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用于排除余热、余湿和有害气体时(含氢气时除外),且当建筑物全面排风系统的吸风口位于房间上部区域时,吸风口上缘至顶棚平面或屋顶的距离()。

A. 不小于0.2m
B. 不小于0.4m
C. 不大于0.2m
D. 不大于0.4m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37****6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9837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37****6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9838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用于排除余热、余湿和有害气体时(含氢气时除外),且当建筑物全面排风系统的吸风口位于房间上部区域时,吸风口上缘至顶棚平面或屋顶的距离()。
A.不小于0.2m B.不小于0.4m C.不大于0.2m D.不大于0.4m
答案
单选题
用于排除余热、余湿和有害气体时(含氢气时除外),且当建筑物全面排风系统的吸风口位于房间上部区域时,吸风口上缘至顶棚平面或屋顶的距离()。
A.2m B.4m C.2m D.4m
答案
单选题
建筑物全面排风系统吸风口仅用于排除余热和余湿时,吸风口设置妻求哪个是正确的?( )
A.位置无特殊要求 B.应设于房间上部 C.上缘至顶棚平面的距离不大于0.5m D.上缘至顶棚平面的距离不大于0.4m
答案
多选题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当采用全面排风消除余热、余湿或其他有害物质时,应分别从建筑物内温度、含湿两或有害物质浓度的区域排风()
A.最低 B.最高 C.最小 D.最大 E.适度
答案
判断题
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
答案
单选题
同时放散有害物质、余热和余湿时,全面通风量()
A.应按其中所需最大的空气量计算 B.应按消除有害物质所需的空气量计算 C.应按分别消除有害物质、余热或余湿所需的空气量之和计算 D.应按分别消除有害物质、余热、余湿所需的空气量之和计算
答案
单选题
当采用全面通风消除余热、余湿或其他有害物质时,应分别从建筑物内温度最高,含湿量或有害物质浓度最大的区域排风。全面排风量的分配应符合的要求是:当放散气体密度比室内空气轻,或虽比室内空气重,但建筑内放散的显热全年均能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时,()
A.宜从房间上部区域排出 B.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所需风量的2/3,从下部地带排1/3 C.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所需风量的3/4,从下部地带排1/4 D.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所需风量的1/4,从下部地带排3/4
答案
单选题
用于排除氢气与空气混合物时,建筑物全面排风系统的吸风口上缘至顶棚平面或屋顶的距离( )。
A.不小于0.4m B.不小于0.1m C.不大于0.4m D.不大于0.1m
答案
单选题
同时散发余热、余湿和有害气体的工业建筑,除设局部排风外,宜从上部区域进行自然或机械的全面排风,当房间高度小于6m时,其排风量应按()计算。
A.不小于1次/h B.不小于2次/h C.不小于3次/h D.不小于4次/h
答案
单选题
同时散发余热、余湿和有害气体的工业建筑,除设局部排风外,宜从上部区域进行自然或机械的全面排风,当房间高度小于6m时,其排风量应按( )计算。
A.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综合练习,综合练习8 B.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综合练习,综合练习8 C.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综合练习,综合练习8 D.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综合练习,综合练习8
答案
热门试题
放散大量热量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 )。 当建筑物围合界面高度和人与建筑物的距离为1:1、夹角为45度时(),当建筑物立面高度和人与建筑物的距离为1:2、夹角为30度时()当建筑物立面高度和人与建筑物的距离为1:3、夹角为18度时(),当建筑物立面高度和人与建筑物的距离为1:4、夹角为14度时() 当采用全面通风消除余热、亲湿或其他有害物质时,应分别从建筑物内温度最高、含湿量或有害物质浓度最大的区域排风,并且全面排风量分配应符合的要求是:当放散气体密度比室内空气轻或重,建筑内放散的显热不足以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而沉积在下部区域时() 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逸散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 当合成气富含氢气时,有利于形成烷烃。 当合成气富含氢气时,有利于形成烷烃() C02气体中不含氢,所以CO2气体保护焊时,不会产生氢气孔。 ( ) 冬季采用全面通风方式消除余热、余湿及稀释低毒性有害物质时,室外气象参数应取()。 隧道通风系统用于列车正常运营时应有效排除隧道内的余热余湿,确保隧道内温度最热月日最高平均温度不大于() 可能突然散发大量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气体的建筑物,应设置() 用于补偿排除室内余热余热的全面排风耗热量时,采用()。 当建筑物的高度差为6m,建造在不同的地基上且建筑物形体较复杂,内部有错层时,应在该建筑物中应设置()。 当存在相信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宜不()原有建筑物的基础。 当建筑物立面高度和人与建筑物的距离为1:3夹角为18度时() 当建筑物立面高度和人与建筑物的距离为1:2夹角为30度时() 测定基础沉降差法适用于建筑物本身刚性强,发生倾斜时自身结构仍然完整,且沉陷资料可靠的建筑物。 当一座建筑物中兼有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及以上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当建筑物围合界面高度和人与建筑物的距离为1:1夹角为45度时() 当建筑物为高层时,基础埋深不应小于建筑物高度的()为宜。 当一建筑中兼有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当其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及以上时,该建筑宜确定为一类防雷建筑。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