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3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聚题库整理了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第三单元模拟试题,还能在线查看答案解析,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A促进肌纤维增长变粗,使身体素质明显改善
B可促进性发育过早发生,发挥更大的生长潜力
C有效调节内分泌,使生长激素出现脉冲式分泌
D是控制体重、调节身体成分的重要手段
E加速下丘脑对促激素的分泌,加快青春期体格生长
A底物特异性专一
B生物转化酶包括结构酶和诱导酶
C某些生物转化酶具有多态性
D某些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化具有立体构型选择性
E某些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化具有对映体选择性
A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
B引起酶的变构
C减少酶的合成
D破坏酶的结构
E竞争性抑制酶的活性中心
A消除率
B消除速率常数
C曲线下面积
D表观分布容积
E生物利用度
ADNA聚合酶
B引物
C模板
D循环次数
E底物三磷酸脱氧核苷
ADNA聚合酶
BRNA聚合酶
CDNA连接酶
DRNA连接酶
E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AHMG—CoA合酶
BHMG—CoA裂解酶
CHMG—CoA还原酶
DMVA激酶
E乙酰CoA羧化酶
A含铁卟啉的结合蛋白质
B包括a、a3、b、Cl和C等
Ca和a3结合很紧密
D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
E不能将电子传给氧
A苯丙酮尿症
B着色性干皮病
C地中海贫血
D白化病
E蚕豆病
A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
B所有的酶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C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之内
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
E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
A盐酸
BHCO3ˉ
C胰蛋白酶
D糜蛋白酶自身
E肠致活酶
A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酶浓度
B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C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抑制剂浓度
D最大反应速度时的酶浓度
E最大反应速度时的底物浓度
APolyA
BPolyT
CPolyU
DPolyG
EPolyC
A嘌呤碱的合成
B嘧啶碱的合成
C血红素的合成
D糖异生作用
E以上都对
A苯
B三硝基甲苯
C苯二胺、硝基氯苯
D甲苯、二甲苯
E苯胺、联苯胺
AMAC、PEC-TWA、PEC-STEL
BMAC、TLv-TWA、PEC—STEL
CMAC、TWA、PEC-STEL
DMAC、TLV-C、PEC—STEL
EMAC、PEC-TWA、TLV—STEL
A有致畸作用,但可无母体毒性
B有致畸作用,一定有母体毒性
C出现致畸作用可同时出现母体毒性
D无致畸作用,也可无母体毒性
E有母体毒性,但可无致畸作用
A畸胎出现率
B相对致畸指数
C母体畸胎出现率
D致畸指数
E活产幼仔平均畸形出现数
A畸胎出现率
B最小致畸剂量
C母体畸胎出现率
D相对致畸指数
E致畸指数
A身高
B体重
C胸围
D坐高
E肺活量
A7~l5岁
B13~18岁
C13~16岁
D15~20岁
E7~12岁
A10个月
B5个月
C6个月
D2个月
E4个月
A过敏反应
B速发作用
C迟发作用
D特异体质反应
E超敏反应
A可逆或不可逆作用
B局部或全身作用
C过敏反应和特异体质反应
D速发或迟发性作用
E干扰生理病理功能
A相加作用
B独立作用
C协同作用
D加强作用
E拮抗作用
A外来化合物自身具有的能导致机体损伤的能力
B化学物在一定接触条件下,对人体造成损害可能性的定量估计
C化学物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条件下,对人体健康不产生任何损害
D通过动物试验和对人群的观察,阐明某种外:来化学物的毒性及其潜在危害
E以定量的概念,在人类接触环境有害因素后,对健康潜在损害的程度进行估测和鉴定
A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改变
B化合物引起机体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数量在群体中占有的比率
