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论语·里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表明仁德是君子最根本的德行()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17****1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3416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17****1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3417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热门试题
《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是追求的意思,君子不是唯利是图,而是以义为先() 《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指君子看重的是至道大义,小人看重的则是蝇头小利。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篇第四》),这是因为 《论语·里仁》中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指君子看重的是至道大义,小人看重的则是蝇头小利() 翻译: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翻译: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 5.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篇第四》)其中的“喻”的意义有 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君子,君子的基本特征是“仁智勇”。 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君子,君子的基本特征是“仁智勇”()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篇第七》)意思是 “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出自于《左传》() 君子喻于义,()。(《论语》)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指的是对君子的要求,“文”指“仁”,“质”指“礼”。 孟子认为君子心里面存在两个东西,“君子以仁存心,以义存心”() 孟子认为君子心里面存在两个东西,“君子以仁存心,以义存心”。()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孔子认为,伦理道德是合理处理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的准则,人不论何时、何地、何事都有伦理道德的约束与影响。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就是说, 。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篇第四》),意思是君子 儒家思想认为仁是君子的道德底线() 儒家思想认为“仁”是君子的道德底线()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