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验光员高级理论考试试卷(十)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39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按照有关条例规定,想要从事眼镜验光员工作,必须持有眼镜验光员职业资格证书,聚题库为大家带来了眼镜验光员高级理论考试试卷,一起来模拟测试一下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血-房水屏障破坏时,房水中()成分会明显增加。

    A

    B蛋白质

    C葡萄糖

    D电解质

  • 2. 渐进多焦镜片中,由于不同子午向的焦量差异导致的目标物偏移变形,称为()。

    A推沙效应

    B像差效应

    C泳动效应

    D曲线效应

  • 3. 渐进多焦眼镜的检测内容包括()。

    A镜片基弧检测

    B镜片直径检测

    C镜片折射率检测

    D镜片密度检测

  • 4. 老视眼的矫正必须以每个人调节力为基础,视近时宜保留()的调节力。

    A不需保留

    B1/3~1/2调节力

    C1/4调节力

    D全部保留

  • 5. 棱镜度基底方向的角度允差为()。

    A比梯度染色的标准要高

    B与柱镜镜片轴方位允差的国标一致

    C比附有预定方位的单光眼镜镜片的国标允差要小

    D与多焦镜片的附加顶焦度允差一致

  • 6. 渐进多焦眼镜与双光眼镜的区别是()。

    A一片镜片上有不同的屈光度

    B均有像变区

    C渐进片外表没有子片印痕

    D均需要适应

  • 7. 焦度计检测柱镜顶焦度为大于等于6.0DC,则镜片轴方位的国标允差为()

    A±8°

    B±4°

    C±6°

    D±2°

  • 8. 瞳距是指()。

    A双眼主点水平连线距离

    B双眼结点水平连线距离

    C双眼透镜光学中心的间距

    D双眼瞳孔几何中心的距离

  • 9. 为了避免由于屈光检查的失误导致人为的双眼屈光平衡失调,最应进行的正确处理是()。

    A多次的红绿试验

    B减慢交叉柱镜的速度

    C对验光试片的焦度进行精细调整

    D反复的双眼立体视测定

  • 10. 下面是发生睫毛与镜片内表面接触的原因的是()。

    A外张角过小

    B托叶面积过小

    C双侧颞距过小

    D镜面角过小

  • 11. 下列()不是配戴渐进多焦眼镜后需要评价的内容。

    A像差度数的大小

    B配镜十字在垂直与水平位是否位于瞳孔中心

    C配镜十字的两侧的短线是否处于同一高度

    D近用区是否位于配镜十字的偏鼻侧

  • 12. 在验配环曲面角膜接触镜时,远视散光或高度近视散光适用()材料制作的镜片。

    A不含水

    B低含水量

    C中含水量

    D高含水量

  • 13. 下面关于配戴角膜接触镜后引起铜绿假单胞细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方法不合适的是()。

    A停戴角膜接触镜

    B创面刮片进行细菌培养

    C寻找敏感抗生素

    D应用多功能护理液冲洗结膜囊

  • 14. 右眼外旋隐斜视的代偿头位是()。

    A头向右倾

    B头向左倾

    C面转向右侧

    D面转向左侧

  • 15. 遮盖试验检查眼位时,未遮眼移向鼻侧,提示()。

    A显性外斜视

    B显性内斜视

    C隐性外斜视

    D隐性内斜视

  • 16. +3.0DC×90的透镜其光心下方4mm处的棱镜效应为()。

    A1.2△BU

    B1.2△BD

    C1.2△BO

    D0

  • 17. 包金镜架的K金厚为()

    A5~8μm

    B10~50μm

    C100~500μm

    D65~95μm

  • 18. 关于史氏光锥说法不合适的是()。

    A史氏光锥是由于入射散光眼的光线不能形成焦点的原因所致

    B史氏光锥是两条焦线之间的锥形结构

    C史氏光锥的最小弥散圆在视网膜上时矫正视力最好

    D单纯近视散光只形成一条焦线和半个史氏光锥

  • 19. 关于渐变焦角膜接触镜的缺点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及单焦镜片的视力清晰

