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一)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394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题量非常丰富的初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一)上线啦,大家快来做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下列哪项关系到课堂导入环节的质量()①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经历②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艺术想象力③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体现出多样化的教学资源④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以教师为主体安排活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2.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包括()①音乐表现要素
    ②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③音乐与姊妹艺术
    ④音乐与社会生活
    ⑤音乐风格与流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 3. 张老师对待音乐教学工作非常认真,备一节课需要花费三四天的时间,教案内容丰富,教学过程完整,但她上课时总是无法调动学生的情绪,课堂的效果不甚理想,学生们都在说:“太没意思了,我不需要这个,因为根本用不到的”“我都听不懂的”。张老师觉得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该教师的授课方式主要违背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哪一基本理念?()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B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C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

  • 4. 教育社会学家托尔斯顿·胡森曾告诫人们:“不要把学校看成是一个教学工具,机器也代替不了教师。在有理由用机器代替教师的少数情况下,也必须把那种教学看成是反常的。”从他这段话中可以体会出教育过程的“核心问题”是()。

    A教师与学校之间的相互作用

    B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C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相互作用

    D教学与学习之间的相互作用

  • 5. ()的评价是音乐新课程对学生评价的重要内容,因为音乐课属于美育的范畴,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A学习成绩

    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教学目标

    D教学方法

  • 6. “人类的情感是音乐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因此,音乐学习的起点不是钢琴、长笛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这属于()教学法。

    A达尔克罗兹

    B奥尔夫

    C柯达伊

    D铃木镇一

  • 7. ()体现出很高的思想境界与教学境界。作为老师首先要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有时甚至还要预想批评的后果。

    A课中反思

    B课后反思

    C合作反思

    D持续反思

  • 8. 音乐剧《猫》的曲作者是(  )

    A安德鲁·洛依德·韦伯

    B理查德·罗杰斯

    C奥斯卡·汉姆斯特恩

    D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

  • 9. 下列属于印度传统乐器的是(  )

    A伽耶琴

    B西塔尔

    C古琴

    D姆比拉

  • 10.

    A大小七和弦

    B减小七和弦

    C小小七和弦

    D增大七和弦

  • 11. 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片段出自(  )

    A《热情奏鸣曲》

    B《田园交响曲》

    C《悲怆奏鸣曲》

    D《悲怆交响曲》

  • 12. 下面旋律片段的节拍类型是(  )

    A单拍子

    B复拍子

    C混合拍子

    D散拍子

  • 13. 中国最早的骨笛约有9000年的历史,它出土在黄河流域的哪个省(  )

    A甘肃

    B陕西

    C河南

    D山东

  • 14. 教师处于平等中的“首席”位置,师生成为音乐学习中的“挚友”,在通向“美”的跑道上携手共进。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就完全变了,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即学生从原来的服从者转变为今天合作的一方,教师也从原来的指挥者转变为今天合作的另一方。这说明要()

    A加强学生间的相互合作

    B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伙伴”关系

    C提倡教师间的合作

    D促进教育与环境之间的合作

  • 15. 下面谱例中的作品选自歌剧()

    A《江姐》

    B《刘胡兰》

    C《白毛女》

    D《党的女儿》

  • 16. 下列关于古希腊音乐描述有误的是()。

    A里拉琴是敬奉光明、预言、音乐和医药之神阿波罗的乐器

    B阿夫洛斯管是敬奉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乐器

    C古希腊音乐是单声部的

    D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阿波罗祭礼

  • 17. 下列速度标记由慢到快排序正确的是( )

    ALargo—Andante—Allegro—Presto

    BAllegro—Vivace—Presto—Largo

    CLargo—Allegro—Andante—Vivace

    DPresto—Allegro—Andante—Adagio

  • 18. 著名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又名《自新大陆》,是作曲家()的不朽之作。

    A斯美塔那

    B德沃夏克

    C柴可夫斯基

    D贝多芬

  • 19.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分类法“八音”出现在()

    A远古时期

    B周秦时期

    C两汉时期

    D隋唐时期

  • 20. 为向不了解管弦乐队的人介绍各乐器音色特征而编写的一首管弦乐《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的曲作者是()

    A欣德米特

    B布里顿

    C斯特拉文斯基

    D勋伯格

  • 21. 下列作品中,哪一首是朱践耳的民乐合奏曲()

    A《百年沧桑》

    B《翻身的日子》

    C《黔岭素描》

    D《纳西一奇》

  • 22. 歌曲《松花江上》的曲作者是()

    A黎锦晖

    B张寒晖

    C麦新

    D聂耳

  • 23. 传统器乐曲《凤凰展翅》的演奏乐器属于八音分类法中的()

    A

    B

    C

    D

  • 24. 在西方音乐史上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音乐家是()

