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99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209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聚题库为大家精选了高级验光员考试题及答案(一),并且系统自动评分,非常强大。
A外观美观
B配戴舒适
C扩大视远区视野
D扩大视近及中间区的视野。
A停戴隐形眼镜
B继续佩带隐形眼镜
C不需治疗
D改戴框架眼镜
A青光眼与玻璃体混浊
B视神经炎与玻璃体混浊
C视神经炎与虹膜炎
D视神经炎与青光眼
A在两周后检查
B及时复查
C三天后复查
D一周后复查
A远用区越大
B近用区越大
C棱镜越大
D每侧像差越大
A4%
B5%
C6%
D7%
A滑车神经
B外展神经
C三叉神经
D动眼神经
A溶菌酶
B乳铁蛋白
C免疫球蛋白
D血红蛋白
A没有屈折作用
B会聚
C发散
D向下方偏折
A起病急,发展迅速,致盲率很高
B症状重,眼部刺激症状十分明显
C迅速伴有前房积脓及房水混浊
D起病急,奇痒症状但对于视力无明显影响
A外转
B上转
C下转
D内旋
A四色视
B三色视
C二色视
D一色视
A渗透压调整剂
B缓冲剂
C螯合剂
D蛋白酶
A3△
B4△
C5△
D6△
A增加镜片直径
B缩小镜片直径
C不能通过改变镜片直径来解决
D以上都不对
A18mm
B24mm
C30mm
D34mm
A热致变色玻璃
B光白
C光致变色玻璃
D有色玻璃
ASchiotz眼压计
BGoldmann眼压计
C非接触眼压计
DPerkins眼压计
A增加负度数镜片
B增加正度数镜片
C减少负度数镜片
D减少正度数镜片
A羟丙基纤维素和甘油
B羟乙基纤维素和甘油
C羟乙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
D羟乙基纤维素和葡聚糖
A轴向与度数
B轴向
C度数
D有无
A瞳孔反射性缩小
B巩膜充血
C持续性的异物感和角膜刺激症状
D摘下镜片不能缓解角膜刺激症状
A棱镜参考点
B配镜十字
C远用参考圈
D商标
A结膜混合充血
B睫状充血
C巩膜充血
D结膜充血
A及早更换镜片
B应用酒精进行消毒
C改用硬性角膜接触镜护理液
D用含防腐剂的生理盐水浸泡
A圆柱形
B梯形
C三角形
D四边形
A正透镜
B负透镜
C柱镜
D棱镜
A0.2以上
B0.5以上
C0.8以上
D1.0以上
A平台
B轨道
C轴
D其它
A开瓶后可使用1个月
B开瓶后可使用3个月
C开瓶前可保存1年
D开瓶前可保存2年
A急性红眼
B巨乳头性结膜炎
C角膜内皮细胞多形化
D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溃疡
A继续配戴可自然缓解
B继续配戴但需同时点抗生素眼药水
C停戴镜片或放松基弧
D将角膜接触镜用酒精消毒后再使用
A白内障
B角膜炎
C青光眼
D巩膜炎
A下转
B上转
C内旋
D外旋
A棱镜效应△
B偏心距mm
C偏心距cm
D镜度D
A主要是由于配戴角膜接触镜后缺氧所引起
B主要位于后弹力层
C临床表现主要为视力的明显下降
D临床表现主要为畏光及流泪症状明显
A未被测试眼向正前方注视视标
B被测试眼向正前方注视视标
C双眼同时下视
D双眼同时平视
A看中距与看近清晰
B全程的清晰视力
C看远与看中距离均能看清
D看远与看近均能看清
A5.5mm
B6.9mm
C7.7mm
D6.5mm
A2倍
B5倍
C10倍
D20倍
A3天
B4天
C1月
D2周
A紫外线
B光线
C空气
D药品
A角膜映光点位于瞳孔中央鼻侧,Kappa角为正值
BKappa角的大小对于眼镜的光学距的定量没有影响
C视野计法测定Kappa角时使用的是全自动视野计
D通常Kappa角为负值
A12°
B20°
C13°
D10°
A颞上象限
B颞下象限
C鼻上象限
D鼻下象限
A虹膜、视网膜、脉络膜
B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C脉络膜、睫状体、虹膜
D虹膜、基底膜、脉络膜
