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招专升本管理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403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统招专升本管理学模拟试卷及答案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企业如果拥有资本优势,同时还具备强大的研发部门,能进行独立的研发制造工作,就可以采用()  

    A领先战略

    B后发制人战略

    C追随战略

    D模仿战略

  • 2. 规定或调节企业内部不同参与者之间权利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或标准总称为()  

    A企业经营原则

    B企业关系原则

    C企业职权原则

    D企业制度

  • 3. 下列关于产权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决定企业其他制度的根本性制度

    B有关经营权归属及其行使条件等方面的规定

    C行使经营权、组织企业日常经营的各种具体规则的总称

    D经营制度的变化不会对产权制度产生影响

  • 4. 下列不属于管理“维持职能"的是()  

    A组织

    B领导

    C控制

    D创新

  • 5. 以人的成就动机导向为基础之一的控制方法是()  

    A全面质量管理

    B管理审计

    C标杆控制

    D平衡计分卡

  • 6. 为了保证某些敏感领域得到客观的评价,企业通常聘请()来进行评估。  

    A公司董事会

    B外部的专家

    C经营审计

    D内部审计

  • 7. 流动资产和存货之差与流动负债之比是()  

    A流动比率

    B速动比率

    C负债比率

    D盈利比率

  • 8. 精益库存系统的目标是()  

    A实现零库存

    B实现零损耗

    C实现零成本

    D实现零亏损

  • 9. 用于增加品种,完善产品性能或改进工艺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属于()  

    A收入预算

    B现金预算

    C资产负债预算

    D资金支出预算

  • 10. 通常以实物单位表示的预算是()  

    A资金支出预算

    B收入预算

    C现金预算

    D直接材料预算

  • 11. 从诱发危机的原因这个角度去解析,企业危机可以分成()  

    A外源危机与内源危机

    B战略危机与职能危机

    C可预见、可控危机

    D不可预见、不可控危机

  • 12. 整个管理控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是()  

    A衡量绩效

    B进行差异解析

    C采取纠偏行动

    D确立标准

  • 13. 进行控制时,首先要建立标准。关于建立标准,下列说法中哪一种有问题()  

    A标准应该越高越好

    B标准应考虑实施成本

    C标准应考虑实际可能

    D标准应考虑顾客要求

  • 14. 控制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A衡量绩效一纠正偏差一确立标准

    B衡量绩效一确立标准一纠正偏差

    C确立标准一纠正偏差一衡量绩效

    D确立标准一衡量绩效一纠正偏差

  • 15. 下列控制原则中,强调管理者及其下属素质的是()  

    A有效标准原则

    B控制关键点原则

    C直接控制原则

    D例外原则

  • 16. 为减少交通事故,保障司机安全,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司机驾车必须佩戴安全带。这种控制方式是()  

    A反馈控制

    B现场控制

    C随机控制

    D前馈控制

  • 17. 通过对产成品抽检来监控产品质量,这属于()  

    A前馈控制

    B反馈控制

    C现场控制

    D实时控制

  • 18. 同期控制的主要目的是()  

    A防患于未然

    B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

    C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

    D及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偏差

  • 19. 下列哪种控制类型能够“防患于未然”,是控制的最高境界()  

    A最佳控制

    B前馈控制

    C同期控制

    D反馈控制

  • 20.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实行利改税后,如果要采用跟踪控制,那么企业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是()  

    A工资

    B产品的销售额

    C税金

    D各个税种的纳税率

  • 1. 平衡计分卡的控制指标涉及的范围包括()  

    A财务方面

    B客户方面

    C内部经营过程

    D学习和成长

  • 2. 下列属于用于评价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的是()  

    A盈利比率

    B负债比率

    C速动比率

    D流动比率

  • 3. 下列属于附加费用预算的是()  