    B影响双眼视觉

    C技术含量低

    D适应周期过长

  • 20. 浸润型角膜炎的浸润灶()可以吸收。

    A结膜充血消失后2~4周

    B结膜充血消失后1~2周

    C结膜充血消失后6~8周

    D结膜充血消失后3个月

  • 21. 下面不属于验配单眼视型角膜接触镜的步骤的是()。

    A确定远用屈光处方

    B检测调节幅度与近附加光度

    C确定眼位情况

    D明确主视眼并进行诊断性试戴及片上验光

  • 22. 在同一镜片上具有视远区、中距离和视近区的角膜接触镜是()。

    A双焦角膜接触镜

    B单焦角膜接触镜

    C托力克角膜接触镜

    D多焦角膜接触镜

  • 23. 停戴镜片,涂以抗生素眼药膏加眼垫包覆是治疗的方法()

    A急性红眼

    B内皮细胞多形化

    C角膜毒性反应

    D角膜剥脱

  • 24. 应用棱镜分视法进行双眼视平衡检查时,当双眼视标清晰度相同时,应进行()。

    A双眼分别去雾视

    B双眼分别红绿测试

    C双眼分别去雾视并进行双眼红绿视标检测

    D双眼同时去雾视并进行双眼红绿测试

  • 25. 小于4.0DS的渐进多焦镜片附加顶焦度的国标允差是()。

    A±0.12D

    B±0.18D

    C±0.25D

    D±0.37D

  • 26. 校配眼镜的技术要求不包括()。

    A价格合理

    B视觉清晰

    C配戴舒适

    D外形美观

  • 27. 右眼-4.50DS,左眼-6.0DS的眼镜,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允差是()。

    A±2.0mm

    B±3.5mm

    C±1.0mm

    D±1.5mm

  • 28. 在企业的活动中,()不符合平等尊重的要求。

    A根据员工技术专长进行分工

    B对待不同服务对象采取一视同仁的服务态度

    C师徒之间要平等和互相尊重

    D取消员工之间的一切差别

  • 29. 直接眼底镜聚焦检查时,方法不正确的是()。

    A补偿透镜调整至0位开始检查

    B观察黄斑宜用大投照野观察

    C患者注视前方可观察视盘

    D注视灯光可观察黄斑

  • 30. 柱镜轴位在75°时,则其屈光力在()。

    A15°

    B165°

    C90°

    D125°

  • 31. 先天性上睑下垂实为该侧眼()不全麻痹所致。

    A下直肌

    B提上睑肌

    C外直肌

    D内直肌

  • 32. 后天性色觉障碍的原因包括()。

    A物理性、心理性及器质性

    B心理性、生理性及器质性

    C生理性、物理性及器质性

    D生理性、物理性及心理性

  • 33. 戴角膜接触镜后,角膜表面泪液的水分蒸发度可降低()。

    A60%

    B70%

    C80%

    D90%

  • 34. 病理性近视矫正方式不适宜应用的有()

    A框架眼镜

    BRGP

    C屈光性角膜激光切削术

    D有晶体眼IOL植入术

  • 35. 顾客14岁,其调节幅度为12D,NRA:+1.25D,PRA:-2.50D,BCC:-0.25D,近眼位:8ESO,远眼位:2ESO,AC/A=6,其双眼视异常属于()

    A基本型内隐斜

    B集合过度+调节超前

    C集合过度

    D基本型内隐斜+调节超前

  • 36. 关于房水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房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房水的pH为6.8~7.0

    C房水的渗透压比血浆高

    D前房水的体积比后房水的体积小

  • 37. 不属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临床表现的是()。

    A视力下降、视物变形

    B眼前固定暗影

    C眼球转动疼痛

    D眼底可见黄斑水肿及灰白色渗出斑

  • 38. 对于近视眼,交叉柱镜的负柱镜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比放置前清晰,调整的方法是首先()