A基质层
B后弹力层
C玻璃膜
D基底膜
A纵形纤维、放射状纤维、环形纤维
B纵形纤维、环形纤维、开大肌纤维
C纵形纤维、括约肌纤维、环形纤维
D环形纤维、放射状纤维、条形纤维
A15°
B20°
C10°
D30°
A可能与眼睛的慢性炎症有关
B可能与护理液的使用不当有关
C可能是湿热环境所引起
D可能与睑板腺功能旺盛有关
A调节性疲劳
B集合性疲劳
C像散性疲劳
D像差性疲劳
A-3.00-1.00×90
B-2.00-1.00×100
C-2.00-1.00×50
D-1.75-1.00×180
A半透明
B全透明
C不透明
D黄色的
A对于度数较高眼因考虑可能不能适应因此处方应同低度数眼处方一致
B对于有斜视者考虑斜视手术治疗
C严重的屈光参差可考虑放弃度数较大眼的视力矫正
D度数较高眼如矫正视力好应尽量矫正并进行双眼视训练
A瞳孔不对称通常发生于外伤后或手术后
B通常采用衬片法定位双眼的配镜十字较为准确
C瞳距测量原则是尽量保证双眼视线分别自眼镜透镜的光学中心通过
D瞳距应等于双眼的半瞳径加双眼瞳孔内缘的间距
A1.50D
B2.00D
C2.50D
D3.00D
A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
B复性近视性屈光参差
C同向屈光参差
D混合性屈光参差
A5mm
B10mm
C20mm
D30mm
A下方6mm,偏外侧2mm
B下方8mm,偏内侧2mm
C下方8mm,偏外侧2mm
D下方2mm,偏内侧6mm
A测量更为简单
B可以治疗斜视,对缓解斜视性视疲劳有益
C这样的瞳距可以使配制后的眼镜从外观上更美观
D使双眼单独注视时视线均能通过眼镜透镜的光学中心
A120°~150°
B170°~180°
C185°~200°
D10°~15°
A色差
B棱镜像差
C散光像差
D正负球面差
A不符合国家标准
B在国家误差允许范围内
C为缩径镜片不允许的误差
D为渐进镜片允许的国标误差
A正负相对调节的一半作为调整值
B1:1法则
CFCC
D年龄计算
A补偿棱镜只能做成底向下,不能进行个性化设计
B一般补偿棱镜等于近附加光度的2/3
C测定补偿棱镜需测量棱镜参考点的位置
D棱镜参考点的棱镜一般为底向下
A-11.36D
B-11.76D
C-9.50D
D-8.00D
A综合验光仪由眼底镜、验光盘、视标组成
B综合验光仪由眼压计、验光盘、视标投影仪组成
C综合验光仪由验光盘、视标组成
D综合验光仪由验光盘、检影镜、视标组成
A正负相对调节检查法
B调节幅度的测量方法
C年龄相关计算方法
DFCC方法
A双眼主点水平连线距离
B双眼结点水平连线距离
C双眼透镜光学中心的间距
D双眼瞳孔几何中心的距离
A应等于双眼的半瞳径加双眼瞳孔内缘的间距
B衬片法定位双眼的配镜十字
C双眼角膜反光连线的测量方法
D以测量左眼瞳孔内缘至右眼瞳孔外缘的距离为主
A清晰眼为远视时,加+0.25DS
B清晰眼为近视时,减-0.25DS
C清晰眼为远视时,加-0.25DS
D清晰眼加+0.25DS
A睫毛与镜片发生接触
B眼镜下滑
C镜腿弯垂部压迫耳后乳突部
D眼镜发生水平移位
A仪表监测人员不适合配渐进多焦眼镜
B建筑工人适合配渐进多焦眼镜
C初期老视病人不适合配渐进多焦眼镜
D对单光老视眼镜适应失败者可以配渐进多焦眼镜
A眼镜的远用屈光度
B眼镜的下加光度
C眼镜的总体屈光度
D镜片轴位的方向
A综合验光仪外置附镜由交叉柱镜及旋转棱镜组成
B综合验光仪旋转棱镜最大度数为20个棱镜度
C综合验光仪旋转棱镜不能进行20个圆周度以上斜视的定量检查
D综合验光仪旋转棱镜可以进行20个圆周度以上斜视的定量检查
A一线型、圆顶型、平顶型、平行线型
B胶合型、缩镜型、像差型、棱镜分离型
C一体型、圆顶型、平顶型、缩镜型
D弗兰柯林双焦、胶合型双焦、熔合型双焦、一体型双焦
A镜腿弯度不当
B外张角过小
C外张角过大
D鼻托支架过短
A手柄
B轴
C操纵杆
D底盘
AAmp=15—年龄/2
BAmp=15—年龄/3
CAmp=15—年龄/4
DAmp=15—年龄/5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