C化学毒物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D化学毒物的剂量与个体或群体中发生的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E化学毒物进入机体内的生物转运模式
A结晶紫抑菌试验阳性
B抗紫外线照射能力减弱
C自行合成组氨酸能力恢复
D抗四环素作用
E抗氨苄西林作用
A相互易位
B倒位
C不对称易位
D颠换
E内换
A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
B生殖细胞基因突变
C体细胞染色体畸变
D体细胞基因突变
E体细胞及性细胞染色体畸变
A染色体环
B相互易位
C倒位
D插入
E重复
A如果活化过程中的中问产物有多个,接近终致癌物的中间产物是近似致癌物
B近似致癌物本身无致癌活性,还需进一步代谢活化成终致癌物
C近似致癌物没有与DNA直接反应的活性
D近似致癌物不是亲电子剂
E近似致癌物一般都有直接致突变性
A促长剂
B启动剂
C助癌剂
D免疫抑制剂
E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
A应出现轻微毒性
B可略高于亚慢性毒性试验中最大无作用剂量
C可为1/10LD50
D该组动物死亡率应<10%
E该剂量下,动物丧失生育能力
A工伤和职业性疾患
B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
C工伤
D职业病和尘肺
E腰背痛
A强热辐射
B不良作业姿势
C粉尘
D生产性外伤
E有害气体
A引起乙酰胆碱的大量释放
B引起神经功能紊乱
C抑制心血管功能,兴奋平滑肌
D增强胆碱酯酶的活性
E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
A>8%
B>3%
C>5%
D>0.3%
E以上都不是
A贫血
B白血病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E出血
A粘膜刺激症状
B消化道症状出现
C发生肺水肿
D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E皮肤刺激症状
A中毒性白内障
B肝肿大,肝硬化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过敏性皮炎
E窦性心动过速,P~R间期缩短
A2mg/m3
B1mg/m3
C3mg/m3
D4mg/m3
E5mg/m3
A血中锌原卟啉增高
B尿中马尿酸增高
C尿中酚含量增高
D血中HbC0含量增高
E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A有害气体
B刺激性气体
C有毒气体
D可燃气体
E窒息性气体
A妊娠16周内
B妊娠8周内
C妊娠12周内
D妊娠28周内
E妊娠37周内
A形态年龄
B身高标准体重
C生长发育速度
D发育水平
E骨骼年龄
A空气、水、日光
B合理膳食、水、锻炼
C心理健康、合理膳食、日光
D合理膳食、空气、水
E科学锻炼、空气、水
A心血管系统
B淋巴系统
C神经系统
D内分泌系统
E生殖系统
A新生儿不具有心理现象
B婴儿期可以表现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结合
C1岁婴儿只有重现而无再认
D1岁以内的婴儿已经产生思维
E6岁儿童只有直觉活动思维
A女孩比男孩早2年左右出现生长突增
B男女生长发育曲线出现2次交叉现象
C形态发育的性别差异逐步变得鲜明
D个体发育可分为早、中、晚3种类型
E激素大量分泌提示内分泌功能活跃
A新生儿出生情况
B预防接种情况
C喂养及护理指导
D出生缺陷的早期发现
E体重监测
A前驱期
B潜伏期
C刺激期
D肺水肿期
E恢复期
A矽肺
B水泥肺
C铸工尘肺
D煤肺
E铝尘肺
A生产性粉尘直径一般在0.1~10um
B粉尘分为有机粉尘、无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三类
C粉尘被机体吸人多少与分散度的高低有关,分散度愈高的粉尘被机体吸入的机会也愈多
D能够进入肺泡的主要是直径<5“m的尘粒(石棉尘除外)
E粉尘对人具有刺激、中毒、致敏、致纤维化作用
A加速度、频率、位移
B位移、振幅、加速度
C接触方式、加速度、位移
D频率、振幅、加速度
E振幅、频率、速度
A用移液管移取放射性液体时,严禁用口吸取
B用移液管移取放射性液体时,可使用橡皮球吸取
C移取放射性液体时,可使用移液器具吸取
D用移液管移取放射性液体时,可用口吸取
E移取放射性液体时,可使用注射器吸取
A6种
B7种
C8种
D9种
E10种
A短时间暴露于强噪声,使听阈上升10~15dB,脱离噪声接触后数分钟内即可恢复正常
B较长时间暴露于强噪声,致使听阈上升超过l5~30dB,脱离后需数小时至几十小时才能恢复
C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中导致听力曲线在3000~6000Hz范围内出现“V型”下陷,双耳平均听力下降26~70dB
D长期接触强噪声引起听力曲线从低频到高频呈斜形逐步下降,双耳平均听力下降>70dB
E听力曲线各频段以同等程度水平下移
A着丝粒环
B多倍体
C亚二倍体
D超二倍体
E单体断变
A能量消耗水平不高
B肌肉等长收缩
C不易疲劳
