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办理死刑案件,对被告人是否满18周岁的认定,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 审查被告人实施犯罪时是否已满18周岁,一般应当以户籍证明为依据
B. 无利害关系人的证言等证据证明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应认定被告人不满18周岁
C. 无利害关系人的证言等证据综合进行判断,必要时,可以进行骨龄鉴定,并将结果作为判断被告人年龄的根据
D. 未排除证据之间的矛盾,无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18周岁且确实无法查明的,不能认定其已满18周岁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86****4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6480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86****4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648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办理死刑案件,对被告人是否满18周岁的认定,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审查被告人实施犯罪时是否已满18周岁,一般应当以户籍证明为依据 B.无利害关系人的证言等证据证明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应认定被告人不满18周岁 C.无利害关系人的证言等证据综合进行判断,必要时,可以进行骨龄鉴定,并将结果作为判断被告人年龄的根据 D.未排除证据之间的矛盾,无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18周岁且确实无法查明的,不能认定其已满18周岁
答案
多选题
办理死刑案件,对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认定,必须达到证据确实、充分。证据确实、充分具体是指()
A.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B.每一个定案的证据均已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C.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不存在矛盾或者矛盾得以合理排除 D.共同犯罪案件中,被告人的地位、作用均已查清
答案
单选题
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提审被告人。
A.可以 B.应当 C.对死刑立即执行 D.对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可以
答案
多选题
复核死刑案件时,对被告人自身来说,应着重审查的内容有()
A.犯罪时是否满18周岁 B.审判时是否是怀孕的妇女 C.有无刑事责任能力 D.有无法定或酌定从轻 E.犯罪时年龄是否超过70周岁
答案
判断题
对于审判时被告人已满16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刑事案件可以公开审理。
A.对 B.错
答案
主观题
被告人甲,男,18周岁;被告人乙,男,19周岁;被告人丙,男,16周岁;被告人丁.男,18周岁。2014年4月9日晚,四被告在公路边闲聊时遇见两名行人。被告人甲、乙见两行人衣着华贵,遂产生找点钱的想法。于是,甲和乙手持匕首、三角刮刀威胁两行人拿钱,遭到拒绝后,丙亦上前,伙同甲、乙对两行人拳打脚踢,抢走手表一块、香烟两盒。其间被告人丁曾试图劝阻甲、乙、丙三人的行为.但被丙一句“别多管闲事”吓住,站在
答案
单选题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 )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A.充分确实 B.充分确定 C.充分 D.充分确凿
答案
主观题
只有被告人供述,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 )
答案
主观题
《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人年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关于该规定的理解,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
主观题
  被告人甲,男,18周岁;被告人乙,男,19周岁;被告人丙,男,16周岁;被告人丁.男,18周岁。2014年4月9日晚,四被告在公路边闲聊时遇见两名行人。被告人甲、乙见两行人衣着华贵,遂产生找点钱的想法。于是,甲和乙手持匕首、三角刮刀威胁两行人拿钱,遭到拒绝后,丙亦上前,伙同甲、乙对两行人拳打脚踢,抢走手表一块、香烟两盒。其间被告人丁曾试图劝阻甲、乙、丙三人的行为.但被丙一句“别多管闲事”吓住,站在一旁没有动手。事后,甲、乙、丙将抢来的东西平分。  问:丁是否与甲、乙、丙一起构成共同犯罪?请说明理由。
答案
热门试题
证明被告人已满十四周岁、十六周岁、十八周岁或者不满七十五周岁的证据不足的,可以认定被告人不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或者已满七十五周岁() 对被告人必须使用戒具。对有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等较重刑罚的被告人,在押解时应当使用()。 办理死刑案件中,下列哪个证据可以采用?() 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可以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可以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关于该规定的理解,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对被告人因不满16周岁和被告人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而不用负刑事责任的刑事案件,均应当在判决书中宣告 ( ) 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没有被告人供述,人民法院不得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从日本以往有关故意杀人的司法实践经验来看,被害人家属所提出的严惩被告人的要求对是否判处被告人死刑的影响微乎其微() 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是指犯罪时不满18周岁,而审判时已满18周岁的可以适用死刑() 下列哪些案件不能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有关证据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书证以其存在状况、外部特征和构成属性等来证明案件事实|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没有被告人供述,其他证据确实、充分的,也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关于该规定的理解,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2012年) 办理死刑案件,除审查法定情节外,还应审查其他影响量刑的情节。以下甲、乙、丙、丁四人的观点错误的是()。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之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只要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就能够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对再审案件的在押被告人可凭收押人犯()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