    A增加-0.25D柱镜焦度

    B增加-0.50D柱镜焦度

    C增加-0.25D球镜焦度

    D减去-0.25D球镜焦度

  • 39. 采用十字环形视标检测隐斜时(右红左绿),看到红色十字视标在右,绿色环形视标在左,应诊断为()

    A隐性右上斜视

    B隐性左上斜视

    C隐性内斜视

    D隐性外斜视

  • 40. 国家标准规定,正焦度镜片()的边缘厚度不应小于1.2mm。

    A±10.00D

    B+5.00D

    C+2.00D

    D经配制割边后所有镜片

  • 41. 虹膜由前至后分为()

    A基质及瞳孔括约肌层、前表面层、前色素上皮与瞳孔开大肌层、后色素上皮层

    B前色素上皮与瞳孔开大肌层、后色素上皮层、基质及瞳孔括约肌层、前表面层

    C前表面层、基质及瞳孔括约肌层、前色素上皮与瞳孔开大肌层、后色素上皮层

    D基质及瞳孔括约肌层、前色素上皮与瞳孔开大肌层、后色素上皮层、前表面层

  • 42. 将角膜接触镜镜片的上方和下方削薄,利用瞬目时上下睑的动力夹住镜片较薄的区域,使镜片保持稳定的轴方位,称为()。

    A棱镜稳定法

    B动力性稳定法

    C截平稳定法

    D周围平衡稳定法

  • 43. 按国家标准规定,1.50D的配装眼镜的光学中心的垂直互差允差为()。

    A<3.0mm

    B<2.0mm

    C≤2.0mm

    D≥2.0mm

  • 44. 500mL的全功能护理液,若在开瓶后一定期限内没有用完,就可能发生污染,该期限为()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6个月

  • 45. ()是巨乳头性结膜炎的主要特征。

    A下睑血管充血

    B上睑血管充血

    C下睑乳头增生

    D上睑乳头增生

  • 46. 在无工作透镜,工作距离为2/3米的条件下,视网膜检影中和的结果为:第一主子午线轴向800,焦度为0,第二主子午线焦度为-0.75 D,被测眼的屈光处方应为()

    A-1.00-0.75x80

    B-1.75+0.75x170

    C-1.00+0.75x80

    D-2.25+0.75x170

  • 47. 关于间歇性外斜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融像功能减退时考虑手术治疗

    B较少发生弱视

    C近视眼应配镜欠矫

    D采用底向外的三棱镜训练

  • 48. 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的夹角称为()。

    A顶点

    B偏向角

    C立体角

    D底角

  • 49. 斜视时,瞳距测量可采取()测量。

    A单眼遮盖法

    B双眼遮盖法

    C双眼平视

    D辐辏法

  • 50. 下面不属于三棱镜的光学特性的是()。

    A入射光线通过棱镜发生屈折,屈折后的光线折向其基底部

    B棱镜不但可以改变光束行进的方向,还可以改变其聚散度

    C棱镜无聚焦能力,无焦点,不能成实像

    D通过三棱镜观察物体,像向尖端移位

  • 51. 关于第一斜视角和第二斜视角,说法错误的是()。

    A健眼为注视眼,测得的偏斜度称为第二斜视角

    B测量第一斜视角和第二斜视角,可鉴别共同性斜视与麻痹性斜视

    C麻痹性斜视,通常第一斜视角大于第二斜视角

    D第一斜视角与第二斜视角相差大于5△可诊断麻痹性斜视

  • 52. 能动性远视是()。

    A显性远视与绝对远视之差值

    B睫状肌麻痹剂的使用可暴露的远视

    C常规验光过程中矫正至正视的最小正镜的度数

    D常规验光过程中可以表现出的远视

  • 53. 远视患者造成“人工近视”须加()。

    A近视镜片

    B平光

    C远视镜片

    D双光镜片

  • 54. 巨乳头结膜炎主要表现为()。

    A刺激反应与过敏反应

    B视力下降

    C对镜片无法耐受

    D以上都是

  • 55. 角膜接触镜镜片表面的蛋白质沉淀物不能诱发的疾病或不适症状是()。

    A巨乳头性结膜炎

    B视觉模糊

    C眼痒及戴镜不适

    D蚕蚀性角膜溃疡

  • 56. 角膜新生血管的处理方法不包括()

