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试卷与答案

考试总分:97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475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2019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试卷与答案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认为“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的理论家是()

    A德谟克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贺拉斯

  • 2. 强调“艺术无功利”“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观念是()

    A实用说

    B独立说

    C表现说

    D再现说

  • 3. 认为诗有字面意义、譬喻意义、道德意义和奥秘意义的是()

    A歌德

    B席勒

    C康德

    D但丁

  • 4. 在《文学的艺术作品》中提出了著名的四层面说的是()

    A英加登

    B索绪尔

    C伊瑟尔

    D韦勒克

  • 5. 意境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的源头可上溯至()

    A《孟子》

    B《庄子》

    C《诗格》

    D《诗式》

  • 6. 某种类型化倾向的“扁平人物”又称为()

    A原型人物

    B典型人物

    C单色人物

    D圆整人物

  • 7. 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叙事作品样式是()

    A诗歌

    B戏剧

    C散文

    D小说

  • 8.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己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说这句话的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康德

    D黑格尔

  • 9. 故事中事件、情节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是()

    A人物

    B语言

    C动作

    D声音

  • 10. 胡应麟明确地指出,《水浒传》的艺术价值就在那些“游词余韵,神情寄寓处”,即叙述语言所表现出来的()

    A科学性

    B哲理性

    C思想性

    D艺术性

  • 11. 首次对“审美的情感”做出阐释的是()

    A苏珊·朗格

    B克莱夫·贝尔

    C歌德

    D黑格尔

  • 12. “文已尽而意有佘”强调的是文学风格审美构成中的()

    A气势

    B氛围

    C文采

    D韵味

  • 13. 清代诗人张问陶的诗句“诗中无我不如删,万卷堆床亦等闲”强调的是文学风格的()

    A独创性

    B稳定性

    C多样性.

    D模糊性

  • 14. 对话语体主要用于()

    A诗歌

    B小说

    C戏剧文学

    D散文

  • 15. “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陆机《文陚》中的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灵感的()

    A突发性

    B迷狂性

    C创造性

    D自由性

  • 16. 作家、艺术家从事创作活动的目的在文艺理论中被称为()

    A创作冲动

    B艺术直觉

    C创作动机

    D艺术情感

  • 17. 文学消费主要满足人们的()

    A物质生活的需要

    B日常实用的需要

    C现实生存的需要

    D精神生活的需要

  • 18. 审美心理结构的集体层面显示出()

    A公共性与独特性

    B普遍性与偏爱性

    C公共性与沟通性

    D独特性与偏爱性

  • 19. 把中国新文化运动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人是()

    A胡适

    B鲁迅

    C梁启超

    D王国维

  • 20. 在西方文学史上,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中的第一个文学流派是()

    A存在主义

    B象征主义

    C荒诞派

    D新小说

  • 1. 文学文本的层面包括()

    A文学语言组织

    B文学形象系统

    C文学意蕴世界

    D社会经验系统

    E科学文化系统

  • 2. 叙事时间中的时距有()

    A省略

    B概略

    C场景

    D减缓

    E停顿

  • 3. 文学风格的主要特征包括()

    A独创性

    B稳定性

    C含混性

    D神秘性

    E多样性

  • 4. 音律的基本类型有双声韵以及()

    A双关

    B叠音

    C叠字

    D平仄

    E押韵

  • 5. 后现代主义的美学特征与风格表现为()

    A打破了各种文化形式的界限

    B放弃了对深度意义的追求

    C历史意识的丧失

    D主体的零散化

    E文本的拼贴、并置

  • 1. 第二人称叙述
  • 2. 文学传播
  • 3.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 1. 文学语言组织有哪些基本层面?
  • 2. 叙事的意义是什么?
  • 3. 文学的语体有哪些主要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 4. 产生共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5. 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影响与促进的交流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1. 关于抒情的本质,都有哪些理论?
  • 2. 结合实例谈谈艺术综合和艺术简化。
  • 3. 结合下列作品,阐述篇法的“起,承,转,合”。附:唐代诗人卢纶的《送李端》: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