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行为属于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中“情节严重”的情形。

A.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
B.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C. 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
D. 三年内曾因诽谤受过刑事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E. 盗用个人的电信账号和密码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75****6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9308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75****6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9309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多选题
()行为属于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中“情节严重”的情形。
A.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 B.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C.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 D.三年内曾因诽谤受过刑事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E.盗用个人的电信账号和密码
答案
多选题
下列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的行为属于情节严重的有()
A.同一诽谤信息被点击五千次以上,或转发五百次以上的 B.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的 C.造成被害人近亲属自残、自杀等后果的 D.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答案
单选题
根据《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构成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情形
A.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浏览次数达到3000次 B.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转发300次 C.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十分痛苦的 D.2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答案
单选题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到500次以上的,属于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情节严重”情形。
A.10000次 B.5000次 C.500000次 D.100000次
答案
单选题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构成“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是()。
A.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B.泄露他人信息 C.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 D.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
答案
判断题
根据《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网络上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同一诽谤信息被转发次数超过500次的,属于情节严重的行为()
答案
多选题
下列行为中,情节严重,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是()。
A.设立用于销售违禁物品 B.发布有关制作毒品信息的 C.为实施诈骗发布信息的 D.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和服务器托管等的
答案
多选题
下列行为中,情节严重,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是()。
A.设立用于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的通讯群组的 B.发布有关制作毒品信息的 C.为实施诈骗发布信息的 D.明知他人利用信息冈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和服务器托管等的
答案
判断题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诈骗犯罪,仍为其提供支付结算帮助,情节严重的,应当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诈骗罪数罪并罚。
答案
单选题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应认定为()
A.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B.情节不严重 C.寻衅滋事 D.敲诈勒索
答案
热门试题
在网络上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同一诽谤信息被转发次数超过500次的属于()的“情节严重”情形。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不良信息,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构成()。 通过信息网络、书籍、论坛等方式,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通过信息网络、书籍、论坛等方式,歪曲党史、军史的,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以()定罪处罚。 下列情形构成诽谤罪的是: 张某捏造诽谤他人的事实并在互联网上发布,该信息实际被浏览次数达到3500次|杜某捏造诽谤他人的事实并在信息网络发布,造成了被诽谤人的父亲精神失常|王某捏造诽谤他人的事实并在互联网上发布,该信息被转发600次|雷某因诽谤被处行政拘留5日后,在二年内又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 2013年9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针对近年来日渐增多的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进行造谣诽谤的违法犯罪活动,出台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以及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诽谤罪定罪处罚。关于法律解释的作用,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 2013年9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针对近年来日渐增多的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进行造谣诽谤的违法犯罪活动,出台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 通过信息网络、书籍、论坛等方式,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行为方式包括()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行为方式包括() 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以()定罪处罚。 根据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列行为不属于“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是()。 通过信息网络、书籍、论坛等方式,公开发表有严重政治问题的文章、宣言等的,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