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考试总分:9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275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自考考试2011年1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及答案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提出“童心”说的明代学者是()

    A李贽

    B袁宏道

    C金圣叹

    D叶燮

  • 2. 提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的是()

    A老子

    B孔子

    C王弼

    D庄子

  • 3. “距离说”的提出者是()

    A姚斯

    B爱德华·布洛

    C英加登

    D伊瑟尔

  • 4. 提出“气盛言宜”的是()

    A杜甫

    B柳宗元

    C孟子

    D韩愈

  • 5. 戏剧起源于()

    A史诗

    B宗教

    C神话

    D巫术

  • 6. 索绪尔把语言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他认为语言结构是一种代码,而言语则是()

    A信息

    B系统

    C知识

    D口语

  • 7. 刘勰说的“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深浅,习有雅郑”指的是()

    A文学风格的独创性

    B文学风格的稳定性

    C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D文学风格的审美性

  • 8. 宣称作者之死是现代文学阅读活动起点的是()

    A约翰·巴思

    B科勒

    C罗兰·巴尔特

    D詹姆逊

  • 9. “野蛮人的世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灵的任性作用”,这种“万物有灵论”的观念出自()

    A泰勒《原始文化》

    B弗雷泽《金枝》

    C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

    D维柯《新科学》

  • 10. 以诠解词句、阐释原意为主的批评方式是()

    A印象式批评

    B诠释式批评

    C评点式批评

    D随意式批评

  • 11. 文学作品指的是()

    A文学文本

    B未经读者阅读的文学文本

    C读者已经阅读的文学文本

    D文学语言

  • 12. 主张和提倡“陌生化”观点的是()

    A接受美学批评

    B俄国形式主义批评

    C结构主义批评

    D社会批评

  • 13. 按照福斯特的分类,具有多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属于()

    A扁平人物

    B表意型人物

    C圆形人物

    D典型人物

  • 14. 说“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对于性格在叙事文学中的重要性进行高度评价的哲学家是()

    A康德

    B费尔巴哈

    C黑格尔

    D谢林

  • 15. “移情说”的提出者是()

    A苏珊·朗格

    B立普斯

    C克莱夫·贝尔

    D布洛

  • 16. 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长度相互对照形成的时间关系被称为()

    A时差

    B时距

    C时滞

    D时段

  • 17. 西方对文艺理论的贡献是()

    A意象

    B意境

    C典型

    D性格

  • 18. 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句话的意思是()

    A没有音乐感就不能听音乐

    B审美主体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C要加强音乐教育

    D音乐美并不客观存在

  • 19. 英加登认为“形而上特质”只有某些文本才会具有,而这些文本指的是()

    A“恐怖的文学”

    B“荒诞的文学”

    C“伟大的文学”

    D“经典的文学”

  • 20. 韵味说”是意境的审美魅力所在,认为“有韵则生,无韵则死”的是()

    A王国维

    B陆时雍

    C王昌龄

    D司空图

  • 1. 在叙事性文学文本中,故事中的典型行动序列有()

    A首尾接续式

    B前后接应式

    C左右并联式

    D中间包含式

    E中间埋伏式

  • 2. 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有()

    A内指性

    B陌生化

    C音乐性

    D熟悉性

    E规律性

  • 3. 审美心理结构的应对方式是()

    A接续

    B同化

    C顺应

    D违逆

    E接受

  • 4. 郑板桥认为艺术创作的过程是()

    A纸上之竹

    B自然之竹

    C手中之竹

    D眼中之竹

    E心中之竹

  • 5. 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认为,“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是指()

    A审美的方法

    B哲学的方法

    C实际的方法

    D科学的方法

    E理论的方法

  • 1. 概略
  • 2. 文学风格
  • 3. 文本
  • 4. 艺术变形
  • 1. 创作动机对创作过程起到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
  • 2. 文学象征意象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 3. 结合具体的文学文本,说明文学文本的三个基本层次。
  • 4.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有哪些?
  • 1. 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文学接受形成的主客体条件。
  • 2. 运用有关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关系的理论来分析阿Q的人物性格。
  • 3. 结合具体作品来阐述文学形象所唤起的美感形式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