    A(老)约翰·施特劳斯

    B舒伯特

    C(小)约翰·施特劳斯

    D肖邦

  • 25. 下列关于“乐剧”的描述有误的是()。

    A由瓦格纳创立的综合艺术形式

    B以“主导动机”象征剧中人物

    C以“无终旋律”将作品贯穿始终

    D代表作品有《帕西法尔》《罗恩格林》

  • 26. 巴洛克时期,确立了那不勒斯歌剧序曲形式的作曲家是()。

    AA.斯卡拉蒂

    BD.斯卡拉蒂

    CA.加布里埃利

    DG.加布里埃利

  • 27. 弗拉门戈起源于(),是一种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A西班牙

    B葡萄牙

    C墨西哥

    D阿根廷

  • 28. 下列戏曲作家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A关汉卿

    B马致远

    C王实甫

    D郑光祖

  • 29. 下列关于元杂剧的描述有误的是()。

    A结构通常为一本四折

    B每折由相同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

    C采用五声音阶

    D表演由曲、宾白、科组成

  • 30. 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蒙古族的表演者将蒙古族的艺术瑰宝呈现在了广大观众面前。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他们表演的才艺最有可能是(  )

    A马头琴、囊玛、呼麦

    B扎木聂、安代舞、木卡姆

    C安代舞、呼麦、长调歌曲

    D马头琴、安代舞、赛乃姆

  • 1. 为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片段标注和声,并编写钢琴伴奏。
  • 1. 分析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要求:
    (1)说明作品体裁。
    (2)写出调式调性。
    (3)写出歌曲结构名称。
    (4)写出旋律特点。
  • 1.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演唱《嘎达梅林》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重难点。
    (3)针对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设定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
  • 1. 案例:在欣赏课时,李老师一进教室就开始播放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并邀请学生聆听,准备在聆听结束后提出关于青海民歌特点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然而在播放歌曲时,有一个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突然说道:“老师这首歌曲好难听啊,我想听流行歌曲。”这时候许多学生都附和起来,李老师生气地大喊:“叫什么叫?你们懂不懂艺术!”
    问题: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案例中教师教学
    进行分析,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 1.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进行分析、评价。【课题名称】我爱钢琴
    【教学目标】
    1.了解钢琴的发展史及其特点,尝试即兴钢琴演奏,学生更加喜爱钢琴。
    2.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使其成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我们平时在音乐教室上课,接触到的最多的乐器是什么?——钢琴。那你们对这个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了解有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认识一下钢琴。
    2.讲授新课
    (1)钢琴的诞生与发展
    大约在三百年前,意大利一位制造羽管键琴(钢琴的前身)的能手为意大利王子制造了一架崭新的乐器,这个发明改变了音乐的未来。人们觉得它很有趣,就把它叫作“轻重琴”,后来就简称为“钢琴”。
    在20世纪以前,钢琴一直是人们享受音乐的主要乐器,在收音机、电影等发明之后,人们欣赏音乐的途径就变得多种多样了。为了竞争,发明家们制造出了自动钢琴(又称“魔鬼”钢琴),只要把编排好的纸筒装上去,它就会自动演奏音乐。人们可让钢琴“弹”起来,自己却不必去学了。在现在的自动钢琴上,人们已经用光盘代替了纸筒。演奏者甚至还可以把光盘放到钢琴里面,弹钢琴的同时,就可以把自己的演奏录下来。
    (2)钢琴的性能与特点
    前面提到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为什么它的地位如此之高呢?这无疑来自钢琴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能和审美价值。诸如钢琴音域宽度达6~7个八度;音量从最弱到最强可以自由调控:基本音色清脆、明亮而富有穿透力,但通过触键等技术处理,又可以使音乐变化多彩。在演奏乐曲方面,钢琴不仅可以弹奏单声部的旋律,而且能够演奏多声部的和声、复调;不仅能够独奏、伴奏,而且还能用来重奏乃至合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架钢琴相当于一个乐队的功效。那它到底是靠什么来发音的?发音原理又怎样?同学们想不想深入了解一下它的内部结构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钢琴的神秘面纱。(打开琴盖,展示钢琴的内部结构并讲解)
    3.即兴演奏
    (1)触摸琴键,感受声音
    学生轮流上台触摸琴键,试着控制乐音的强弱。
    (2)四手联弹,即兴发挥
    两两学生坐到琴凳上配合表演。
    (3)播放音乐,模仿表演
    部分学生随着音乐模仿钢琴家的舞台表演。
    曲目一:肖邦《波兰舞曲》;曲目二:勃拉姆斯《摇篮曲》;曲目三: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4)教师现场演奏
    经过学生的参与(动),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首完整的现场版钢琴曲(静)。
    老师演奏《梦中的婚礼》,学生边听边看小槌是如何击打琴弦的。
    师:刚才老师弹奏的这首曲子是被誉为钢琴“浪漫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一首代表作。他1953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钢琴教师。他5岁学琴,6岁时指法纯熟流畅,被誉为天才,12岁时考取巴黎音乐学院。1984年在纽约某饭店举行的一个庆祝音乐会上,当时的美国南茜·里根给了他一个贴切的称号——“浪漫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从此成名。20世纪80年代,他以古典音乐为基础,将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融为一体,使乐曲更加优美。他与生俱来的法国人的浪漫气质,使其演奏愈加精彩,让全球乐迷为之疯狂。
    复听《梦中的婚礼》,感受音乐旋律的优美抒情,钢琴音色的清脆明亮。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时结束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