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4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37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初级人力资源管理考试题(七)是一套非常不错的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前模拟卷,快来看看吧。
A职工必须连续工作2年以上,才可享受带薪年休假
B职工累计工作满l年不满10年,年休假5天
C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段安排,也可跨年度安排
D职工如果未休年休假,用人单位应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2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A同工同酬的原则必须坚持,因此应同意老赵的说法
B同工同酬不是绝对的,不能要求在两类不同的公司之间实现这一原则
C企业工资水平的确定必须考虑企业的工资支付能力
D企业工资水平的确定必须考虑外部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水平
A录用信的发放对象主要是针对中高层岗位或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岗位的候选者
B录用信是不会对用人单位产生法律约束的
C录用信是以口头通知的方式传递录用信息的方法
D录用信要比劳动合同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
A信息缺乏
B角色矛盾
C环境应激
D沟通障碍
A情绪的两极性
B情绪的表现
C情绪的状态
D情绪的基本理论
A薪酬政策制定
B薪酬体系设计
C薪酬调查
D薪酬等级确定
A为空缺的职位招聘雇员
B确定绩效考核标准
C确定薪资体系
D关心职位的定编定员
A6.7%
B7.6%
C10%
D11.1%
A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必然是用人单位
B主体是不确定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其他组织或自然人
C双方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D反映的是一次性使用劳动力的经济关系
A外部公平性
B内部公平性
C外部竞争性
D内部竞争性
A4
B5
C6
D7
A指标与自身比较不得分
B用各行指标的最后得分除以所有指标最后得分之和求出行中各指标的权重
C行中某个指标的重要性若大于列中某个指标的重要性,行中该指标就得1分
D行中某个指标的重要性若小于列中某个指标的重要性,行中该指标就得1分
A自尊心较弱的人容易被说服
B心情好的人容易被说服
C介入程度越深,态度越容易改变,也越容易被说服
D过多的预先说服会使被说服者产生免疫力,从而使态度改变变得困难
A1%
B1.5%
C2%
D2.5%
A工作时间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工作日
B根据国家规定,劳动者一般每周工作6日,休息1日
C工作时间包括日工作时间和周工作时间
D所谓休假时间,是指由国家法律、法规统一规定的用以开展纪念、庆祝活动的休息时间
A团体决策成员分成两派
B领导个人意见决定其他成员意见
C团体压制成员个体意见
D团体决策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
A招工权
B用人权
C休息休假权
D工资奖金分配权
A罗森伯格
B崔普利特
C欧斯古德
D德尔菲
A接受主管经理、督导员、领班或同事的业务指导
B出席有关会议,见习或代理工作
C工作轮换
D设置专门的培训开发课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D《劳动保护监察条例》
A暴力行为
B离职
C缺勤和迟到
D偷窃行为
A70%
B75%
C80%
D85%
A8
B24
C40
D48
A禁止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B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不需要履行审批手续
C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需要接受义务教育
D不需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可以招用不满16周岁的专业文艺工作者、运动员
A劳务合同关系
B经济合同关系
C行政合同关系
D劳动合同关系
A在培训与开发计划中要规定培训与开发课程或活动的结果必须达到的标准或要求
B所定的标准既要切合实际又要便于检查控制,不必一定要做到量化
C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与控制措施,以监督计划的贯彻落实情况
D将受训人员的参与态度及成绩同奖罚措施挂钩,以增强其参与的积极性
A5天
B10天
C15天
D30天
A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6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6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B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01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C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6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6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社会平均工资
D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社会平均工资
A经济性裁员
B结构性裁员
C优化性裁员
D破坏性裁员
A规范保密行为和泄密行为
B明确规定违约金的数额
C明确界定商业秘密的范围
D损失赔偿责任约定上应明确赔偿计算方法
A10
B15
C20
D25
A讲授法可以同时培训众多受训人员
B讲授法能够节约培训时间和经费
C讲授法适用于向全体受训人员介绍某一专门领域内容
D讲授法可以让受训人员积极主动参与
A精神需求满足程度
B公平的待遇
C合作的伙伴和上级
D社会影响
E员工的人格特征及其与工作的匹配
A续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
B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
C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D国有企业改制,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
