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解析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118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1年1月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解析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属于王蒙创作的小说是()

    A《静静的产院》

    B《长恨歌》

    C《活动变人形》

    D《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 2. 最具民族化特色的小说是()

    A《红旗谱》

    B《透明的红萝卜》

    C《女房东》

    D《将军族》

  • 3. 《百合花》的故事发生于()

    A1942年的中秋

    B1946年的中秋

    C1950年的中秋

    D1958年的中秋

  • 4. 以“文革”为背景的小说是()

    A《陈奂生上城》

    B《鲁鲁》

    C《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D《哦,香雪》

  • 5. 小说《我的第一个上级》的作者所属的流派是()

    A山药蛋派

    B现代派

    C新写实派

    D七月派

  • 6. 秦牧的散文《社稷坛抒情》的写作时间是()

    A1948年

    B1956年

    C1978年

    D1985年

  • 7. 属于台湾作家写作的散文是()

    A《听听那冷雨》

    B《法门寺》

    C《黄鹂—病期琐事》

    D《巩乃斯的马》

  • 8. 下列散文内容不具有追悼意味的是()

    A《记波外翁》

    B《怀念萧珊》

    C《太阳下的风景—从文与我》

    D《熊十力二三事》

  • 9. 下列作品与“文革”没有相关性的是()

    A杨绛的《下放记别》

    B绿原的《重读》

    C公刘的《哎,大森林》

    D曾卓的《有赠》

  • 10. 下列意象没有在诗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中出现的是()

    A三叶草

    B海浪

    C书橱

    D抽屉

  • 11. 创作于1980年之后的诗歌是()

    A穆旦的《冬》

    B舒婷的《双桅船》

    C艾青的《慕尼黑》

    D海子的《麦地》

  • 12. 属于杂文的是()

    A邵燕祥的《和尚之喻》

    B贾平凹的《秦腔》

    C丰子恺的《庐山面目》

    D琦君的《髻》

  • 13. 下列作品在文体上属于散文的是()

    A《茶花赋》

    B《与李贺共饮》

    C《陶渊明写挽歌》

    D《山民》

  • 14. 《有的人》在表达诗人的爱憎褒贬方面,主要使用了()

    A对比手法

    B讽刺手法

    C拟人手法

    D衬托手法

  • 15. 《草木篇》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它在表现手法上主要采用了()

    A比喻手法

    B拟人手法

    C直抒胸臆

    D欲扬先抑

  • 16. 与小说《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最具相似性的人物形象是()

    A孔乙己

    B老通宝

    C阿Q

    D二诸葛

  • 17. 诗句“岁月是无情的/然而很难说它残暴/生命是无限的/虽然也略有不同”的作者是()

    A骆一禾

    B闻捷

    C洛夫

    D韩东

  • 18. 郭路生的诗歌的写作年代是()

    A“文革”发生之前

    B“文革”处于狂热的巅峰时期

    C“文革”结束之后不久

    D21世纪初期

  • 19. 诗歌《春天,遂想起》抒发的主要情感是()

    A对“表妹”们的思念之情

    B对江南美景的思念之情

    C对逝去的母情的怀念之情

    D以古文化为精神背景的文化乡愁

  • 20. 《鲁鲁》中的鲁鲁是()

    A一个小男孩

    B一个小女孩

    C一只小狗

    D作者的小名

  • 21. 小说《青春之歌》讲述的一批进步青年成长的历史时期是()

    A从“五四”至“三·一八”

    B从“三·一八”至“一二·九”

    C从“四·一二”至“九·一八”

    D从“九·一八”至“一二·九”

  • 22. 赵树理塑造“小腿疼”这个人物形象的小说是()

    A《登记》

    B《“锻炼锻炼”》

    C《李有才板话》

    D《三里湾》

  • 23. 小说《在山区收购站》的作者是()

    A骆宾基

    B陈翔鹤

    C陈映真

    D张贤亮

  • 24. 小说《春天》的作者张承志所属的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满族

    C回族

    D藏族

  • 25. 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的作者是()

    A莫言

    B余华

    C汪曾祺

    D马原

  • 26. 田汉的话剧《关汉卿》一共有()

    A5场

    B8场

    C11场

    D13场

  • 27. 《同船过渡》的谚语是()

    A“船到桥头自然直”

    B“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C“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

    D“走路不怕上高山,撑船不怕过险滩。”

  • 28. 由话剧《陈毅市长》的作者所创作的话剧是()

    A《假如我是真的》

    B《龙须沟》

    C《回春之曲》

    D《寻找山泉》

  • 29. 小说《女房东》的作者是一位()

    A台湾籍作家

    B香港籍作家

    C澳门籍作家

    D旅美华人作家

  • 30. 新边塞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之一是()

    A牛汉

    B周涛

    C韩东

    D郭路生

  • 1.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人物形象有()

    A林震

    B赵惠明

    C赵慧文

    D韩常新

    E魏鹤鸣

  • 2. 《棋王》中的王一生从棋道当中悟出的为人之道包括()

    A“生不可太胜”

    B“何以解不痛快,唯有象棋”

    C“民以食为天”

    D“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

    E“先声有势,后发制人”

  • 3. 唐弢的《二集序》在文体上属于()

    A序文

    B杂文

    C读书随笔

    D书评

    E散文诗

  • 4. 关于《我与地坛》的叙述,正确的有()

    A该文写于1989年至1990年

    B它的作者是一位残疾人作家

    C它的文体属于小说

    D该文语调平缓,情感真挚

    E该文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执着的探索精神

  • 5. 下列诗歌中使用了象征手法的有()