    A停戴镜片

    B治愈后改用间歇配戴

    C痊愈后最好换RGP

    D应用多功能护理液冲洗结膜囊

  • 57. 眼睑组织从外至内分别是()。

    A皮肤层、肌层、肌下结缔组织层、纤维层、皮下组织层、睑结膜层

    B皮肤层、皮下组织层、肌层、肌下结缔组织层、纤维层、睑结膜层

    C皮肤层、皮下组织层、纤维层、肌层、肌下结缔组织层、睑结膜层

    D皮肤层、皮下组织层、纤维层、睑结膜层、肌层、肌下结缔组织层

  • 58. 验光员使用仪器工作时,均应做到()。

    A不能损耗

    B随便使用

    C遵守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

    D快速操作

  • 59. 一远视眼视力0.4,用+1.5D镜片矫正后视力可达1.0,将镜片度数增至+4.0D,视力仍保持1.0,散瞳验光用+5.0D,视力仍为1.0。在此例中,绝对性远视为(),显性远视为(),能动性远视为(),隐性远视为()。

    A+4.0D;+2.5D;+1.5D;+1.0D

    B+1.5D;+4.0D;+2.5D;+1.0D

    C+2.5D;+4.0D;+1.5D;+1.0D

    D+1.5D;+2.5D;+4.0D;+1.0D

  • 60. 一致性移动的特征是带状投射光移动的经向与反射光带的移动经向()

    A顺动

    B同向

    C逆动

    D垂直

  • 61. 以鼻端标示法表示的轴向L30,改用太阳穴法表示为()。

    A120°

    B60°

    C30°

    D15°

  • 62. 右眼+4.0DS/+2.0DC×90透镜其光心外侧2mm处的视点棱镜效应为()。

    A1.2△BO

    B1.2△BI

    C0.8△BI

    D0.8△BO

  • 63. 远视眼不管视近、视远都容易出现疲劳,这是因为()。

    A眼球要增加会聚

    B眼球要增加调节

    C内直肌过度紧张

    D眼球要增加离散

  • 64. 用lmm针孔板检查眼时,若该跟视力不变,则该跟为()。

    A近视

    B远视

    C散光

    D完全矫正眼

  • 65. 在双眼屈光平衡检测中,近视被测者诉偏振分视后,上排绿9字母视标清晰,调整的方法是()

    A左试片增加-0.25D球镜

    B左试片减少-0.25D球镜

    C右试片增加-0.25D球镜

    D右试片减少-0.25D球镜

  • 66. 关于屈光型调节性内斜视的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斜视度在20△~30△

    B远视度数大于+4.00D

    CAC/A大于5△

    D远近斜视角相近

  • 67. 下列选项中()是软性隐形眼镜配戴过松的表现。

    A镜片复位速度过慢

    B镜片复位速度过快

    C与镜片复位速度无关

    D以上都不对

  • 68. 下列选项中()是老光镜片的种类。

    A单光与渐进镜片

    B双光与渐进镜片

    C单光与双光镜片

    D单光、双光与渐进镜片

  • 69. 去遮盖试验检查眼位时,去遮眼移向鼻侧,提示()。

    A隐性内斜视

    B隐性外斜视

    C显性内斜视

    D显性外斜视

  • 70. 人眼的远点是()

