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二)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398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二)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列属于我国民族音乐家华彦钧的作品的是()

    A《大浪淘沙》

    B《月夜》

    C《病中吟》

    D《空山鸟语》

  • 2. 下列关于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的描述,正确的是()。

    A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沃尔塔瓦河》将捷克的民族音乐发展到了新的水平

    B斯美塔那的《被出卖的新嫁娘》是一部极具捷克民族特点的正歌剧

    C德沃夏克的创作题材并不仅限于捷克,而是扩展到了整个斯拉夫民族

    D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第三乐章被改编成了歌曲《念故乡》,广为传唱

  • 3. 下列不属于朝鲜传统乐器的是()。

    A大芩

    B尺八

    C玄琴

    D伽耶琴

  • 4. 下列歌剧中,被称为“中国歌剧探索里程碑”的是()。

    A《刘胡兰》

    B《白毛女》

    C《赤叶河》

    D《小二黑结婚》

  • 5. 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是法国作曲家()的作品。

    A拉威尔

    B德彪西

    C比才

    D柏辽兹

  • 6. 明代四大声腔中的昆山腔起源于()。

    A江苏

    B江西

    C浙江

    D安徽

  • 7. 马可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由其创作的以歌颂开荒生产的八路军战士把荒凉的陕北改造成美丽的“江南”的作品是()。

    A《兄妹开荒》

    B《夫妻识字》

    C《牛永贵负伤》

    D《南泥湾》

  • 8. 下列不属于学堂乐歌的作品是()。

    A《春游》

    B《竹马》

    C《体操——兵操》

    D《海韵》

  • 9. 下图中的谱例是________的作品________。选()

    A瓦格纳、《婚礼进行曲》

    B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

    C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

    D德彪西、《牧神午后》

  • 10. 下面谱例中的民歌主要流行于()

    A陕北

    B云南

    C四川

    D浙江

  • 11. 对世界音乐教育有着广泛影响的德国()音乐教育体系,首先关注的是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巨大作用。

    A铃木镇一

    B柯达伊

    C奥尔夫

    D达尔克罗兹

  • 12.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A《九歌》

    B《诗经》

    C《离骚》

    D《九韶》

  • 13. “在音乐欣赏课《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老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备课并当‘小老师’上课,各小组从学科知识、语言表达、教学方式等方面相互打分。”这种评价方式是(  )

    A自我评价

    B学生互评

    C教师评价

    D档案袋评价

  • 14. 下面谱例中的旋律出自()。

    A《走西口》

    B《泪蛋蛋》

    C《脚夫调》

    D《对花》

  • 15. 下列作品中属于贝多芬创作的是()

    A《伊菲姬尼在陶里德》

    B《弄臣》

    C《费加罗的婚礼》

    D《费德里奥》

  • 16. 柴可夫斯基为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的重建而作,以俄法战争为题材创作的单乐章标题交响乐作品是()

    A《第六“悲怆”交响曲》

    B《1812年序曲》

    C《第四交响曲》

    D《第五交响曲》

  • 17. 元代南戏四大传奇不包括(  )

    A《荆钗记》

    B《拜月亭》

    C《琵琶记》

    D《杀狗记》

  • 18. 我国汉武帝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是(  )。

    A李延年

    B阮籍

    C司马相如

    D蔡邕

  • 19. 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加入()两个偏音,构成燕乐调式音阶。

    A清角和变宫

    B变宫和闰

    C清角和闰

    D变徵和变宫

  • 20. 下列谱例中的旋律片段出自()。

    A《1812序曲》

    B《悲怆奏鸣曲》

    C《悲怆交响曲》

    D《热情奏鸣曲》

  • 21. 音程的上方音与下方音相互颠倒,叫作“音程的转位”。减五度音程转位后成为()

    A纯五度

    B增四度

    C纯四度

    D增五度

  • 22. 下列旋律是()

    AF自然大调

    Bf和声小调

    CF和声大调

    Df自然小调

  • 23. 音乐结构中具有独立表现意义的基本单位是()。

    A乐段

    B乐句

    C旋律

    D节奏

  • 24. 下列属于合唱中女高音声部的是()

    ABass

    BTenor

    CSoprano

    DAlto

  • 25. 下面谱例的益作者是()

    A谷建芬

    B徐沛东

    C青主

    D黄自

  • 26. ()是日本一种融舞蹈、对白、歌唱、器乐于一体的民族表演艺术。

    A歌舞伎

    B甘美兰

    C盘索里

    D伦巴

  • 27. 《动物狂欢节》的曲作者圣桑是()国人。

    A

    B

    C捷克

    D俄罗斯

  • 28. 被誉为“20世纪的管弦乐色彩大师”的是()