D劳动不做功
E作业停止后,氧债升高
A尘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淋巴细胞
D浆细胞
E巨噬细胞
A矽尘
B煤尘
C苯及苯的同系物
D石棉尘
E锰
A>10:1
B>5:1
C>3:1
D<3:1
E>2:1
A煤肺
B矽肺
C煤矽肺
D碳黑尘肺
E碳素尘肺
A肺结核
B肺内非特异性感染
C肺心病
D支气管肺炎
E肺癌
A新的谷物粉尘
B田间飞扬的尘土
C喷洒的化肥尘
D飞扬的人畜粪肥尘
E发霉的干草或蔗渣尘
A正常范围
B轻度减退
C显著减退
D丧失
E无改变
A肺气肿
B煤矽结节
C弥漫性纤维化
D煤斑
E块状纤维化
A有机粉尘分为植物性粉尘、动物性粉尘和人工合成有机粉尘
B棉尘症是吸人棉、亚麻、软大麻等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又称“星期一热”
C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是指由于吸入被真菌、细菌或血清蛋白污染的有机粉尘而引起的可逆性间质肉芽肿性肺炎
D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的病因常为发霉的枯草、甘蔗等,或禽类的粪便
E职业性变态性肺泡炎是农民肺和蔗渣肺的总称
A经食物传播
B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C经土壤传播
D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E经空气飞沫传播
A高糖类,高蛋白质
B高糖类,低蛋白质
C高糖类,低脂肪
D适量低糖类,低脂肪
E低糖类,高蛋白质
A高糖类,高蛋白质
B高糖类,低蛋白质
C高糖类,低脂肪
D适量低糖类,低脂肪
E低糖类,高蛋白质
A胎儿期
B婴儿期
C青春期早期
D青春期中期
E青春期后期
A胎儿期
B婴儿期
C青春期早期
D青春期中期
E青春期后期
A1993年
B1983年
C1986年
D1990年
E1984年
A1993年
B1983年
C1986年
D1990年
E1984年
A0.2mg/m3
B0.1mg/m3
C0.05mg/m3
D0.03mg/m3
E0.01mg/m3
A0.2mg/m3
B0.1mg/m3
C0.05mg/m3
D0.03mg/m3
E0.01mg/m3
A肿瘤
B先天性代谢性疾病
C感染性疾病
D意外伤害
E心理卫生问题
A肿瘤
B先天性代谢性疾病
C感染性疾病
D意外伤害
E心理卫生问题
A从出生到1岁
B1~3岁
C3~7岁
D6~12岁
E10~20岁
A从出生到1岁
B1~3岁
C3~7岁
D6~12岁
E10~20岁
A青春期开始
B青春期早期
C青春期中期
D青春期后期
E青春期结束
A青春期开始
B青春期早期
C青春期中期
D青春期后期
E青春期结束
A青春期开始
B青春期早期
C青春期中期
D青春期后期
E青春期结束
A阻止毒物继续进入人体内,促使毒物排泄以及拮抗或解除其毒作用
B缓解毒物引起的主要症状,以促进人体功能的恢复
C提高患者抗病能力,促使早日恢复健康
D降低车间空气中毒物浓度
E加强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A阻止毒物继续进入人体内,促使毒物排泄以及拮抗或解除其毒作用
B缓解毒物引起的主要症状,以促进人体功能的恢复
C提高患者抗病能力,促使早日恢复健康
D降低车间空气中毒物浓度
E加强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A阻止毒物继续进入人体内,促使毒物排泄以及拮抗或解除其毒作用
B缓解毒物引起的主要症状,以促进人体功能的恢复
C提高患者抗病能力,促使早日恢复健康
D降低车间空气中毒物浓度
E加强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A头尾发展律
B向心律
C生长关键期
D轨迹现象
E赶上生长
A头尾发展律
B向心律
C生长关键期
D轨迹现象
E赶上生长
A苯
B二硫化碳
C噪声、振动
D铅
E三氯乙烯
A皮肤癌
B肺癌
C膀胱癌
D白血病
E间皮瘤
A窒息作用
B腐蚀作用
C麻痹作用
D致敏作用
E刺激作用
A急性支气管炎
B急性化学性发绀
C急性氯气中毒
D急性肺水肿
E亚急性氯气中毒
A红细胞严重溶血
B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加
C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加
D组织严重缺氧
E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A末梢血网织红细胞计数
B末梢血血红蛋白测定
C末梢血红细胞计数
D骨髓象检查
E高铁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A砷化物
B铬酸盐
C氯乙烯
D石棉
E铅氧化物
A皮肤癌
B肝血管肉瘤
C肺癌
D白血病
E膀胱癌
A脂类营养不良
B热能营养不良
C缺铁性贫血
D地中海贫血
E脚气病
A镰刀状
B弯月状
C深染红细胞
D低色素小细胞
E巨大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