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917 年,一位远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在紧张的毕业季,得知《新青年》征稿,便写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这位学生是()  

A. 陈独秀
B. 胡适
C. 鲁迅
D. 刘半农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48****9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6665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48****9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666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热门试题
“第三人效果”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 193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康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领域中具有里程意义的经典著作()。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原因是() “哥伦比亚咖啡”指的是() 陶行知美国留学期间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博士学位? 哪位新闻人捐资创建了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 193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康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冠名为“教育社会学”的讲座。 20世纪6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综合各种有关理论,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加以发扬光大。 1986年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升空后两分钟后爆炸了。 哥伦比亚大学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建者是()。 1880年10月,在美国学者()的倡导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成立了“()”,标志着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进入了现代时期。 哥伦比亚毒品泛滥的原因有: 为什么这款咖啡叫做哥伦比亚() 20世纪6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    )综合各种有关理论,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加以发扬光大。 哥伦比亚比较大的产区不包括() 1968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爱德华奥特曼提出了著名的Z分模型,这个模型可用来分析() 哥伦比亚咖啡豆的加工方法是() 哥伦比亚咖啡豆的风味特征是() 1968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爱德华•奥特曼提出了著名的Z分模型,这个模型可用来分析()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