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解析

考试总分:99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225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4年10月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解析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王蒙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塑造人物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A先扬后抑

    B先抑后扬

    C夸张

    D对比

  • 2. 茹志娟小说《百合花》的叙事借以展开的中心事物是

    A百合花

    B野菊花

    C被子

    D馒头

  • 3. 下列作品中,属于铁凝创作的是

    A《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笨花》、《金大班的一夜》

    B《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玫瑰门》、《笨花》

    C《笨花》、《玫瑰门》、《生死疲劳》

    D《玫瑰门》、《生死疲劳》、《金大班的一夜》

  • 4. 以叙事者“我”和一位老人摆脱绝望、重拾生活信念的故事为情节的作品是

    A《元处告别》

    B《空的窗》

    C《与往事干杯》

    D《私人生活》

  • 5. 王安忆《喜宴》所写故事的时代背景是

    A建国初期

    B1957年“反右”运动时期

    C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 6. “你既把艺术看得比生命还重,就该忠于艺术,尽一切可能为保持艺术的完整而奋斗。”这句话出自

    A《致傅聪》

    B《致西绪福斯》

    C《日记》

    D《哭小弟》

  • 7. 柯灵散文《回看血泪相和流》中,诗句“我自泥泞君自洁,应得人天别样看。”里的“君”指的是

    A巴金

    B国容

    C王西彦

    D吴强

  • 8.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这句话出自

    A《秦腔》

    B《我与地坛》

    C《随想录》

    D《童年二题》

  • 9. 作者在后记中交代写作背景,并强调“后记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篇小说的内核或种子”的作品是

    A《喜宴》

    B《神鞭》

    C《鞋》

    D《玉卿嫂》

  • 10. 下列作品中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思战争的诗篇是

    A《麦坚利堡》

    B《长恨歌》

    C《日记》

    D《红玉米》

  • 11. “卖灶糖的老汉”这一形象出自

    A贾平凹的《秦腔》

    B张洁的《拣麦穗》

    C邵燕祥的《拟作》

    D台静农的《记波外翁》

  • 12. 《学圃记闲》一文出自

    A《干校六记》

    B《将饮茶》

    C《洗澡》

    D《商州散记》

  • 13. 穆旦《智慧之歌》一诗通过抒写三种“欢喜”的消失,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和对灵魂的诗性拷问。这三种“欢喜”是

    A爱情、友谊、理想

    B爱情、友谊、智慧

    C财富、理想、事业

    D财富、智慧、事业

  • 14. “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这两句诗出自

    A《望星空》

    B《双桅船》

    C《老水手的歌》

    D《致橡树》

  • 15.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个中国籍作家是

    A莫言

    B鲁迅

    C高行健

    D林语堂

  • 16. 话剧《茶馆》的结构特点是

    A“冰糖葫芦”式

    B“人像展览”式

    C“一人一事”式

    D电影蒙太奇式

  • 17. 淳朴可爱、开朗乐观的这两个形象出自小说

    A《亲亲土豆》

    B《受戒》

    C《秦腔》

    D《童年二题》

  • 18. 把祖国大陆与台湾紧紧地连在一起,表达身在台湾思念故土之情的作品是

    A《古炉》

    B《故园别》

    C《无处告别》

    D《乡愁》

  • 19. 塑造了嵇康这一刚直不阿的古代知识分子形象的小说是

    A《不安定的灵魂》

    B《广陵散》

    C《心灵史》

    D《男人的风格》

  • 20. 海子《麦地》一诗借以展开抒情的重要意象是

    A月亮

    B

    C黄河

    D太阳

  • 21. 小说《残月》讲述回民杨三老汉一生苦难和追求信仰的故事。在杨三老汉的心目中,村里最能懂得他的“念想”的人是

    A常四爷

    B邢老汉

    C老铁匠

    D马五爷

  • 22. 《游园惊梦》以蓝田玉的遭际反映原国民党上层阶级撤离大陆后的沧桑命运。蓝田玉就是小说中的

    A窦夫人

    B蒋夫人

    C钱夫人

    D赖夫人

  • 23. 散文《记波外翁》中的诗句“门生搔白首,旦夕骨成灰”所悼念的是

    A魏建功

    B许季茀

    C吴白匋

    D波外翁的夫人

  • 24. 西西散文《致西绪福斯》以独特方式重述西绪福斯这一著名西方神话。作者所运用的叙述人称是

    A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

    D三种人称交替使用

  • 25. 《亲亲土豆》通过对北方农家平凡生活的悉心描写,演绎了一对夫妻动人心弦的生死恋歌。这对夫妻是

    A王秋萍夫妇

    B秦山夫妇

    C罗文礼夫妇

    D赵慧文夫妇

  • 26. 叙述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写出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变革时期一个普通农民复杂心灵历程的作品是

    A《陈奂生上城》

    B《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C《马桥词典》

    D《风云初记》

  • 27. 下列符合邵燕祥杂文《和尚之喻》中对“和尚之喻”理解的是

    A“粥少僧多”,既表明饭少人多,又表明当代社会工作机会很少

    B“当着和尚骂贼秃”,既表明勇敢的精神,又表明对人身的侮辱

    C“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既表明积极负责精神,又表明得过且过的消极态度

    D“歪嘴的和尚”念经,既表明人尽其才的可贵,又表明歪嘴和尚念歪经的可怕

  • 28. 西川诗歌《一个人老了》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拟人

    B夸张

    C排比

    D比喻

  • 29. 下列被誉为“农民诗人”的是

    A臧克家

    B流沙河

    C海子

    D洛夫

  • 1. 创办台湾诗人社团“创世纪诗社”的诗人有

    A洛夫

    B纪弦

    C余光中

    D痖弦

    E白先勇

  • 2. 下列表述中符合王小波散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有

    A寓严肃乃至沉重的主题于幽默与诙谐中

    B歌颂对美好爱情的勇敢追求

    C赞赏理性主义和独立自由的精神

    D以反讽式的对照批判“文革”时代的荒诞现实

    E否定与批判听任权势和命运摆布的生活态度

  • 3. 诗歌《就是那一只蟋蟀》中“蟋蟀”的意象内涵有

    A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

    B沟通华人共有情感

    C割不断的血脉传承

    D浓郁的思乡之情

    E诗人过往的浪漫爱情

  • 4. 小说《马桥词典》的两则《宝气》和《三毛》的叙述中,丰富与拓展了“宝气”内涵的情节内容有

    A志煌对“偷笋贼”的宽容

    B志煌对女人的态度

    C志煌与支书本义的冲突

    D志煌对倔牛三毛的感情

    E志煌对自己劳动产品归属的看法

  • 5. 下列符合洛夫诗歌《长恨歌》的表述有

    A塑造了全新的杨贵妃形象

    B弥漫着荒诞与虚无的气息

    C与白居易的同题诗构成互文效果

    D同情并歌颂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

    E以现代意识观照历史

  • 1. 简析铁凝小说《哦,香雪》中香雪的性格心理
  • 2. 简析痖弦诗歌《红玉米》中的“红玉米”意象。
  • 3. 简析琦君散文《髻》的情感内涵。
  • 4. 简析田汉话剧《关汉卿》的艺术特点。
  • 1. 试述曾卓诗歌《有赠》的主题意蕴与艺术特点。
  • 1. 阅读史铁生散文《秋天的怀念》,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学评论短文。要求:(1)紧紧围绕本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来写。(2)不要写成读后感。(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附《秋天的怀念》原文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竞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选自《名家名作·微型小说》,秦榆选编,京华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