    A放松时所能看清的最远点

    B尽最大努力所能看清的最远点

    C屈光矫正后所能看清的最远点

    D雾视后所能看清的最远点

  • 71. 如近视为3.0D,远点在33cm,近点在8cm,那么他的调节程度为()。

    A9.5D

    B9.0D

    C8.5D

    D8.0D

  • 72. 双光镜片的识别内容包括种类、形式、屈光度、定心和()。

    A大小

    B轻重

    C厚薄

    D形状

  • 73. 透镜+5.00DS,联合透镜-3.00DC×90°的结果为()。

    A+8.00DS/+3.00DCX180°

    B+2.00DS/+3.00DCX180°

    C+2.00DS/-3.00DCX90°

    D+3.00DS/-2.00DCX90°

  • 74. 外直肌肌止线距角膜缘()

    A7.7mm

    B5.5mm

    C6.5mm

    D6.9mm

  • 75. 雾视的原则是()。

    A使被测眼处于“人工近视”状态

    B使被测眼处于“人工远视”状态

    C使被测眼处于散光状态

    D使被测眼处于真近视状态

  • 76. 下列选项中()是隐形眼镜沉淀物的主要来源。

    A空气

    B隐形眼镜镜片

    C眼内

    D泪液

  • 77. 下列哪个是直接眼底镜观察系统的结构()

    A窥孔

    B聚光透镜

    C灯泡

    D折射透镜

  • 78. 下面()是顺律散光。

    A-3.00-1.00×90

    B-2.00-1.00×100

    C-2.00-1.00×60

    D-3.00-1.00×180

  • 79. 双眼外直肌收缩后,眼球运动是()。

    A内旋

    B外旋

    C集合

    D发散

  • 1. 集合过强型调节性内斜视患儿10岁以下可考虑戴双焦眼镜。

    A

    B

  • 2. 脉络膜具有暗房及降低眼压的功能。

    A

    B

  • 3. 上斜肌肌止线位于巩膜后颞上象限。

    A

    B

  • 4. 视网膜脱离术后,Schiotz眼压计测量的眼压值可能偏高。

    A

    B

  • 5. 外直肌的功能是使眼球外展。

    A

    B

  • 6. 影响眼压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巩膜静脉压。

    A

    B

  • 7. 直接眼底镜后映照法观察时,见到瞳孔区呈暗红色,提示视网膜脱离。

    A

    B

  • 8. 根据眼镜光学与眼镜美学的要求,眼镜的位置以瞳孔下缘与镜片的水平基准线相切。

    A

    B

  • 9. 进行正负相对调节时,所用视标为最好视力的视标。

    A

    B

  • 10. 棱镜基底取向设定的国标允差与多焦镜片的附加顶焦度允差一致。

    A

    B

  • 11. VonGraefe法检测隐斜除了能检测水平及垂直隐斜,还能检测旋转隐斜。

    A

    B

  • 12. 眼镜测试卡有测试单眼瞳高与瞳距的功能。

    A

    B

  • 13. 6条眼外肌和提上睑肌均起始于总腱环。

    A

    B

  • 14. 角膜内皮多形化的表现主要是畏光流泪伴视力障碍。

    A

    B

  • 15. 角膜上皮微囊和微泡的数量多于50个时提示角膜上皮缺氧需要停止戴角膜接触镜。

    A

    B

  • 16. 房水具有维持眼内压,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的功能。

    A

    B

  • 17. 裂隙灯在长期使用摆放下会有灰尘玷污在反射镜上,这样会影响光源反射亮度,可用镜头纸或棉球蘸无水酒精擦拭。

    A

    B

  • 18. 平行光线入射散光眼后,光线形成的两个顶点相对的锥形结构称为史氏光锥。

    A

    B

  • 19. 在综合验光仪上进行双眼平衡时,当双眼无法完全平衡时,应让优势眼视力偏清晰。

    A

    B

  • 20. 职业纪律是企业的行为规范,职业纪律具有随意性的特点。()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