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李某盗窃1万元的财物后逃到外地,因害怕从重处罚,就向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写了一封信,如实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物隐藏地点,李某在返回当地公安机关投案途中被警察逮捕。李某的行为属于()。

A. 立功表现
B. 自首
C. 坦白
D. 不能视为自首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21****2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21****2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张某盗窃价值15000元的财物后逃到外地,因害怕从重处罚,就向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写一封信,
A.立功 B.自首 C.坦白 D.不能视为自首
答案
单选题
李某盗窃1万元的财物后逃到外地,因害怕从重处罚,就向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写了一封信,如实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物隐藏地点,李某在返回当地公安机关投案途中被警察逮捕。李某的行为属于()。
A.立功表现 B.自首 C.坦白 D.不能视为自首
答案
单选题
张某盗窃价值15000元的财物后逃到外地,因害怕从重处罚,就向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写了一封信,如实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物藏匿地点,张某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逮捕。张某的行为属于(  )。
A.立功表现 B.自首 C.以自首论 D.不能视为自首
答案
单选题
张某贪污价值15000元的财物后逃到外地,因害怕从重处罚,就给其单位的领导写了一封信,如实交代了自已的罪行和赃物的隐藏地点,张某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抓获。张某的行为构成()
A.坦白 B.自首 C.立功表现 D.不能视为自首
答案
单选题
甲贪污公款3万元,后逃到外地,因害怕从重处罚,为了争取宽大处理,即向原居住地检察机关写了一封信,如实交待了自己的罪行和赃款隐藏地点,随后甲被公安机关逮捕。甲属于(  )。
A.自首并有立功表现 B.自首 C.坦白 D.非自首情况
答案
单选题
王某盗窃他人现金3万元,在得知公安机关开始侦查后,因害怕将来被从重处罚,于是向当地检察机关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款隐藏地点。王某的行为属于( )。
A.一般立功 B.特别自首 C.重大立功 D.一般自首
答案
单选题
因盗窃公司财物受到处理后再次盗窃公司财物的,给予处罚()
A.记大过 B.警告 C.解除劳动合同 D.撤职(降级)
答案
多选题
民警梁某负责办理赵某盗窃某超市财物一案,经过调查后认为,应当对赵某从重处罚。民警梁某提出从重处罚的理由中,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有()
A.赵某诱骗未成年人王某共同实施盗窃 B.赵某一年前曾因嫖娼被处以五百元罚款 C.赵某对报案的超市营业员李某进行殴打 D.赵某为阻止另一名民警张某办案将其打伤
答案
单选题
李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司法机关查获李某在缓刑考验期内,曾经伙同他人盗窃财物价值达3万元,对李某应当如何处理?()
A.不撤销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B.撤销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 C.不撤销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D.撤销缓刑,前后罪数罪并罚
答案
单选题
李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司法机关查获李某在缓刑考验期内,曾经伙同他人盗窃财物价值达3万元。对李某应当如何处理?()
A.不撤销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B.撤销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 C.不撤销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D.撤销缓刑,前后罪数罪并罚
答案
热门试题
2012年3月,张某将他与李某共有的一辆汽车出卖得款2万元。李某在外地得知后即来信要求分得1万元,张某未给。2015年1月,李某回到本地再次向张某索要,张某给了1万元。2月,张某得知诉讼日时效已过于是向李某索回1万元,李某拒绝,张起诉至法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刘某在2015年11月5日因扰乱车站秩序被铁路GA机关给予1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2016年7月10日刘某又在列车上因盗窃旅客500元财物被乘警抓获,此时因刘某从重处罚() 李某盗得某单位价值100万元的汽车一辆,后因害怕法律的制裁而主动将汽车还给该单位。李某的行为( )。 孙某(男,1987年7月4日出生)于2001年6月30日、7月1日、7月2日连续三次盗窃财物,价值3万元;于2003年7月2日、7月3 13连续两次盗窃财物,价值2万余元;于 2004年1月1日又盗窃财物,价值1万元。案发后,孙某被捕归案。法院认定孙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其盗窃数额为()。 甲、乙共谋入室盗窃,约定甲进入室内寻找财物,乙在外放风。但在甲刚好翻墙入室,尚未着手盗窃财物之时,乙即因心生恐惧而逃跑,后甲窃得财物价值1万元,乙的行为()。 王某教不满14岁的李某到张某的果园偷苹果10斤,价值100元。对王某应当以盗窃从重处罚() 甲、乙共谋入室盗窃,约定甲进入室内寻找财物,乙在外放风。但在甲刚好翻墙入室,尚未着手盗窃财物之时,乙即因心生恐惧而逃跑,后甲窃得财物价值1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郑某(15岁)先后教唆韩某(15岁)盗窃他人财物共计1万元,教唆刘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共计2000元,教唆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共计2800元。郑某的行为构成()。   甲乙共谋人室盗窃,约定甲进入室内寻找财物,乙在外放风。但在甲刚好翻墙入室,尚未着手盗窃财物之时,乙即因心生恐惧而逃跑,后甲窃得财物价值1万元。问:乙犯罪中止是否成立? 甲(17周岁)因盗窃他人价值3万元财物被起诉,经审理查明,甲在15周岁时还曾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达到5万元。对甲的行为应() 甲(17周岁)因盗窃他人价值3万元财物被起诉,经审理查明,甲在15周岁时还曾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达到5万元。对甲的行为应( )。 甲(17周岁)因盗窃他人价值3万元财物被起诉,经审理查明,甲在15周岁时还曾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达到5万元。对甲的行为应(  )。 甲(17周岁)因盗窃他人价值3万元的财物被起诉,经审理查明,甲在15周岁时还曾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达到5万元。对甲的行为应(  )。 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潘某教唆17岁的陈某盗窃他人财物1万余元,法院认定潘某与薛某共同构成盗窃罪,并对潘某从重处罚。这一推理属于、() 李某通过多种手段在网上窃取他人的银行卡账号和密码,并利用这些信息盗窃他人11万元,李某应以()定罪处罚。 某甲因盗窃罪案发被捕,在侦查人员对其审讯期间,交代了自己与李某诈骗4万元犯罪的事实,并提供了同案犯李某可能隐匿的地点。对甲某的盗窃罪应如何处罚? 怕从重处罚,就向原居住地公安机关写了一封信,交代了自己的行为,后吴某在投案途中被公安 王某正在盗窃财物时,被李某发现,李某对王某说:“交出3000元,否则告发你。”王某被迫交给李某3000元,李某的行为构成() 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的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共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共计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 路某(16岁)先后教唆张某(14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1万余元;教唆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 )。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