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拉深件中有的零件不能一次拉深成型,必须多次拉深才能成型,其拉深次数由()确定。

A. 拉深式样
B. 拉深速度
C. 拉深相对高度H/D和毛坯相对厚度t/D
D. 润滑条件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01****9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8129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01****9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813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拉深件中有的零件不能一次拉深成型,必须多次拉深才能成型,其拉深次数由()确定。
A.拉深式样 B.拉深速度 C.拉深相对高度H/D和毛坯相对厚度t/D D.润滑条件
答案
单选题
当拉深件的总拉深系数()最小拉深系数时,拉深件可一次拉成,否则需要多次拉深。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两倍
答案
判断题
拉深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对拉深力、零件质量、模具寿命都有影响。间隙小,拉深力大,零件表面质量差,模具磨损大,所以拉深凸、凹模的间隙越大越好
答案
判断题
对于宽凸缘拉深件,在多次拉深时,首次拉深就应将凸缘拉到要求的尺寸()
答案
单选题
多次拉深过程中,后一次拉深系数与前一次拉深系数的关系是()
A.每次相等 B.前次比后次大些 C.前次比后次小些
答案
判断题
有一圆筒形件要分多次拉深才能成形,拉深系数可以依据有关资料的图表进行选择,每次拉深系数应该大于或等于图表推荐值()
答案
单选题
拉深工艺中,最后一道拉深,当零件要求外形尺寸时,间隙应取在()上。
A.凸模 B.凹模 C.凸模
答案
单选题
拉深模间隙的大小应根据材料厚度、拉深性质、()和零件制品的精度来确定
A.拉深次数 B.拉深力大小 C.凹模圆角半径 D.凸模圆角半径
答案
单选题
拉深模试冲时,拉深件拉深高度不够的原因之一是()
A.毛坯尺寸太大 B.凸模圆角半径太小 C.压料力太小 D.模具或板料不清洁
答案
多选题
拉深时,要求拉深件的材料应具有()
A.小的的板厚方向性系数 B.低的屈强比 C.良好塑性 D.高的屈强比
答案
热门试题
在宽凸缘的多次拉深时,必须使第一次拉深成的凸缘外径等于 ________ 直径 拉深模试冲时,出现拉深件拉深高度不够的可能原因是() 在圆筒形零件的成形工艺中,拉深系数m是指(),m越小,表示拉深变形程度越大。 拉深件拉深系数越大,说明工件的变形程度()。 对于带孔拉深件来说,一般先冲孔,后拉深() 球面零件拉深系数是()不能作为设计工艺过程的依据。而以坯料的()作为判断成形难度和选定拉深方法的依据。 厚度1mm直径Φ350的钢板经拉深制成外径为Φ150的杯形冲压件,极限拉深系数为0.5。该件要经过拉深才能制成 带法兰边的零件比不带法兰边的零件拉深相对容易些() 在多次拉深中,首次拉深系数一定比后道拉深系数小() 后次拉深的拉深系数可取得比首次拉深的拉深系数小() 屈强比越小,一次拉深允许的极限变形程度,拉深性能() 减少拉深件拉穿的措施之一是() 中国大学MOOC: 在板料拉深过程中,拉深系数过小时,拉深件易产生拉裂的缺陷。( ) 拉深的变形程度大小可以用拉深件的高度与直径的比值来表示。也可以用拉深后的圆筒形件的直径与拉深前的坯料(工序件)直径之比来表示() 无压边装置的简单拉深模结构简单,上模往往是整体的,拉深后,冲压件靠凹模下部的(C)刮下,适用于拉深材料厚度较大(t>2mm)及深度较小的零件() ()的简单拉深模结构简单,上模往往是整体的,拉深后,冲压件靠凹模下部的脱料颈刮下,适用于拉深材料厚度较大(t>2mm)及深度较小的零件。 用φ300×1.5mm的坯料能否一次拉深成为直径φ50mm的拉深件?应采取哪些措施保证正常生产? 中国大学MOOC: 拉深过程中,拉深件常出现的缺陷为拉穿和起皱。 拉深件拉深高度太大的原因,可能是凸模圆角半径太小()。 拉深件表面拉毛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9276642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