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及答案(00529)

考试总分:112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192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2016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及答案(00529)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文学创作中,作家体验的核心是()

    A情感

    B理智

    C知识

    D经验

  • 2. 卡西尔关于情感语言与命题语言的观点是()

    A动物只有命题语言而人既有命题语言也有情感语言

    B情感语言能表达感情而命题语言可表达思维

    C命题语言与情感语言的区别是人与动物界的分界线

    D命题语言是在情感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3. 什克洛夫斯基说:“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这句话体现了对文学语言组织的()

    A内指性的诉求

    B音乐性的诉求

    C陌生化的诉求

    D整体化的诉求

  • 4. 下列关于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语言结构是语言集团言语的总模式

    B言语是在特定语境下个人的说话活动

    C语言结构包括语法、句法和词汇

    D语言结构是一种信息,言语是一种代码

  • 5. 说“人物性格要根据他们的处境来决定”的法国作家是()

    A左拉

    B狄德罗

    C巴尔扎克

    D大仲马

  • 6. 首先将“境”的概念虚化而用于精神领域的典籍是()

    A《周易》

    B《左传》

    C《盂子》

    D《庄子》

  • 7.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人物理论属于()

    A类型人物理论

    B性格人物理论

    C扁平人物理论

    D圆形人物理论

  • 8. 在带有讲故事色彩的传统叙事风格中,叙述声音通常表现为(

    A显在叙述者

    B隐在叙述者

    C显在接受者

    D隐在接受者

  • 9. 认为抒发情感即传达情感的作家是()

    A华兹华斯

    B托尔斯泰

    C波德莱尔

    D科林伍德

  • 10. 辛弃疾《摸鱼儿》中“春且住,见说到,天涯芳草无归路”的抒情母题是()

    A别绪

    B思乡

    C伤春

    D离情

  • 11. 韵味是指作品言语结构所产生的()

    A思想和情感

    B逻辑和意义

    C形式和结构

    D情趣和意味

  • 12. 在中国,刘勰较早地从有机整体性的角度指出,风格是()

    A作品的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结合

    B作家的日常个性与创作个性的结合

    C作家的内在个性与外在形式的结合

    D社会的时代精神与艺术趣味的结合

  • 13. 提出“气盛言宜”观点的人是()

    A李白

    B杜甫

    C李贺

    D韩愈

  • 14. 提出“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的人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高尔基

  • 15. 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

    A高级形态

    B最终形态

    C替代形态

    D初级形态

  • 16. 或三言两语、点到为止,或以诗论诗,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感受,这样的感想式、鉴赏式的批评方法是()

    A印象式批评

    B评点式批评

    C诠释式批评

    D原型式批评

  • 17.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主张艺术起源于()

    A模仿

    B劳动

    C游戏

    D巫术

  • 18. 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是()

    A《悲惨世界》

    B《红与黑》

    C《娜娜》

    D《幻灭》

  • 19. 旨在反对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文化的批评方法是()

    A后结构主义批评

    B女权主义批评

    C英美新批评

    D马克思主义批评

  • 20. 在叙述动作中与叙述者相对的是()

    A作者

    B隐含的作者

    C接受者

    D读者

  • 1. 审美心理结构的个人层面显示了()

    A独特性

    B偏爱性

    C公共性

    D沟通性

    E历史性

  • 2. 文学之所以是一种人的对象性精神活动,是因为()

    A作家把自然当作人的对象,从而建立起活动的机制

    B文学活动体现了人的意识、心理和一切本质力量

    C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人物、景物实际上也是情感对象

    D通过文学可以直接改造世界,提高人驾驭世界的能力

    E文学活动中的对象不再是自然物而是人意识活动的产物

  • 3. 文学风格的内涵包括()

    A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B有机整体性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

    C言语结构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D风格能够引发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

    E作家追求集体意象(即原型)

  • 4. 文学形象的审美类型有()

    A可感性形象

    B抒情性形象

    C写实性形象

    D虚构性形象

    E表意性形象

  • 5. “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是()

    A文学本质上是作家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

    B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C诗并不存在于对象本身,而存在于作家的心境

    D诗人可以描写平凡的事物,但要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

    E诗人要充分发挥想象力

  • 1. 句法与篇法
  • 2. 游戏说
  • 3. 表意型人物
  • 1. 简述叙事作品中的情节及其作用。
  • 2. 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是什么?
  • 3. 文学的规范语体有哪些?
  • 4. 简述小品文的特征。
  • 5. 文学流派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 1. 举例说明自然情感与艺术情感之间的关系。
  • 2. 具体说明形成文学接受心境的条件。
  • 3. 以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为例,试述文学象征意象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