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39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按照有关条例规定,想要从事眼镜验光员工作,必须持有眼镜验光员职业资格证书,聚题库为大家带来了眼镜验光员高级理论考试试卷,一起来模拟测试一下吧。
A水
B蛋白质
C葡萄糖
D电解质
A推沙效应
B像差效应
C泳动效应
D曲线效应
A镜片基弧检测
B镜片直径检测
C镜片折射率检测
D镜片密度检测
A不需保留
B1/3~1/2调节力
C1/4调节力
D全部保留
A比梯度染色的标准要高
B与柱镜镜片轴方位允差的国标一致
C比附有预定方位的单光眼镜镜片的国标允差要小
D与多焦镜片的附加顶焦度允差一致
A一片镜片上有不同的屈光度
B均有像变区
C渐进片外表没有子片印痕
D均需要适应
A±8°
B±4°
C±6°
D±2°
A双眼主点水平连线距离
B双眼结点水平连线距离
C双眼透镜光学中心的间距
D双眼瞳孔几何中心的距离
A多次的红绿试验
B减慢交叉柱镜的速度
C对验光试片的焦度进行精细调整
D反复的双眼立体视测定
A外张角过小
B托叶面积过小
C双侧颞距过小
D镜面角过小
A像差度数的大小
B配镜十字在垂直与水平位是否位于瞳孔中心
C配镜十字的两侧的短线是否处于同一高度
D近用区是否位于配镜十字的偏鼻侧
A不含水
B低含水量
C中含水量
D高含水量
A停戴角膜接触镜
B创面刮片进行细菌培养
C寻找敏感抗生素
D应用多功能护理液冲洗结膜囊
A头向右倾
B头向左倾
C面转向右侧
D面转向左侧
A显性外斜视
B显性内斜视
C隐性外斜视
D隐性内斜视
A1.2△BU
B1.2△BD
C1.2△BO
D0
A5~8μm
B10~50μm
C100~500μm
D65~95μm
A史氏光锥是由于入射散光眼的光线不能形成焦点的原因所致
B史氏光锥是两条焦线之间的锥形结构
C史氏光锥的最小弥散圆在视网膜上时矫正视力最好
D单纯近视散光只形成一条焦线和半个史氏光锥
A不及单焦镜片的视力清晰
B影响双眼视觉
C技术含量低
D适应周期过长
A结膜充血消失后2~4周
B结膜充血消失后1~2周
C结膜充血消失后6~8周
D结膜充血消失后3个月
A确定远用屈光处方
B检测调节幅度与近附加光度
C确定眼位情况
D明确主视眼并进行诊断性试戴及片上验光
A双焦角膜接触镜
B单焦角膜接触镜
C托力克角膜接触镜
D多焦角膜接触镜
A急性红眼
B内皮细胞多形化
C角膜毒性反应
D角膜剥脱
A双眼分别去雾视
B双眼分别红绿测试
C双眼分别去雾视并进行双眼红绿视标检测
D双眼同时去雾视并进行双眼红绿测试
A±0.12D
B±0.18D
C±0.25D
D±0.37D
A价格合理
B视觉清晰
C配戴舒适
D外形美观
A±2.0mm
B±3.5mm
C±1.0mm
D±1.5mm
A根据员工技术专长进行分工
B对待不同服务对象采取一视同仁的服务态度
C师徒之间要平等和互相尊重
D取消员工之间的一切差别
A补偿透镜调整至0位开始检查
B观察黄斑宜用大投照野观察
C患者注视前方可观察视盘
D注视灯光可观察黄斑
A15°
B165°
C90°
D125°
A下直肌
B提上睑肌
C外直肌
D内直肌
A物理性、心理性及器质性
B心理性、生理性及器质性
C生理性、物理性及器质性
D生理性、物理性及心理性
A60%
B70%
C80%
D90%
A框架眼镜
BRGP
C屈光性角膜激光切削术
D有晶体眼IOL植入术
A基本型内隐斜
B集合过度+调节超前
C集合过度
D基本型内隐斜+调节超前
A房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房水的pH为6.8~7.0
C房水的渗透压比血浆高
D前房水的体积比后房水的体积小
A视力下降、视物变形
B眼前固定暗影
C眼球转动疼痛
D眼底可见黄斑水肿及灰白色渗出斑
A增加-0.25D柱镜焦度
B增加-0.50D柱镜焦度
C增加-0.25D球镜焦度
D减去-0.25D球镜焦度
A隐性右上斜视
B隐性左上斜视
C隐性内斜视
D隐性外斜视
A±10.00D
B+5.00D
C+2.00D
D经配制割边后所有镜片
A基质及瞳孔括约肌层、前表面层、前色素上皮与瞳孔开大肌层、后色素上皮层
