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及答案(00529)

考试总分:97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250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2019年4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及答案(00529)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文学作品的源泉来自于()

    A作者

    B读者

    C传统

    D生活

  • 2. “论诗,就必须从根本上把它看做诗,而不是别的东西。”这句名言出自()

    A康德

    B艾略特

    C席勒

    D狄德罗

  • 3. 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的是()

    A表现说

    B再现说

    C实用说

    D独立说

  • 4.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此诗句运用的基本辞格是()

    A排比

    B明喻

    C对偶

    D反复

  • 5. 文学形象与非文学形象的分水岭在于是否具有()

    A社会属性

    B伦理属性

    C认知属性

    D审美属性

  • 6. 典型的艺术魅力来自它的()

    A主观性

    B客观性

    C真实性

    D虚拟性

  • 7. 我国意境论的代表作《人间词话》的作者是()

    A刘禹锡

    B刘熙载

    C梅尧臣

    D王国维

  • 8. —件子虚乌有的事,用开玩笑的口吻与一本正经地讲述,效果会大不相同。这是因为()

    A叙事时间不同

    B叙事视角不同

    C叙事动作不同

    D叙事内容不同

  • 9. “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

    A现实类、虚幻类、象征类

    B历史类、悲剧类、喜剧类

    C诗歌类、小说类、散文类

    D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

  • 10. 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

    A沟通情感

    B投射情感

    C传达情感

    D宣泄情感

  • 11. 要表现情感,就必须借助某种媒介,艾略特把这种媒介称为()

    A客观关联物

    B主观关联物

    C文化关联物

    D精神关联物

  • 12. 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

    A语调

    B音调

    C词调

    D格调

  • 13. 抒情小品文是一种短小而富有抒情意味的()

    A诗歌

    B散文

    C小说

    D韵文

  • 14. 叙述语体是一种“双声话语”,“始终是叙述者与人物的混合或融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理查兹

    B德里达

    C巴赫金

    D福斯特

  • 15. 文学创作是一种()

    A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B创造性的科学活动

    C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D有意识的理性活动

  • 16. 中国古人常说“有一等襟抱,才有一等真诗”,它强调的是()

    A知识积累

    B人格境界

    C人生阅历

    D艺术技巧

  • 17. 首先提出“预备情绪”理论的是()

    A英加登

    B伊瑟尔

    C格雷马斯

    D哈贝马斯

  • 18.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此语中的“兴”指的是诗歌能够()

    A团结人们

    B针砭时弊

    C激发情感

    D观风俗之盛衰

  • 19.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艺术起源的基础是()

    A语言

    B劳动

    C思维

    D巫术

  • 20. 小说起源于()

    A神话传说

    B远古歌谣

    C诗辞曲赋

    D甲骨卜辞

  • 1. 文学定义所包含的命题有()

    A文学是一种文化形态

    B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C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的凝聚

    D文学是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一种独特渠道

    E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 2. 叙事时间中的次序包括()

    A顺时序

    B逆时序

    C倒叙

    D插叙

    E铺叙

  • 3. 艺术直觉与艺术灵感的区别在于()

    A艺术直觉源于推理,艺术灵感来自判断

    B艺术直觉是一种思维能力,艺术灵感是一种思维状态

    C艺术直觉是一种思维状态,艺术灵感是一种思维能力

    D艺术直觉具有对象性,艺术灵感没有具体的对象

    E艺术直觉有一定的稳定性,艺术灵感是随机性的

  • 4. 相对于读者而言,文学作品要成为有意义的接受客体,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A满足接受者的阅读需求

    B—定程度的可理解性

    C符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

    D和读者相近的时代特征

    E和读者相近的地域空间

  • 5. 抒情的修辞策略包括()

    A意象

    B语境

    C隐喻

    D用典

    E悖论

  • 1. 艺术理解
  • 2. 文学风格
  • 3. 节奏与音律
  • 1. 什么是句法和篇法?
  • 2. 叙事文本中的标记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 3. 浪漫主义的抒情原则是什么?
  • 4. 对话语体的特征是什么?
  • 5. 接受者的阅读动机有哪些?
  • 1. 结合实例说明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 2. 社会发展对文学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 3. 以《水浒传》中武松景阳冈打虎为例,说明故事内容与故事叙事的关系。 附原文: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 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