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4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216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试题(二)里面有着非常多的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试题及答案,不要错过哦。
A公共物品的特征是同私人物品的特征相比较而得出的
B依据受益范围的大小,可以将公共物品分为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公共物品
C根据萨缪尔森的定义,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的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D公共物品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概念,它与私人物品的区别主要在于物品的所有制性质
A飞机场占用耕地修建跑道
B农村居民在标准内占用耕地新建自用住宅
C养老院占用的耕地
D学校附设的小卖部占用的耕地
A240
B450
C590
D800
A工资薪金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
C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D财产租赁所得
A个人取得企业债券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B个人取得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C个人取得国债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D个人取得生活困难补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A军人的复员费
B退休工资
C企业发的年终奖金
D保险赔款
A1月1日至1月31日
B1月1日至3月31日
C3月1日至3月31日
D3月1日至6月30日
A采用远程办税端申报
B采用邮寄方式申报
C到税务机关申报
D到市级财政局申报
A1月1日至3月31日
B1月1日至1月31日
C3月1日至6月30日
D3月1日至3月31日
A军人的转业费
B抚恤金、救济金
C保险赔款
D烈属的所得
A军人的转业费税率为20%,按应纳税额减征30%
B保险赔款适用超额累进税率
C彩票中奖税率为20%
D省级人民政府颁发的体育奖金税率为10%
A工资收入1.5万元
B体育彩票中奖收入5万元
C劳务报酬收入30万元
D兼职做财务培训讲师收入3万元
A3%~45%
B10%~45%
C3%~40%
D10%~40%
A超额累进税率
B全额累进税率
C超率累进税率
D超倍累进税率
A财产转让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
C偶然所得
D财产租赁所得
A在我国有住所,因学习在法国居住半年的马克
B具有中国国籍,但在韩国定居的金某
C侨居在海外的华侨
D2020年1月15日来华学习,7月1日后回国的杰森
A10%
B15%
C20%
D25%
A大病医疗
B住房贷款利息
C基本医疗保险
D住房租金
A300
B400
C500
D1000
A住房公积金
B子女教育支出
C住房租金支出
D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A500
B800
C1000
D5000
A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B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C财产租赁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D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A分人
B分税
C分事
D分管
A产权不明的房屋的使用人
B拥有农村房产的农民
C允许他人无租使用房产的房管部门
D房屋的出典人
A就经营用房缴纳房产税
B不缴纳房产税
C暂免缴纳房产税
D减半缴纳房产税
A360
B576
C864
D1152
A2800
B3500
C5600
D8400
A个人自有自用的非营业性房产给予免税
B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
C公园、名胜古迹中附设的营业单位,免征房产税
D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
A三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两年
A发票应当套印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
B发票实行不定期换版制度
C民族自治地方的发票,可以加印当地一种通用的民族文字
D在境外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经批准可以在境外印制发票
A发票印制管理
B发票领购管理
C发票开具
D发票保管
A必须是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B有出口收汇凭证
C必须报关离境
D在财务上做出口销售
A坐落在市区的商场用地
B坐落在县城的房地产公司别墅区开发用地
C坐落在市区的游乐场用地
D公园自用的土地
A外商投资企业不适用城镇土地使用税,但外国企业同样适用城镇土地使用税
B个人所有的经营房屋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C房地产公司经批准开发建设的经济适用房可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
D土地使用权权属纠纷未解决的,由原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纳税
A坐落在市区的商场用地
B坐落在县城的房地产公司别墅小区开发用地
C坐落于市区的游乐场用地
D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机构所属自有用地
A103700
B114193.13
C77390
D110599.13
A26350
B30600
C31900
D34000
A由乙企业在市区按7%的税率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B由乙企业按7%的税率自行选择纳税地点
C由甲企业在县城按5%的税率代收代缴乙企业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D由甲企业在市区按7%的税率代收代缴乙企业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A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出售的商品房
B经鉴定已停用的危房
C老年服务机构自用的房产
D权属有争议的房产
E大修停用3个月以上的房产
A船舶净吨位
B船舶吨税执照期限
C船舶船身长度
D船舶总吨位
E船舶行驶里程
A城市维护建设税原则上不单独减免
B海关对进口产品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不征收城建税
C对于因减免税而需要进行“两税”退库的,城建税不可同时退库
D对“两税”实行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即征即退办法的,除另有规定外,城建税一律给予退(返)还
E城建税按减免后实际缴纳的“两税”税额计征,即随“两税”的减免而减免
A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B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
C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D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E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A累进税制度