B前色素上皮与瞳孔开大肌层、后色素上皮层、基质及瞳孔括约肌层、前表面层
C前表面层、基质及瞳孔括约肌层、前色素上皮与瞳孔开大肌层、后色素上皮层
D基质及瞳孔括约肌层、前色素上皮与瞳孔开大肌层、后色素上皮层、前表面层
A棱镜稳定法
B动力性稳定法
C截平稳定法
D周围平衡稳定法
A<3.0mm
B<2.0mm
C≤2.0mm
D≥2.0mm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6个月
A下睑血管充血
B上睑血管充血
C下睑乳头增生
D上睑乳头增生
A-1.00-0.75x80
B-1.75+0.75x170
C-1.00+0.75x80
D-2.25+0.75x170
A融像功能减退时考虑手术治疗
B较少发生弱视
C近视眼应配镜欠矫
D采用底向外的三棱镜训练
A顶点
B偏向角
C立体角
D底角
A单眼遮盖法
B双眼遮盖法
C双眼平视
D辐辏法
A入射光线通过棱镜发生屈折,屈折后的光线折向其基底部
B棱镜不但可以改变光束行进的方向,还可以改变其聚散度
C棱镜无聚焦能力,无焦点,不能成实像
D通过三棱镜观察物体,像向尖端移位
A健眼为注视眼,测得的偏斜度称为第二斜视角
B测量第一斜视角和第二斜视角,可鉴别共同性斜视与麻痹性斜视
C麻痹性斜视,通常第一斜视角大于第二斜视角
D第一斜视角与第二斜视角相差大于5△可诊断麻痹性斜视
A显性远视与绝对远视之差值
B睫状肌麻痹剂的使用可暴露的远视
C常规验光过程中矫正至正视的最小正镜的度数
D常规验光过程中可以表现出的远视
A近视镜片
B平光
C远视镜片
D双光镜片
A刺激反应与过敏反应
B视力下降
C对镜片无法耐受
D以上都是
A巨乳头性结膜炎
B视觉模糊
C眼痒及戴镜不适
D蚕蚀性角膜溃疡
A停戴镜片
B治愈后改用间歇配戴
C痊愈后最好换RGP
D应用多功能护理液冲洗结膜囊
A皮肤层、肌层、肌下结缔组织层、纤维层、皮下组织层、睑结膜层
B皮肤层、皮下组织层、肌层、肌下结缔组织层、纤维层、睑结膜层
C皮肤层、皮下组织层、纤维层、肌层、肌下结缔组织层、睑结膜层
D皮肤层、皮下组织层、纤维层、睑结膜层、肌层、肌下结缔组织层
A不能损耗
B随便使用
C遵守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
D快速操作
A+4.0D;+2.5D;+1.5D;+1.0D
B+1.5D;+4.0D;+2.5D;+1.0D
C+2.5D;+4.0D;+1.5D;+1.0D
D+1.5D;+2.5D;+4.0D;+1.0D
A顺动
B同向
C逆动
D垂直
A120°
B60°
C30°
D15°
A1.2△BO
B1.2△BI
C0.8△BI
D0.8△BO
A眼球要增加会聚
B眼球要增加调节
C内直肌过度紧张
D眼球要增加离散
A近视
B远视
C散光
D完全矫正眼
A左试片增加-0.25D球镜
B左试片减少-0.25D球镜
C右试片增加-0.25D球镜
D右试片减少-0.25D球镜
A斜视度在20△~30△
B远视度数大于+4.00D
CAC/A大于5△
D远近斜视角相近
A镜片复位速度过慢
B镜片复位速度过快
C与镜片复位速度无关
D以上都不对
A单光与渐进镜片
B双光与渐进镜片
C单光与双光镜片
D单光、双光与渐进镜片
A隐性内斜视
B隐性外斜视
C显性内斜视
D显性外斜视
A放松时所能看清的最远点
B尽最大努力所能看清的最远点
C屈光矫正后所能看清的最远点
D雾视后所能看清的最远点
A9.5D
B9.0D
C8.5D
D8.0D
A大小
B轻重
C厚薄
D形状
A+8.00DS/+3.00DCX180°
B+2.00DS/+3.00DCX180°
C+2.00DS/-3.00DCX90°
D+3.00DS/-2.00DCX90°
A7.7mm
B5.5mm
C6.5mm
D6.9mm
A使被测眼处于“人工近视”状态
B使被测眼处于“人工远视”状态
C使被测眼处于散光状态
D使被测眼处于真近视状态
A空气
B隐形眼镜镜片
C眼内
D泪液
A窥孔
B聚光透镜
C灯泡
D折射透镜
A-3.00-1.00×90
B-2.00-1.00×100
C-2.00-1.00×60
D-3.00-1.00×180
A内旋
B外旋
C集合
D发散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