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一)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428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一)已经整理好,超多精彩试题等你来做。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某教师期末将学生平时态度的30%纳入学生总成绩,这种评价方法是()

    A表现性评价

    B绝对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 2. 下列选项中,对“明暗交界线”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背光面与阴影相交界的部分

    B受光面与高光面相交界的部分

    C受光面与背光面相交界的部分

    D背光面与反光面相交界的部分

  • 3. 透视中画者眼睛的位置被称为()

    A视平线

    B余点

    C心点

    D视点

  • 4. 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2011年版)要求,课程目标按照三个维度设定。张老师在讲绘画技法中,要求学生们积极参加美术活动,激发创意思维,了解绘画技法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这属于课程目标中()维度。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技能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5.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学习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基本操作方法,初步认识计算机三维立体设计的基本过程”属于()系列内容中的学习活动建议。

    A绘画·雕塑

    B美术鉴赏

    C设计·工艺

    D书法·篆刻

  • 6. 美术教科书的编写要以()为本,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作为教科书编写的基点。

    A学生发展

    B教学计划

    C教学目标

    D教学内容

  • 7. 下列不属于PowerPoint课件形式和结构的原则的是()

    A简洁大方

    B趣味性强

    C色彩和谐

    D文字醒目

  • 8. 李老师在上《西方现代艺术》一课时,设定的教学目标包括“从形态、材料、技法、风格等方面识别美术作品的类别”。由此可知,这是一节关于“()”的课程。

    A摄影/摄像

    B绘画创作

    C创意实践

    D图像识读

  • 9. 对于学生的“学”,高中美术接受学习评价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学习成绩、学习过程和()。

    A学生的评价

    B学习状态的评价

    C文本材料的评价

    D课堂教学的评价

  • 10. 高中美术课程提倡()评价。

    A表现性评价

    B多主体评价

    C质性评价

    D自我评价

  • 11. 下列选项中,对未来主义艺术特征描述不恰当的是( )。

    A歌颂当代生活中最新鲜的事物

    B反对模仿,反抗和谐与高雅

    C划分许多连续阶段来表现运动

    D客观真实地再现视网膜映像

  • 12. 如图3,巴黎凯旋门上的群像浮雕是吕德的()。

    A《马赛曲》

    B《行走的人》

    C《大卫》

    D《被缚的奴隶》

  • 13. 希腊瓶画的黑绘风格代表作为()

    A《拉奥孔群像》

    B《威伦道夫的维纳斯》

    C《持角的维纳斯》

    D《阿喀琉斯和埃阿斯掷骰子》

  • 14. 漫画作品《三毛流浪记》的作者是()。

    A叶浅予

    B丁聪

    C华君武

    D张乐平

  • 15. 评价是对教学结果及其成因的分析过程,借此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成效、缺陷、矛盾和问题。这句话反映了评价的()。

    A教学功能

    B激励功能

    C导向功能

    D诊断功能

  • 16. 董源的代表作品是(  )。

    A《游春图》

    B《潇湘图》

    C《溪山行旅图》

    D《早春图》

  • 17. 李老师在上《现代中国画》一课时,向学生播放了画家传记和影像,使学生通过鉴赏体验作品中的真善美,陶冶性情、培养审美能力。李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

    B情境法

    C讲授法

    D探究法

  • 1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手臂骨骼的是()。

    A肱骨

    B尺骨

    C桡骨

    D股骨

  • 19. ()是构思典型或具有典型性艺术意向的过程和方法。

    A典型化

    B意象化

    C艺术化

    D形象化

  • 20. 在教学过程中,对尚在进行发展中的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价值判断,属于()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综合评价

    D终结性评价

  • 21. 宋代张择端的风俗画作品(),是运用了中国画特有的散点透视法创作的。

    A《货郎图》

    B《游春图》

    C《清明上河图》

    D《戏婴图》

  • 22. 北宋名作《芙蓉锦鸡图》相传是()的作品。

    A李成

    B崔白

    C李唐

    D赵佶

  • 23. 中国传统山水画采用的是()。

    A焦点透视

    B散点透视

    C天点透视

    D地点透视

  • 24. 石涛、()、髡残、弘仁四位遁迹空门的画家被称作“清四僧”。

    A郑板桥

    B任颐

    C吴历

    D朱耷

  • 25. 下列作品中属于古典主义风格的是()。

    A普桑的《阿卡迪亚的牧人》

    B夏尔丹的《厨娘》

    C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

    D罗丹的《巴尔扎克》

  • 26. 图1是我国()朝的绘画作品。

    A

    B

    C

    D

  • 1. 请简述《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
  • 2. 举例阐述中国山水画的演变与发展。
  • 3. 请说出油画作品《亚威农少女》的作者,并简要说出画面内容、艺术风格和艺术价值。
  • 4. 如何将情境法运用于中国画教学中?
  • 1. 在《我做的“陶艺品”》一课的结课环节,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情景: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各式各样的陶艺品放到由课桌组合成的“陶艺品商店”的货架上进行展示,创作者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和自我评价,然后同学们可以随意“选购”自己中意的“陶艺品”,并给出各自的“买价”。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们表现积极、兴奋,纷纷“选购”了自己最喜欢的“陶艺品”。一节课下来,有的“陶艺品”深受大家喜爱,纷纷争购,有的“陶艺品”无人问津,默默待在货架的一角。问题: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评价方面的内容谈谈此课程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 2. 以下是针对《牵牛花》一课拟定的两套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
    (1)初步认识牵牛花的生长规律,能运用线条或色彩画出其基本特征。
    (2)通过课件了解牵牛花的相关知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并通过发现、讨论来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不同形态,学会描绘观察到的事物。
    (3)对牵牛花的生长过程产生兴趣,能积极参与表现活动。
    教学目标二:
    (1)初步了解牵牛花的生长规律,并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观察、触摸中进行感官体验,认识、感悟牵牛花的生命形态之关。
    (3)对牵牛花的生长过程产生兴趣,能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问题:请用新课标理念分析两者的异同。
  • 1. 请根据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要求:
    (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
    (2)恰当设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