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不完整版)

考试总分:112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154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不完整版)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名著阅读课后,教师安排学生积累国内外作家创作的文学“三部曲”,下列整理正确的是()。

    A巴金“爱情三部曲”:《家》《春》《秋》

    B茅盾“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子夜》

    C但丁“神曲三部曲”:《地狱》《炼狱》《天堂》

    D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童年》《高中》《我的大学》

  • 2. 阅读某教师的教学叙事片段,按要求答题。准备《背影》教学方案的过程,……与此同时,我融入《背影》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对上述教学述事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品读父亲爬月台的场景是本方案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B背后的故事应该作为背景知识在教学导入环节交待

    C语言品味与情感体悟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必要学习阶段

    D可以结合张岱《湖心亭看雪》引导学生理解白描手法

  • 3. 某教研室集体研讨统编语文教科书的编排特点,指导青年教师合理使用教科书,下列归纳不正确的是(  )。

    A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的单元结构

    B注意多层次地建构助学系统,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C设计完整的精读、略读、范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D注重选文经典性和多样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阅读教学的精读提出具体评价重点,下列对评价重点的描述,符合第四学段要求的是(  )。

    A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以及重要语句的积累

    B考察对文章大意的把握,以及阅读的方法和速度

    C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的了解,以及表达方法的理解

    D考察对文章思路的梳理,以及问题探究的学习成效

  • 5.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教师安排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

    B“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烘托征人凄婉的愁思

    D上阙描写塞下秋景之异,下阙抒发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 1. 阅读两则《朝花夕拾》名著导读的教学反思,完成问题。
    反思一:
    开展名著导读教学,教师应当深入研读作品,并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对作品有初步的认识。课前我了解到,学生只是对《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比较熟悉,对散文集整体特点和其他作品则较为陌生。课上,我开展了三方面的教学活动。首先是题目品析,讨论《朝花夕拾》这一题目较之《旧事重提》好在哪里。其次是整体把握,思考《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可以分为几类,并阐述依据。最后讨论交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艺术风格,研讨话题如下:
    ①有人说《朝花夕拾》在平静朴素的叙述中渗透了鲁迅真挚的感情,在简洁洗练的文笔中有深长的韵味,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②有人说《朝花夕拾》的主题是“救救孩子”,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适时点拨追问,力求和学生一起走进《朝花夕拾》,实现对作品的精细研读。
    反思二:
    这学期带领学生阅读《朝花夕拾》,我希望引领他们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体会作者的温情童趣,理解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理性批判。整个阅读活动分四周进行,考虑到鲁迅所处的时代以及作品反映的社会场景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我鼓励学生利用互
    联网查阅鲁迅传记资料和相关评论,了解作家作品的一些情况。学生初步了解作品之后,我在课堂中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方法指导,组织学生开展研讨交流,方法分享。学生收集了很多鲁迅的生活趣事,在对话中激发阅读兴趣,通过研讨对《朝花夕拾》有了深入理解。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初中名著导读教学难度较大,原因在于学生名著阅读量少,阅读能力不强,相关知识积累不够。教学活动必须根据学生的能力循序渐进地展开。
    问题:
    (1)根据两位教师的反思,总结名著导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2)根据两位教师的反思,提出《朝花夕拾》阅读过程的评价建议。
  • 1. 从“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的角度,写出你对《卖油翁》教学的认识,不少于200字。
  • 2.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
  • 3. 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方案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