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用人不當其才,聞賢不試以事,良可恨也。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27****4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2745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27****4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274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主观题
用人不當其才,聞賢不試以事,良可恨也。
答案
案例分析题
吾主以不賄聞於諸侯。
答案
主观题
一呼而不聞,再呼而不聞,於是三呼邪,則必以惡聲隨之。
答案
主观题
臣聞之,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
答案
单选题
在“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中,“秀”之义为()
A.出众 B.华美 C.秀气 D.秃
答案
案例分析题
用现代标点符号标点下面的文言短文。 靈公與夫人夜坐聞車聲轔轔至闕而止過闕復有聲公問夫人曰知此謂誰夫人曰此必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聞禮下公門式路馬所以廣敬也夫忠臣與孝子不爲昭昭信節不爲冥冥墮行蘧伯玉衛之賢大夫也仁而有智敬於事上此其人必不以闇昧廢禮是以知之公使視之果伯玉也公反之以戯夫人曰非也夫人酌觴再拜賀公公曰子何以賀寡人夫人曰始妾獨以衛爲有蘧伯白玉爾今衛復有與之齊者是君有二賢臣也國多賢运國之福也妾是以賀公驚曰善哉
答案
论述题
魏文侯燕飲,皆令諸大夫論己。或言:“君之智也。”至於任座,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文侯不說,知於顏色。)任座趨而出。(次及翟黃,)翟黃曰:“君,賢君也。臣聞,其主賢者,其臣之言直。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賢也。”(文侯喜曰:“可反歟?”)翟黃對曰:“奚為不可?臣聞,(忠臣畢其忠,而不敢遠其死。)座殆尚在於門。”翟黃往視之,任座在於門,以君令召之。任座入,文侯下階而迎之,終座以為上客。(文侯微翟黃則幾失忠臣矣。)上順乎主心以顯賢者,其唯翟黃乎!40、是以知君之不肖也41、文侯不說,知於顏色42、次及翟黃43、文侯喜曰:“可反歟"44、忠臣畢其忠,而不敢遠其死45、文侯微翟黃則幾失忠臣矣
答案
主观题
孑(爲)晋國,四鄰諸侯不聞令德,而聞重幣。爲:
答案
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项王军壁垓下 ②良庖岁更刀,割也 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奇才 ④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⑥函梁君臣之首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③⑤
答案
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项王军壁垓下②良庖岁更刀,割也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奇才④能守其土,义不赂秦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⑥函梁君臣之首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③⑤
答案
热门试题
“竭智尽忠以事其君”、“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分别涉及哪些先贤() 上既聞廉頗、李牧為人,良說。 (重耳)自衛【過】曹,曹共公亦不禮焉。聞其骿脇,欲觀其狀,止其舍,諜其將浴,設微薄而觀之。僖負羈之妻言於負羈曰:“吾觀晉公子,賢人也,其從者皆國相也,以相一人,必得晉國。得晉國而討無禮,曹其首誅也。子【盍蚤】自貳焉?”僖負羈饋飧,置璧焉。公子受飧反璧。負羈言於曹伯曰:“夫晉公子在此,君之匹也,不亦禮焉?”曹伯曰:“諸侯之【亡】公子其多矣,誰不過此!亡者皆無禮者也,【余焉能盡禮焉!】”對曰:“臣聞之:愛親明賢,政之幹也。禮賓矜窮,禮之宗也;禮以紀政,國之常也。失常不立,君所知也。國君無親,以國為親。先君叔振,出自文王;晉祖唐叔,出自武王;文、武之功,實建諸姬。故二王之嗣,世不廢親。今君棄之,不愛親也。晉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卿材三人從之,可謂賢矣,而君蔑之,是不明賢也。謂晉公子之亡,不可不憐也。比之賓客,不可不禮也。失此二者,是不禮賓、不憐窮也。守天之聚,將施于宜。宜而不施, 聚必有闕。玉帛酒食,猶糞土也。愛糞土以毀三常,失位而闕聚,【是之不難,無乃不可乎?】君其【圖】之。”公弗聽。(一)解释文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47、過48、相49、盍50、蚤51、亡52、圖(二)53、翻译“余焉能盡禮焉”一句,并比较其中两个“焉”子的词性和用法。(三)54、翻译“(是)之不難,(無乃)不可(乎)”一句,并说明其中“是”字的语法功能以及“無乃……乎”这一习惯句式的作用。(四)55、请解释“明賢”、“矜窮”的具体含义,并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说明曹伯是否做到了这两个方面。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强调用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明者唯为之使,神者徵之。夫明之不勝神也久矣,而愚者恃其所见入於人,其功外也,不亦悲乎!”出自()。 《“锻炼锻炼”》中,主张“按性格用人”,“和事不表理”的人物是() (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巫馬期)亦治(單父),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處,以身親之,而(單父)亦治。(巫馬期)問其故于(子賤),(子賤)曰:“。任力者【固】勞,任人者固逸也。”人曰:“(宓子賤)則君子矣!逸四肢,全耳目,平心氣,而百官治。(巫馬期)則不然:弊性事情,勞煩教詔,雖治,猶未至也。”(孔子)謂(宓子賤)曰:“子治(單父)而眾悅,【語】丘所以為之者!”曰:“(不齊)父其父,子其子,恤諸孤而哀喪紀。”(孔子)曰:“善,小節也。小民附矣,猶未足也。”