • 6. 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中()应超过半数。

    A工人

    B技术人员

    C管理人员

    D企业的领导干部

  • 7. 维护企业信誉必须做到()。

    A树立产品质量意识

    B重视服务质量,树立服务意识

    C保守企业一切秘密

    D妥善处理顾客对企业的投诉

  • 8. 集体协商的集体合同草案的生效,必须经历的法定程序是()。

    A经职工代会审议通过

    B签署

    C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及生效

    D讨论补充

  • 9. 下面属于劳动争议协商的方式有()

    A劳动者可要求所在单位工会参与协商

    B劳动者可请第三方共同参与协商

    C协商必须在工会组织参与下进行

    D双方当事人直接自主进行协商

    E劳动者可委托个人作为其代表进行协商

  • 10. 可以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情形有()。

    A用人单位因被兼并、解散、破产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的

    B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的

    C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约定的变更或解除条件出现的

    D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 11. 下列关于实际履行原则,叙述正确的是()。

    A一方当事人即使违约,也不能以罚金或赔偿损失来代替合同标的的履行

    B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同事,另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仲裁机构和法院促其履行

    C要求劳动者一方要按照集体合同的约定提供劳动;用人单位则应按照集体合同的约定提供劳动条件

    D集体合同双方当事人按照合同规定的标的履行自己的义务和实现自己的权利,不得以其他标的或方式来代替

  • 12. 企业劳动规章制度与政府规章的区别主要包括()。

    A制定主体不同

    B适用范围不同

    C表现形式不同

    D目的不同

    E侧重点不同

  • 13. 岗位描述的原则有哪能些(  )

    A实用性原则 

    B专业性原则 

    C个性突出并综合考虑原则 

    D动态管理原则

  • 14. 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为()。

    A用人单位

    B用工单位

    C劳动者

    D员工

  • 15. 网络招募的优点包括()。

    A成本较低

    B选择余地大,涉及范围广

    C方便快捷

    D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

  • 1. 合作共赢反映的是和谐至上的本质要求。

    A

    B

  • 2. 劳动关系和谐指数评价体系拟通过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数学模型,利用一整套指数化的指标对地区劳动关系和谐程度进行不同方式的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并反映整体性劳动关系和谐程度。

    A

    B

  • 3. 劳动争议处理法应是诉讼法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劳动法体系。

    A

    B

  • 4. 仲裁即是“公断”或居中裁断,是等同于司法制度的争议处理制度。

    A

    B

  • 5. 协商是和解协议产生的基础,没有协商就没有和解协议。

    A

    B

  • 6. 用人单位由有限责任公司转变为股份有限公司的,用人单位性质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终止。

    A

    B

  • 7.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用人单位主体资格消灭,劳动合同随之终止。

    A

    B

  • 8.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二次劳动合同到期后, 劳动者要求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

    B

  • 9. 劳动合同变更应当针对未履行部分内容进行变更。

    A

    B

  • 10. 劳动标准的制定以劳动领域的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及其实践经验为基础。

    A

    B

  • 11. 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的最低工资标准都是由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定的。

    A

    B

  • 12. 只有国有企业必须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其他的事业单位、国有控制企业、如国有股占多数的上市公司,以及集体企业和集体控股的企业不一定要建立这套制度。

    A

    B

  • 13. 民事争议的主体是平等主体,劳动争议主体是非完全平等主体。

    A

    B

  • 14. 劳动争议调解原则有:当事人自愿原则、及时调解原则、依法调解原则、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的权利原则。

    A

    B

  • 15. 劳动争议诉讼的当事人包括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也包括劳动争议仲裁机关。

    A

    B

  • 1. 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是什么?
  • 2. 简述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并指出订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3. 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和手段主要包括哪些?
  • 4. 什么是谈判?如何进行谈判?
  • 5. 工资率如何影响劳动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