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北方民歌的风格大多偏于细腻、委婉。()(1.0分)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01****7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050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01****7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05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判断题
北方民歌的风格大多偏于细腻、委婉。()(1.0分)
答案
单选题
北方民歌的风格偏于细腻、委婉,但其中的差异很大,各种色彩特点、歌种分布等纵横交错()
A.正确 B.错误
答案
判断题
魏良辅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的"水磨调"。( )
答案
主观题
【课题名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汉族民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汉族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通过欣赏、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感受和了解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形成原因及发展。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2)用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汉族南北民歌风格特点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以“小舞台”的形式导入 (1)用“中国民歌赛歌会”的表演方式,与学生共同演唱一组中国民歌。 (2)教师参与“小舞台”表演,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3)赛歌会小结,引出课题:《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汉族民歌》。 (二)探究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1)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 (2)比较两首《茉莉花》。 ①学唱东北、江苏《茉莉花》的主旋律。 ②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两首《茉莉花》在旋律进行、节奏、风格上各自的特点。 ③交流总结。 南方民歌:细腻、柔和,旋律以级进为主。 北方民歌:豪放、粗犷,旋律起伏较大。 (3)欣赏分辨北方民歌和南方民歌。 ①欣赏南方民歌《孟姜女》《无锡景》和北方民歌《脚夫调》《上去高山望平川》。 ②请学生区分其不同并进行交流。 (三)探究汉族南北民歌风格形成的原因 (1)讨论形成汉族南北民歌不同风格的原因。 (2)师生交流。 ①地理环境与民歌风格的形成有关。 ②地方方言与民歌风格的形成有关。 ③补充影响民歌风格形成的其他因素。 ④小结:地理环境对民歌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地方方言与民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们的性格、生产方式等都影响了民歌风格的形成。 (四)民歌的发展 (1)请学生说说运用民歌素材创作的歌曲曲目。 (2)唱唱运用民歌素材创作的歌曲。 (3)从不同角度欣赏几首运用民歌素材创作的比较有影响力的音乐作品。 ①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花儿与少年》片段。 ②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印象?刘三姐》花絮片段。 ③民歌《茱莉花》片段。 (五)学生谈感想 (六)课堂小结
答案
判断题
华丽而不失细腻指的是日式风格。
答案
单选题
华丽而不失细腻指的是日式风格()
A.正确 B.错误
答案
单选题
南北朝时期,民歌大为盛行。南方民歌缠绵婉转,北方民歌慷慨激昂。南方民歌的代表作是()
A.《采桑度》 B.《敕勒歌》 C.《木兰辞》 D.《蒿里行》
答案
单选题
有一首古老的北方民歌这样唱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北方民歌是()
A.《辽阔的草原》 B.《牧歌》 C.《敕勒歌》 D.《小黄马》
答案
单选题
南北朝时期,民歌大为盛行。南方民歌缠绵婉转,北方民歌慷慨激昂。其中,南方民歌的代表作是()
A.《采桑度》 B.《敕勒歌》 C.《归园田居》 D.《蒿里行》
答案
单选题
有一首古者的北方民歌这样唱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北方民歌是()
A.《辽阔的草原》 B.《牧歌》 C.《敕勒歌》 D.《小黄马》
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