    A德彪西

    B拉威尔

    C圣-桑

    D格林卡

  • 29. 组织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音乐家是()。

    A沈心工

    B李叔同

    C萧友梅

    D赵元任

  • 30. 中国地方戏曲种类繁多,其中豫剧、吕剧分别广泛流传于(  )

    A河南、江苏

    B河南、山东

    C河南、安徽

    D河南、四川

  • 1. 将下面《卡门序曲》(片段)改写为一首6/8拍的旋律。要求:
    (1)采取合适的节拍、速度及重音。
    (2)允许对原曲旋律做增减音符、改动节奏的处理,但须保持原有旋律的基本框架。

  • 1. 分析下面的谱例。要求:
    (1)写出曲式整体结构名称。
    (2)划分歌曲的乐句,用字母标记并注明每乐句起止的小节数。
    (3)说明该曲式结构的特点,并列举另一首相同曲式歌曲的名称。

  • 1.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西风的话》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和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

  • 1.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一节音乐公开课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音乐教师非常投入地描绘着音乐之美。她充满感情地问:“这么美的音乐,同学们喜欢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这时,学生中却突兀地响起一个不同的声音:“不喜欢。”那是一个眼睛很大的男生说的,老师未予以关注,继续充满感情地说:“多好的音乐啊,同学们都很喜欢,那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时那个男生在嘀咕着“一点也不好听”,但声音明显轻了,老师还是未予以关注,课堂继续保持着热闹的气氛,那个男生再也没有发表意见了。
    问题: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该案例,并简述自己的观点。
  • 1.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下面八年级音乐课《雪绒花》这一课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并点评。【课题名称】雪绒花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雪绒花》,感受、体验歌曲通过赞美雪绒花抒发对祖国眷恋的思想感情。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合唱《雪绒花》,能够对歌曲的演唱发表自己的见解。
    3.能够积极参与《音乐之声》音乐剧片段的表演。
    【教学重难点】略。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教学生用“lu”唱《雪绒花》的第二声部。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2.学唱歌曲
    教师:大家熟悉这段旋律吗?
    学生:熟悉,是《雪绒花》。
    教师:它选自《音乐之声》,不仅有音乐剧,1965年还被拍成电影,同年获得了五项奥斯卡金像奖,其中的歌曲如《DoReMi》《音乐之声》《孤独的牧羊人》都非常有名。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雪绒花》。雪绒花是外面飘的雪花吗?
    学生:不是,是一种美丽的小白花。
    学生活动:
    (1)一名同学弹伴奏,其他人用“lu”唱歌曲的旋律。唱的过程中调整调的高低。
    (2)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分成两个声部演唱。
    (3)加入歌词,教师对音不准之处加以纠正,并对歌曲表现进行指点。
    (4)用英文演唱:先分声部练,再合唱。
    3.分析歌曲
    (1)教师: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情感?
    学生: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表现对祖国奥地利的眷恋之情。
    教师:为什么选雪绒花?
    教师介绍:《音乐之声》的故事是发生在奥地利的真实故事,雪绒花又叫薄雪草、火绒草,是奥地利的国花。
    (2)教师:我们应该怎么演唱这首歌曲呢?我们先来为歌曲分段。
    学生:分为两部分。前两行为第一部分,后两行为第二部分。
    教师:我们把前两行叫作A段,后两行叫作B段,你们分析一下,它们在旋律、节奏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甲:A段优美,B段激情。
    学生乙:A段是一种很温和的感情,节奏比较慢,音乐起伏不大;B段好像作者在歌颂雪绒花,充满激情。
    教师补充:A段的情绪比较舒展平和,B段开始部分有休止符,显得比较激动,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之情。我们应该怎么演唱这两段?
    学生:A段用温柔、柔和的声音演唱,B段用激情的声音演唱。
    (3)教师请学生自己设计演唱方案并演唱。
    学生甲:A段比较温和,应该用领唱,B段比较激情,应该全体合唱。教师指挥全体演唱。
    学生乙:A段女生唱,B段男女生合唱。教师指挥全体演唱,唱完后,由同学们对自己的演唱进行评价。
    4.音乐剧表演
    教师:大家可能都看了很多遍《音乐之声》,这首《雪绒花》在影片中出现过几次?
    学生:两次。
    教师:都出现在什么样的场景?
    学生:第一次是在家里唱,第二次是在音乐会上唱。
    教师:我们班有很多《音乐之声》迷,还组织了一个音乐剧表演小组,他们在课下准备了三个节目,一会儿我们请他们表演,并且把我们今天学的《雪绒花》也加进来。看一看在家里和在音乐会上两次演唱时在情感上有哪些不同。
    教师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表演在家里演唱《雪绒花》,另一组表演在音乐会上演唱。学生讨论用什么样的演唱形式最合适。
    学生经过讨论确定表演形式。
    学生活动:音乐剧创作及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