E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我国《劳动合同法》第39条和第40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A培训与开发对象
B培训与开发战略
C培训与开发内容
D培训与开发的费用预算
A情感承诺高的员工会表现出较高的工作满意度
B情感承诺高的员工通常对组织的任何工作都是全身心的投入
C规范承诺高的员工对应尽的义务表现非常突出,但不会表现出太多的热情
D继续承诺高的员工可能随时准备跳槽
E继续承诺高的员工也能积极投入工作,并不会斤斤计较,没有功利之心
A外部培训与开发可以拓展员工的视野
B外部培训与开发有利于开发管理人员的领导技能
C外部培训与开发能够让员工了解其他公司生产经营的状况
D外部培训与开发能让员工了解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最新成果
E外部培训与开发可以使理论与实践即时结合
A工作分析可以为员工培训提供信息支持和指导
B工作分析可以成为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基础
C工作分析可以通过支持工作评价开间接地支持薪酬体系的设计
D工作分析可以为员工工作的价值观定位的依据
E工作评价以工作分析为基础,确定企业内职位的相对价值排序
A帮助企业达成战略目标或经营要求
B以一种确保组织和公众利益的方式进行变革管理
C有效利用组织中全体员工的技能和能力
D使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自我实现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E帮助企业维护伦理道德政策以及社会责任
A团体压力难以克服
B耗费时间
C创造性较差
D有时候会出现少数人把持的现象
E责任模糊
A经验判断法
B个案研究法
C业务流程分析法
D专题访谈法
E工作分析法
A养老保险
B失业保险
C集体人寿保险
D企业年金计划
E公积金
A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B劳动生产率
C失业率
D国民生产总值
E劳动者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A指挥团体
B利益团体
C联谊团体
D任务团体
A辞职属于破坏性和积极的方式
B提建议属于建设性和消极的方式
C忽视属于破坏性和消极的方式
D忠诚属于建设性和积极的方式
E抱怨、旷工、迟到和怠工属于破坏性和消极的方式
A可以快速、广泛地传递招聘信息
B收益成本比相对较高
C大大增加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量
D招聘信息仅会传递到目标招聘人群
E减少求职者和招募者的旅行需要
A用人单位缺乏相关岗位招聘经验
B用人单位没有充分的招聘经费
C用人单位急于补充某一关键岗位人员
D用人单位需要补充的员工数量很少
E用人单位没有能力提供完备的岗位培训
A确定人力资源规划
B制订招募计划
C确定招募需求
D实施招募活动
E评估招募效果
A由被评估者的上级对员工进行考核是企业中最常用的方法
B员工通常不太乐意反映他们对上级管理者工作的看法
C员工通常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主管,而对于同事则表现得较为真实
D外部人员参与组织内部员工的绩效评估可以增强绩效评估的公正性
E在自评中,员工通常对自己过于严格
A操作简单,成本低
B适合各类企业开展
C结构化程度高
D具备多方沟通协调的功能
E有利于工作分析结果最大限度地得到企业的认同以及后期的推广
A外部培训与开发可以拓展员工的视野
B外部培训与开发有利于开发管理人员的领导技能
C外部培训与开发能够让员工了解其他公司生产经营的状况
D外部培训与开发能够让员工了解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最新成果
E外部培训与开发可以使理论与实践即时结合
A确立劳动关系
B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C调整劳动关系
D变更、终止和解除劳动权利与义务
E解除劳动关系
A该制度具有法律效力,因为已经公示了,尽到了告知义务
B该制度不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没有通过民主程序,也没有尽到对员工的普遍告知义务
C该制度具有法律效力,对员工考勤并进行相应奖惩是企业管理者的基本权力
D该制度不具有法律效力弹性工时制的劳动者有决定何时劳动的权利
A没有明确奖惩对象
B未能注意奖惩的及时性
C奖惩方式不合理
D未能实现奖惩标准的规范化
A考勤的流程应符合劳动法的规定
B人力资源部门要及时做好相关文件的归档工作
C做好考勤监督,避免发生员工代人打卡现象
D将考勤结果严格保密
A辞职
B向公司高层申诉
C通过不去公司上班来表达不满
D向部门经理反映情况并由部门经理与人力资源部协商解决
A身体疲劳
B职场暴力
C职业倦怠
D过度劳动
A工作负荷
B控制
C报酬
D社交
A降低个体对工作的关注程度
B增加个体对个人生活的倾斜
C增加个体对工作场所的应对能力
D降低个体对他人的盲目攀比
A做好心理调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
B营造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
C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D鼓励员工在组织外部寻求新的工作机会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权利
D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
A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
B约定合同不终止的
C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
D约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
A按照法律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B按照法律规定,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C按照公司规定,老王为B类人员,因而不享受公司正式员工待遇是合法的
D按照法律规定,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A由于老王在该公司连续工作满10年,因此公司应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由于老王是企业B类人员,不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
C由于老王距法定退休年龄不满10年,因此公司应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D由于连续工作满10年的起始时间从《劳动合同法》施行开始,因此老王不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