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论语》中鲁哀公问孔子学生有若,荒年收成不好,国库又不足,怎么办?有若建议将税收从20%减到10%,哀公道:20%税收尚且不够,减到10%,国库不更少了吗?有若回答,百姓足,国库岂能不足?百姓不足,国库能足吗?有若观点给我们的启发有() ①税收收入并非必然与税率按同一方向增长或下跌 ②减轻百姓税负,可能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增加国家税收 ③要根据经济发展的状况,兼顾国家和百姓利益安排税收 ④税率与税收收入、经济增长、百姓收入按相反方向变动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28****1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1613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28****1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1614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论语》中鲁哀公问孔子学生有若,荒年收成不好,国库又不足,怎么办?有若建议将税收从20%减到10%,哀公道:20%税收尚且不够,减到10%,国库不更少了吗?有若回答,百姓足,国库岂能不足?百姓不足,国库能足吗?有若观点给我们的启发有() ①税收收入并非必然与税率按同一方向增长或下跌 ②减轻百姓税负,可能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增加国家税收 ③要根据经济发展的状况,兼顾国家和百姓利益安排税收 ④税率与税收收入、经济增长、百姓收入按相反方向变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主观题
《论语》里记载:鲁哀公问有若收成不好的时候国家财政开支不够怎么办,有若说可以试试“什一税之”,请问这是什么意思
答案
单选题
孔子晚年回到鲁国,鲁哀公尊称他为:()
A.军师 B.国师 C.国老 D.国公
答案
单选题
孔子晚年回到鲁国,鲁哀公尊称他为()
A.国公 B.国师 C.军师 D.国老
答案
主观题
孔子死后,鲁哀公亲制诔(lěi)文悼念孔子,诔文中称孔子为什么?()
答案
单选题
据《史记》记载: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起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A.周游列国 B.从事教育 C.在地方参政
答案
单选题
孔子由于鲁哀公狩猎过程中家臣打伤了()视为乱世将要开始的标志。
A.凤凰 B.麒麟 C.金龙 D.白虎
答案
单选题
据《史记》记载: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起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A.周游列国 B.从事教育 C.在地方参政
答案
单选题
“孔子侍坐于鲁哀公”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侍”都是“在旁边陪着”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案
单选题
《春秋》结束于鲁哀公()
A.十一年 B.十二年 C.十三年 D.十四年
答案
热门试题
鲁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孔子又向季孙(鲁国的卿家贵族,掌握鲁国实权)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孔子晚年回到鲁国后,鲁哀公用()来尊称他 《论语》饱含政治智慧,多处记载孔子对现实政治的思考。请问,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出自《论语》的哪一篇目?() 《论语·侍坐》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与孔子对谈理想,下列()最为孔子赞赏: 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的历史。 《春秋》的史实结束于鲁哀公十四年() 《论语》中孟武伯问孝,孔子的回答是( )。 下列句子中“亡”字与“今也则亡”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回(颜回,孔子学生)年二十九,发尽白,早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孔子的弟子有若在与鲁哀公论政时,提出了“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的思想,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孔子的弟子有若在与鲁哀公论政时,提出了“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的思想,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的历史的是()。 曲阜孔庙原为孔子故宅,于鲁哀公时立庙,历经历代增修,至宋代中叶扩大到今天所见到的规模。 曲阜孔庙原为孔子故宅,于鲁哀公时立庙,历经历代增修,至宋代中叶扩大到今天所见到的规模。 在《论语·宪问》中,孔子认为“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根据成书时间命名的《春秋》,大约成书于鲁哀公()。 根据成书时间命名的《春秋》,大约成书于鲁哀公()。 孔子所说的“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礼记﹒檀弓上》)说明了() 在《论语・宪问》中,孔子认为“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在《论语・宪问》中,孔子回答其弟子( )所问,曰:勿欺也,而犯之。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