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在“饮食伺釁,成肠胃之眚”中,“眚”之义为()

A. 目疾
B. 病患
C. 灾难
D. 罪过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06****4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1284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06****4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128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热门试题
(2009年真题)我国上古史料典籍中的“眚”是指(  )。 “故意”在中国古代或称为“端”,或称为“眚”() 《尚书.康诰》记载:“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时乃不可杀。” 请据此分析说明西周的刑法原则。 《尚书·舜典》载:“眚灾肆赦,怙终贼刑。”包含了哪几种犯罪主观形态。() 在“参膏成,三饮之苏矣”中,“苏”之义为() 《尚书·康诰》中说:“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这里的“惟终”是指 ( )。 应给予鼻伺饮食的病人是 在“以柴胡为君,黄芩为臣,以成彻热发表之剂”中,“彻”之义为()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出自()。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出自() 在“或乘饮食喜怒,而饮食喜怒为用者”中,“乘”之义为()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是指()。 在"神农始之,黄帝昌之"中,"昌"之义为( ) 在“山野之陬,湖海之远”中,“陬”之义为() 在“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中,“勒”之义为() 在“授之梓”中,“梓”之义为() 在“参之以九脏之动”中,“参”之义为() 在“在下之病,可泄而出之”中,“泄”之义为() 在“动静各有欣厌,饮食各有爱憎”中,“欣”之义为() 在“古人必近三十、二十而后嫁娶,可见阴气之难于成,而古人之善于摄养也”中,“摄养”之义为()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