曰: “不齊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一人。 ”(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悌矣;友十一人,可以教學矣。中節也,中民附矣,猶未足也。”曰:“。”孔子曰:“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昔者堯舜清微其身,務【來】賢人。夫【舉】賢者,百福之宗也,而神明之主也,惜也,(不齊)之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其】與(堯舜)繼矣。”(注: 宓子贱, 名不齐。)(一)解释文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47)治(48)固(49)語(50)來(51)舉(52)其(二)指出下列句中加着重号“之”的词性和用法。(53)我(之)謂任人,子之謂任力。(54)有賢于不齊者五人,不齊事(之)(55)皆教不齊所以治(之)術。(三)世人赞同宓子贱的治理方式,还是巫马期的治理方式?为什么?请用现代汉语陈述。(四)孔子所说的“小節”“中節”“大節”分别指什么? 请将下面文言文抄到答题卡上,并用现代标点符号标点。吳 起 者 衛 人 仕 於 魯 聞 魏 文 侯 賢 乃 往 歸 之 文 侯 問 諸 李 克 李 克 曰 起 貪 而 好 色 然 用 兵 司 馬 穰 苴 弗 能 過 也 於 是 文 侯 以 為 將 擊 秦 拔 五 城 起 之 為 將 與 士 卒 最 下 者 同 衣 食 臥 不 設 席 行 不 騎 乘 親 裹 贏 糧 與 士 卒 分 勞 苦 卒 有 病 疽 者 起 為 吮 之 卒 母 聞 而 哭 之 人 曰 子 卒 也 而 將 軍 自 吮 其 疽 何 哭 為 母 曰 非 然 也 往 年 吳 公 吮 其 父 其 父 戰 不 還 踵 遂 死 於 敵 吳 公 今 又 吮 其 子 妾 不 知 其 死 所 矣 是 以 哭 之 昔者彌子瑕有寵於衛君。衛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刖)。彌子瑕母病,(人間往夜告彌子。)彌子矯駕君車以出。(君聞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忘其犯刖罪。”異日,與 君遊於果園。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啗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味以啗寡人。”(及彌子色衰愛弛,)得罪於君。君曰:“是固嘗矯駕吾車,又嘗啗我以余桃。 ”(故彌子之行未變於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見賢而後獲罪者,愛憎之變也。40、竊駕君車者罪刖41、人間往夜告彌子42、君聞而賢之43、以其半啗君44、及彌子色衰愛弛45、彌子之行未變於初也 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是复音词还是词组,并解释它们的意义。(6分)(1)(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2)且許子何不爲(陶冶)?(3)(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4)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5)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6)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未聞道也。 成事不說,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成事不說,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名言反映的共同道理是()。 良渚文化因首先在浙江省杭州良渚发现而得名。其陶器中,以()数量最多,也最为有名 在上不(),高而不(),制节(),满而不()。高而不(),所以长守()也;满而不();所以长守()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咎: 懷王問於賈君曰:“人之謂【知道】者‘先生’,何也?”對曰:“此博号也。大者在人主,中者在卿大夫,下者在布衣之士。乃其正名,非為‘先生’也,為‘先醒’也。”……賢主者【學問】不倦,好道不厭,慧然獨先達乎道理矣。故未治也,知所以治;未亂也,知所以亂;未安也,知所以安;未危也,知所以危。故【昭然】先【寤】乎所以存亡矣,故曰“先醒”。譬猶俱醉而獨先醒也…… 昔楚莊王與晉人戰,大克。歸過申侯之邑。申侯進飯,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請罪。王喟然嘆曰:“非子之罪也。吾聞之曰:‘其君賢君也,而又有師者,王;其君中君也,而有師者,伯;其君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者,亡。’今我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不谷,不谷恐亡無日也。吾聞之,世不絕賢。天下有賢,而我獨不得。若吾生者,何以食為?”故莊王(戰服大國),(義從諸侯),思得賢佐,日中忘飯,可謂明君矣。(此之謂先寤所以存亡),此先醒者也。(一)解释文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47)知道:(48)學問:(49)厭:(50)昭然:(51)寤:(52)莫:(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加着重号词的词性与用法。(53)戰(服)大國,羲從諸侯。译文:服:(54)此(之)謂先寤所以存亡。译文:之:(三)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55)为什么说“先生”是个“博号”?(56)为什么贾君把“先生”解释为“先醒”?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 解释下列句中“防”的意义,并归纳“防”的词义引申脉络。(1)視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2)吾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3)夫民心之慍也,若防大川焉,潰而所犯必大矣。(4)以防止水。 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是()的名言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