    A《双桅船》

    B《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C《慕尼黑》

    D《有的人》

    E《相信未来》

  • 1. 简析老舍话剧《茶馆》的结构特色。
  • 2. 简析穆旦诗歌《冬》表达的情感内涵
  • 3. 简析巴金的散文《怀念萧珊》哀悼的内容。
  • 1. 论述白先勇小说《游园惊梦》的艺术特点。
  • 1. 阅读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结合作品,写一篇600—1000字的文学评论。要求:(1)紧紧围绕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来写。(2)不要写成读后感。(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插队的时候,我喂过猪、也放过牛。假如没有人来管,这两种动物也完全知道该怎样生活。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这样一束,它们的生活层次很低,完全乏善可陈。人来了以后,给它们的生活做出了安排:每一头牛和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主题。就它们中的大多数而言,这种生活主题是很悲惨的:前者的主题是干活,后者的主题是长肉。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我当时的生活也不见得丰富了多少,除了八个样板戏,也没有什么消遣。有极少数的猪和牛,它们的生活另有安排。以猪为例,种猪和母猪除了吃,还有别的事可干。就我所见,它们对这些安排也不大喜欢。种猪的任务是交配,换言之,我们的政策准许它当个花花公子。但是疲惫的种猪往往摆出一种肉猪(肉猪是阉过的)才有的正人君子架势,死活不肯跳到母猪背上去。母猪的任务是生崽儿,但有些母猪却要把猪崽儿吃掉。总的来说,人的安排使猪痛苦不堪。但它们还是接受了:猪总是猪啊。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我们知道,在古希腊有个斯巴达,那里的生活被设置得了无生趣,其目的就是要使男人成为亡命战士,使女人成为生育机器,前者像些斗鸡,后者像些母猪。这两类动物是很特别的,但我以为,它们肯定不喜欢自己的生活。但不喜欢又能怎么样?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以下谈到的一只猪有些与众不同。我喂猪时,它已经有四五岁了,从名分上说,它是肉猪,但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这家伙像山羊一样敏捷,一米高的猪栏一跳就过;它还能跳上猪圈的房顶,这一点又像是猫?—所以它总是到处游逛,根本就不在圈里呆着。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把它当宠儿来对待,它也是我的宠儿—因为它只对知青好,容许他们走到三米之内,要是别的人,它早就跑了。它是公的,原本该劁掉。不过你去试试看,哪怕你把劁猪刀藏在身后,它也能嗅出来,朝你瞪大眼睛,噢噢地吼起来。我总是用细米糠熬的粥喂它,等它吃够了以后,才把糠兑到野草里喂别的猪。其他猪看了嫉妒,一起嚷起来。这时候整个猪场一片鬼哭狼嚎,但我和它都不在乎。吃饱了以后,它就跳上房顶去晒太阳,或者模仿各种声音。它会学汽车响、拖拉机响,学得都很像;有时整天不见踪影,我估计它到附近的村寨里找母猪去了。我们这里也有母猪,都关在圈里,被过度的生育搞得走了形,又脏又臭,它对它们不感兴趣;村寨里的母猪好看一些。它有很多精彩的事迹,但我喂猪的时间短,知道得有限,索性就不写了。总而言之,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喜欢它,喜欢它特立独行的派头儿,还说它活得潇洒。但老乡们就不这么浪漫,他们说,这猪不正经。领导则痛恨它,这一点以后还要谈到。我对它则不止是喜欢—我尊敬它,常常不顾自己虚长十几岁这一现实,把它叫做“猪兄”。如前所述,这位猪兄会模仿各种声音。我想它也学过人说话,但没有学会—假如学会了,我们就可以做倾心之谈。但这不能怪它。人和猪的音色差得太远了。后来,猪兄学会了汽笛叫,这个本领给它招来了麻烦。我们那里有座糖厂,中午要鸣一次汽笛,让工人换班。我们队下地干活时,听见这次汽笛响就收工回来。我的猪兄每天上午十点钟总要跳到房上学汽笛,地里的人听见它叫就回来—这可比糖厂鸣笛早了一个半小时。坦白地说,这不能全怪猪兄,它毕竟不是锅炉,叫起来和汽笛还有些区别,但老乡们却硬说听不出来。领导上因此开了一个会,把它定成了破坏春耕的坏分子,要对它采取专政手段—会议的精神我已经知道了,但我不为它担忧—因为假如专政是指绳索和杀猪刀的话,那是一点门都没有的。以前的领导也不是没试过,一百人也逮不住它。狗也没用:猪兄跑起来像颗鱼雷,能把狗撞出一丈开外。谁知这回是动了真格的,指导员带了二十几个人,手拿五四式手枪;副指导员带了十几人,手持看青的火枪,分两路在猪场外的空地上兜捕它。这就使我陷入了内心的矛盾:按我和它的交情,我该舞起两把杀猪刀冲出去,和它并肩战斗,但我又觉得这样做太过惊世骇俗—它毕竟是只猪啊;还有一个理由,我不敢对抗领导,我怀疑这才是问题之所在。总之,我在一边看着。猪兄的镇定使我佩服之极:它很冷静地躲在手枪和火枪的连线之内,任凭人喊狗咬,不离那条线。这样,拿手枪的人开火就会把拿火枪的打死,反之亦然;两头同时开火,两头都会被打死。至于它,因为目标小,多半没事。就这样连兜了几个圈子,它找到了一个空子,一头撞出去了;跑得潇洒之极。以后我在甘蔗地里还见过它一次,它长出了獠牙,还认识我,但已不容我走近了。这种冷淡使我痛心,但我也赞成它对心怀叵测的人保持距离。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选自《沉默的大多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