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说“最初的写信时光”为他后来的写作提供了怎样的帮助?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说的? 材料
在我的记忆中,写信是14岁那年开始的秘密。  那个时候,我的身体与心绪正在发生微妙变化。闭塞而又贫穷的小山村让我找不到人交谈,和班上的同学、代课老师,也没有共同语言。我在寂寞中渴望与远方交流。可远方太远,我怎么也够不着,除了止不住的无边想象,唯一能接触的就是收音机里播出的“文艺听众之家”节目。星星与萤火虫出没的夏夜,我时常躺在屋外草地的凉席上,头枕微风,微闭双眼,闻着丝瓜藤里的花香,一直听到入梦,最后空气中只剩下收音机哗哗啦啦的电流声。第二天,受到父亲严厉责备,才知他又一次把我从地上扛回了家。在那档定期播出的文艺节目里,我听到太多来自远方的心声。我发现在遥远的地方,也有像我们这样的小山村,也有如我一般寂寞的人。最重要的是,我知道了这个世界还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来表达一个人的快乐与忧愁。我羡慕主持人念到的那些有故事的写信者,我认真地记下了他们的通信地址。  我迷恋上了聆听别人的故事,迫切希望主持人念到我的信,让远方更多的人听到我的心声。可写信者太多太多,每期的节目里,最终盼来的只有失望。我想一定是我的字不够好,我的故事没有别人的精彩,我的表达还没有得到主持人的认可,也难以打动听众。总之,我的水平比那些被念到的写信者低。  有点自卑,但从未放弃自己。我下决心要写得更好,便把自己锁在屋子里,一次又一次在纸上诉说心中的故事。除了写给电台的节目组,我还写给那些通过电波感动我的人。他们有的是常年拖着军需物资在川藏线上奔跑的汽车兵,有的是在山沟沟里支教的小学教师,有的是小镇上输液器厂的女工,还有在监狱里服刑的年老的犯人。从铺开信笺,到酝酿情感,再到将字落入方格里。  每一封信写好,我都会反复地念上几遍,模仿主持人在优美的背景音乐里念。只是我念的背景,是一盏沉默的煤油灯和屋角上硕大无朋的蜘蛛网,背景音乐则是窗前蛐蛐儿的不停叫嚷声。只要感觉哪些地方念着不舒服,我便撕了重写,然后检查自己的表达是否妥当,猜想对方读了我的信是怎样一种心情。  我对写信的认真,远远超过老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作文。因为我知道,当信投进邮筒的那一刻,我就把心交给了远方,生怕读信者嫌弃我不够水平,没有文采,甚至认为我表达心绪太幼稚而拒绝给我回信。  我就在这样的表达与发现中开始了作文,我就在这样的等待与徘徊中靠近了写作。每当收到一封回信,我就觉得是自己写作的成功,是自己的信打动了别人。越来越多的回信让我更加自信。  直到有一天,我的信在电台里播出,从此,我的世界再也没有平静过。当主持人口中念出“接下来,我们欣赏四川省自贡市荣县金台乡虎榜村十二组凌仕江寄来的信,标题叫《乡村男孩》……” 当背景音乐响起,主持人圆润而磁性的声音开始念出我的心声。我捧着咚咚乱跳的心儿,一个人跑进屋里,把自己偷偷藏起来。我怎么也控制不住眼泪掉下来。 山村里喜欢听广播节目的人,都听到了自己耳熟能详的生活与地名,他们纷纷跑来,大声地问父亲,是你家小路写的吗?刚才你听见了吗?真的是他写的吗?太不简单了!父亲懒得看他们一眼,只顾干自己的活,全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信件,朝我铺天盖地卷来。他们告诉我,被我的信感动了。收信与回信,成了我乐此不疲的“作业”。  每当听见邮递员在山坡上喊我名字的时候,我就会突然感觉自己再也不寂寞了……原来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等待倾听我的故事。 历经文字伴随的岁月长旅之后,蓦然回首,才发现就是最初的写信时光为我的写作注入了丰富的情感血液,助长了“文学马拉松”的恒久力量,培育了写作前期的微量元素。我的写作是从写信开始的。这看似黑白电影里的一节生活小插曲,却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写作,从内心的需要出发,你总可以找到共鸣!
主观题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说“最初的写信时光”为他后来的写作提供了怎样的帮助?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说的?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25****6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7445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25****6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744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主观题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说“最初的写信时光”为他后来的写作提供了怎样的帮助?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说的?
答案
单选题
最后一段作者的意思是(  )。
A.每个人应该根据自身特质寻找出适合自己的书籍,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B.读书应该少而精,尽量选择优秀的书籍进行阅读 C.读书并非总是有益,有些书即使读了多遍也是白读 D.通过阅读练习,读者可以提高自身的阅读技巧,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答案
判断题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答案
主观题
对文章结尾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
判断题
仔细晶读文章最后一段划线部分,结合全文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单选题
根据最后一段,下列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
A.西医的某些观念无法用中医的理论来解释 B.从物理学上看,中医和西医结合能解释所有的疾病 C.对于复杂疾病的治疗应该同时采用多种方法 D.中医理论的解释比西医更复杂,但没有西医成熟
答案
主观题
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严格来说,这已失却读书的真意义”,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
判断题
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省略号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
单选题
下列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辅建筑物按一定的布局规则组合而成的一个庭院。 B.花木等引入到建筑范围内,打通内外,让居住者尽享无限空间带来的生趣,并使建筑更加活泼和适用。 C.数千年来,遍及中国的构型各异的建筑,从富丽堂皇的宫廷到简陋朴素的民居,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 D.院落组织有主有次,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在空间处理上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答案
判断题
最后一段采用了哪种抒情方式?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
热门试题
最后一段采用了哪种抒情方式?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金色的鱼钩》最后一段,为什么说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最后一段意在说明: 查看材料 下列哪项与最后一段的内容不符?() 文章题目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6分) 无法从最后一段中找到的信息是()。 无法从最后一段中找到的信息是()。 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心理咨询师在本段咨询中说的最后一段话,目的是() 文章最后一段中“发展这一点还不够”中的这一点指的是( )。 文章最后一段中加点的“这”指代什么?请结合这段文字概括说说父亲带给“我”的“启示”有哪些。 《张中丞传后叙》最后一段的内容是() 《张中丞传后叙》最后一段的内容是() 中国大学MOOC: 书信作文在写作时,最后一段作为结束语,一定不要忘记表达客气,并送上祝福。 题干中小陈的最后一段话属于() 对《大学》文本最后一段特点的总结错误的是() 对《大学》文本最后一段特点的总结错误的是() 最后一段中的“斯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从《促织》最后一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观点,对其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