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考试及答案

考试总分:147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12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考试及答案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化学教师常用“浮、熔、游、响、红”五个字概括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这五个字体现了实验观察应该(  )。①全面
    ②仔细
    ③准确
    ④形象

    A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2. 有机化学中,还原反应与加成反应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 。  

    A从属关系

    B交叉关系

    C对应关系

    D重合关系

  • 3. 下列关于演示教学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实验开始前,要告诉学生观察什么

    B实验结束后教师要里克服知学生结论

    C实验可以是学生和老师共同操作

    D教师课前应该做演示实验

  • 4. 学生学习中采用了以氯气的性质的核心,将氯气的制法、检验、保存、用途等知识组织起来形成彼此相互联系的整体的策略,这种策略属于( ) 。

    A预测-联系策略

    B多感官协同记忆策略

    C知识结构化策略

    D先行组织者策略

  • 5.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

    A化学作业除了习题形式外,还可以采取实验报告等形式

    B教师备课主要是备典型性例题和练习题,以提高教学效率

    C教学过程既包括教师的教的过程,也包括学生学的过程

    D教学评价既包括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的评价

  • 1. 化学用语是化学**语言的一部分,化学用语有自身的学科规范要求。现有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问题:(1)单—主观题什么是化学方程式?什么是离子方程式?(2)请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表达上述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3)化学教学语言应符合哪些基本要求?   
  • 2. “电离平衡"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概念,按照高中教材内容的编排,学生在学习“电离平衡”概念之前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相关知识,故该知识可应用概念同化策略进行学习。 问题:(1)单—主观题简述在电离平衡**中应用概念同化策略的主要环节。(2)单—主观题简述学生实现概念同化策略的条件。   
  • 1.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试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试题]下述实验的试管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说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氧化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考试结果]对参加考试的**考生的答题情况统计,答案正确的考生为50%。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本题的正确答案。
    (2)分析和诊断各个选项解答正确或错误的原因。
    (3)指出本题的解题思路。 
  • 1. 下面是某化学老师关于“化学平衡移动”的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投影)“活动探究4”︰将CoCl2溶于浓盐酸中形成CoCl42- ,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CoCl2,的盐酸溶液,用酒精灯微热其中的一支试管,比较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说明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
    学生:(分组做“活动探究4"实验))
    教师:大家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1:加热的试管现象为:粉红色变为蓝色。
    教师:很好,观察的很仔细,那么我们能得出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
    学生2: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教师:总结的很好,其他同学都**相同的结论了吗?
    学生:得到了(齐答)。
    教师板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平衡效果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1)请结合上述案例评价该教师教学过程的优点。
    (2)请指出该案例中“活动探究4”设计的不足之处和具体改进方法。
    (3)该案例中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合适吗?请具体说明。
  • 1.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完成任务。材料—《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标准是: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材料二某版本高中教科书《化学1》中“氧化还原反应”的部分内容如下: 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获取电子难易的程度相差不大,所以在发生反应时,他们都未能把对方的电子夺取过来,而是双方各以最外层的一个电子组成一个共用电子对这个电子对受到的两个原子核的共同吸引,使双方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的结构。在氯化氢分子里,由于氯原子对共用的电子对的吸引力比氯原子的稍强一些,所以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氯原子而偏离于氢原子。因此氢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到+1价,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在这个反应中。发生了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氢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氯气发生了还原反应。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识到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表现为被氧化元素价合价升高,其实质是该元素的原子失去(或偏移)电子的过程,还原反应表现为被还原的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其实质是该元素的原子获得(或偏移)电子的过程。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化合价的相关知识。
    要求:
    1、请回答第1个思考与交流中的问题2。
    2、主观题请完成“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方法过程(不少于3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