B比例税制度
C政府采购制度
D转移支付制度
E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A财政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B财政政策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的
C我国古代理财家提出了“量入为出”、“轻徭薄赋”等朴素的财政政策思想
D财政政策通常会造成经济发展的障碍
E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手段不仅包括税收,还包括预算、支出、公债、补贴等手段
A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
B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
C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
D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EBOT投资方式
A资本一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
B“成本一效益”分析
C最低费用选择
D资本一劳动力最大化标准
E就业创造标准
A硬赤字和软赤字是计算财政赤字的两种方法
B硬赤字可以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
C软赤字的经济后果是向社会投放没有物资保证的货币购买力,构成通货膨胀
D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软赤字的计算口径来统计本国的财政赤字
E软赤字的弥补方法是“赤字债务化”
A综合预算的原则
B优先保障的原则
C定员定额管理的原则
D科学论证、合理顺序的原则追踪问效的原则
A税收保全措施仅限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
B只有在事实全部查清、取得充分证据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C冻结纳税人的存款时,其数额要以相当于纳税人应纳税款的数额为限
D个人及其抚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税收保全措施的范围之内
E税务机关对单价10000元以下的其他生活用品,不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A政治上一定实行联邦主义
B财政联邦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财政分权
C财政联邦主义是指各级政府间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划分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关制度
D为了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与分配的公平性,某些公共决策应该在最低层次的政府进行
E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A总额分成
B分税制
C定额上缴
D收支一条线
E收入分类分成
A生产效率
B供给效率
C社会公平效率
D资源配置效率
E供求效率
A商品需求弹性大小和税负向前转嫁的程度成反比
B商品供给弹性大小和税负向后转嫁的程度成正比
C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不易转嫁
D所得税不能转嫁
E征税范围广的税种较易转嫁
A原材料
B在建工程
C发出商品
D无形资产
E产成品
A商品经济的存在
B价格管制
C税收资本化
D自由的价格体制
E垄断竞争
A罚款收据
B代扣代缴税款专用发票
C增值税完税凭证
D票款结算单
E税票调换证
A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
B商业银行的存款能力
C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能力
D社会货币供应量
E社会货币流通量
A对在征税范围内单独建造的地下建筑用地,暂按应征税款的50%征收
B妇幼保健机构自用的土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C免税单位无偿使用纳税单位的土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D对盐场、盐矿的生产厂房、办公、生活区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E企业办的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用地与其他用地明确区分的,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A1515
B2555
C3050
D3055
A140
B145
C230
D260
A100
B400
C450
D550
A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减半征收印花税
B营业账簿中记载资金的账簿,以“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为计税依据
C印花税的税率有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形式
D已贴花的凭证,修改后所载金额有增加的,其增加部分应当补贴足印花
A作为正本使用的凭证副本
B许可证照
C个人承租住房签订的租赁合同
D无息的贷款合同
A15000
B12500
C10000
D0
A6000
B3000
C1000
D0
A借:银行存款113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13000
B借:银行存款113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000
C借:银行存款113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961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390
D借:银行存款113000贷:其他应付款113000
A应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B应计算缴纳增值税
C应通过“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
D应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
A借:原材料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500贷:银行存款56500
B借:原材料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00贷:银行存款51500
C借:原材料48543.69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456.31贷:银行存款50000
D借:原材料50000贷:银行存款50000
A借:在建工程100000贷:库存商品100000
B借:在建工程120000贷:库存商品120000
C借:在建工程115600贷:库存商品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600
D借:在建工程135600贷:库存商品12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600
A视同销售,销项税额为1300元
B视同销售,销项税额为1950元
C应做进项税转出处理,进项税转出额为1300元
D应做进项税转出处理,进项税转出额为19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