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国粹派张之洞先生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78****5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4633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78****5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4634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判断题
国粹派张之洞先生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答案
主观题
“一国所有之学问也”国学这个概念大概出现在以下什么时期?: 明末清初|清末|第1次战争|西周
答案
单选题
国学者,一国固有之学术。..。“学”属理论、思想,“术”属技艺、工具。由此而论,国学大体可以认为是由“学”与“术”构 .这一体系,用梁启超的话说就是“世界第一个丰富矿穴”。这段文字中的“学术”是指()
A.丰富的国学理论和思想 B.理论和技艺构成的体系 C.研究文学的理论和方法 D.怡人情、开明智的技艺
答案
单选题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分析清朝学术史时曾说:“我朝三百年问,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并总结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其中“国初之学大”主要是指()
A.学习西方文化的开拓精神 B.批判传统学术的进步思潮 C.注重经典考据的学术风气 D.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总结
答案
判断题
(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 ——邓实:《国粹学》(1902年)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邓实:《国学讲习记》(1905年)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则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于是而周秦学派遂兴,吹秦灰之已死,扬祖国之耿光。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邓实:《古学复兴论》(1905年)(1) 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2) 邓实认为“亚洲复学复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评析这一观点。(12分)(3) 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12分)
答案
单选题
存在论是由下面哪一国学者提出的()
A.中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答案
单选题
张之洞面对中西之学的观点是()
A.西体西用 B.中西会通 C.中体西用 D.西体中用
答案
单选题
主张‘经世至用’之学的学者亭林先生是谁()
A.顾崇廉 B.王阳明 C.顾炎武 D.朱衡
答案
判断题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是为了自我的成长,而不是贩卖学问。
答案
主观题
关于文化走向的问题,我国学者梁漱溟先生的“三路向说”包括以下哪些选项(? )?
答案
热门试题
关于文化走向的问题,我国学者梁漱溟先生的“三路向说”包括以下哪些选项() 艺术起源说中最早提出“游戏冲动说”之学者是(). 孔子认为“古之学者为人,今之学者为己”。( ) “国学”又称“国粹”和“国故”。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出自哪部典籍()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是谁的名言?()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是谁的名言? 国学主要是文献之学。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与适龄入学人口比率高于( )时,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与适龄入学人口比率高于()时,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这主要体现了蔡元培先生主张的( ) “国学”这个概念是从日本输入的。19世纪末,刘师培、章太炎、梁启超等接受了日本的“国学”概念,并将其引入中国。当时引进这样一个概念,是为了和西方学问相区别,是被逼出来的。古人从不称自己的学问为“国学”,而直称其为儒学、道学、理学、心学、佛学、玄学、子学等。“国学”概念出现之后,作为一国固有之学问,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实在是各说各话,无法统一。根据这段文字,“国学”的哪一方面不能确定? 根据要素禀赋说,一国应该生产和出口( ) 根据要素禀赋说,一国应该生产和出口()。 严格地说,土地与国土也不是一个概念,国土是指一国主权管辖内的版图,就其广义而言,包括一国的()。 古之学者为己,____。 “无为而治”的思想非道家一家之学,儒家也有这样的思想() 洋务派领袖张之洞的名言是() 洋务派领袖张之洞的名言是() 一国的国家收支是一国居民与所有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经济交往的()记录。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