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二國圖其社稷,而求紓其民,各懲其忿以相(宥)也。宥: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02****5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9344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02****5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934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热门试题
三赦三宥 不赦不宥 在“佗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含宥之”中,“宥”的意思是(). (名词解析)“三宥之法”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 ()时期。党项李氏献银绥宥四周,对拓展疆土做出贡献,但之后宥失去该领地。 ()之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 组织策略可利用的图形宥( ) “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而自守也。”(《谷梁》)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德合一君而(徵)一國,其自視也,亦若此矣。徵: 21、 其政悶悶,(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22、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 ),成其政也。23、媼之送燕后也,( ),念悲其遠也,亦之哀矣。24、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 )。故曰教學相長也。25、有國有家者,( ),不患貧而患不安。2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 ),未之有也。 2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22、先王之( ),以平其心,成其政也。23、鹏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24、孰知其極?其無正?( )、人之迷,其日固久。25、榖與魚鱉不可勝食,(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26、有國有家者,( ),不患貧而患不安。 《庄子·在 宥 》记广成子说:“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 ”这里所说的“守一”,是指 :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这话是孟子说的。 《荀子》:“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宥坐之器常常置于帝王作为的右侧() 西周法律制度中的“三宥”之法指的是(  )。 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 东汉章帝时“建初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其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刑而降宥之,自后因以为比。是时遂定其议,以为轻侮法”。这说明汉代()。 (21)有國有家者,( )不患貧而患不安。(22)聲亦如味,( ),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23)知困,( )故曰教學相長也。(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25)(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26)媼之送燕后也,( ),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