    A行政管理

    B人员推销

    C销售服务

    D固定资产折旧

  • 4. 适度控制是有效控制的特征之一,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要恰到好处。  

    A范围

    B程度

    C频度

    D时间

  • 5. 根据主体的不同进行分类控制类型包括()  

    A程序控制

    B正式组织控制

    C自我控制

    D非正式组织控制

  • 6. 导致沟通障碍的结构因素包括()  

    A地位差别

    B信息传递链

    C团体规模

    D空间约束

  • 7. 管理学意义上的沟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A编码和译码

    B沟通渠道

    C信息的接受者

    D信息的发送者

  • 8. 根据期望理论,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所依赖的判断包括()  

    A努力一绩效的联系

    B绩效一奖励的联系

    C奖励一个人目标的联系

    D个人目标一自我实现的联系

  • 9. 根据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安全需要包括()  

    A人身安全的保障

    B工作的保障

    C生活的保障

    D老有依靠和生病有保障

  • 10. 菲德勒将权变理论具体化为哪些方面()  

    A职位权力

    B员工素质

    C任务结构

    D上下级关系

  • 1. 从创新程度看,可以将创新划分为整体创新和()。  
  • 2. 就企业来说,环境创新的主要内容是()。  
  • 3. 用于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有资产负债率、()和速动比率。  
  • 4. 根据审査主体和内容的不同,可将审计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外部审计、内部审计和()。  
  • 5. 预算作为一种()的详细计划,是未来经营活动的依据。  
  • 1. 库存周转率  
  • 2. 危机  
  • 3. 正式沟通  
  • 4. 期望值  
  • 5. 效价  
  • 1. 环境创新是仅要求组织为适应外界变化而调整内部结构的活动。()

    A

    B

  • 2. 预算控制将企业的战略计划落到实处,因而指明了组织活动的方向。()

    A

    B

  • 3. 纠偏行动是整个管理控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A

    B

  • 4. 控制作为管理职能中最后的一环,对于管理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A

    B

  • 5. 持久有形、可以核实的沟通方式是书面方式。()

    A

    B

  • 6. 明茨伯格在双因素理论中提岀保健因素能消除不满意,并且激励因素是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关键。()

    A

    B

  • 7. 保健因素能预防和减少员工的不满,但不能使其对工作非常满意。()

    A

    B

  • 8. 商鞅在秦国推行改革,他在城门外立了一根木棍,声称有将木棍从南门移到北门的,奖励500金,但没有人去尝试。根据期望理论,这是由于枪打出头鸟,大家都不敢尝试。()

    A

    B

  • 9. 西方学者菲德勒1962年提出了一个“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即菲德勒模型。他认为:在最有利和最不利的情境下,宜釆用的领导方式是开放型领导方式。()

    A

    B

  • 10. 奖赏性权力是指通过报酬、晋升、工作表彰等手段对他人施加的一种权力。()

    A

    B

  • 1. 简述技术创新的源泉。  
  • 2. 简述外部审计的优缺点。  
  • 3. 简述危机爆发前后的管理控制。  
  • 4. 简述在衡量绩效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5. 简述冲突管理的有效方式。  
  • 1. 论述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层级结构创新。  
  • 2. 论述成就需要理论。  
  • 3. 联系实际论述双因素理论及其对管理的启示。  
  • 1. 建峰集团是主营业务为水泥、门窗和玻璃制造的大型工业集团,随着近年来房地产、基建行业的快速发展,集团实力也迅速增长,已成为华中地区知名建材企业,集团各项业务的销售额和利润都在当地名列前茅,并成功上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集团的规模迅速壮大,员工数也大幅度的增长,由原来创业初期的2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近6000人,随着实力的增强,集团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管理层级过多。比如水泥分公司的管理层级为7级,再加上集团总部的4级管理,集团的总体管理层级数目惊人,这使得集团信息传送速度变慢,而且管理的成本过高。新上任的集团总经理洞悉了这一情况,准备着手进行集团结构扁平化改革。
    问题:结合案例说明锥形式和扁平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