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该条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没有造成损害的”犯罪中止,不构成犯罪
B. “应当免除处罚”是指不追究刑事责任
C. “造成损害”是指造成犯罪既遂结果以外的损害
D. “应当减轻处罚”是指应当在所触犯罪名的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72****68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2450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72****68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245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该条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没有造成损害的”犯罪中止,不构成犯罪 B.“应当免除处罚”是指不追究刑事责任 C.“造成损害”是指造成犯罪既遂结果以外的损害 D.“应当减轻处罚”是指应当在所触犯罪名的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
答案
单选题
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
A.应当减轻处罚 B.应当免除处罚 C.可以减轻处罚 D.可以免除处罚
答案
单选题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 )
A.应当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处罚 C.应当从轻处罚 D.可以从轻处罚
答案
单选题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 )。
A.减轻处罚 B.免除处罚 C.从轻处罚 D.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
单选题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
A.免除处罚 B.减轻处罚 C.从轻处罚 D.从重处罚
答案
单选题
《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该条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没有造成损害的”犯罪中止,不构成犯罪 B.“应当免除处罚”是指不追究刑事责任 C.“造成损害”是指造成犯罪既遂结果以外的损害 D.“应当减轻处罚”是指应当在所触犯罪名的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
答案
单选题
《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该条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没有造成损害的”犯罪中止,不构成犯罪 B. C.“应当免除处罚”是指不追究刑事责任 D. E.“造成损害”是指造成犯罪既遂结果以外的损害 F. G.“应当减轻处罚”是指应当在所触犯罪名的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
答案
单选题
《刑法》第29条第2款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下列案件符合该款规定的是()
A.甲教唆乙故意伤害丙,乙打死了丙 B.甲花10万元指使乙杀害丙,乙拿钱后因害怕没有实施杀人行为 C.甲教唆乙抢夺.乙实施了抢劫 D.甲教唆乙盗窃丙,乙在盗窃时被丙发现,乙刺伤丙后逃离
答案
单选题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处罚。()
A.减轻 B.不负 C.加重 D.以上都不是
答案
主观题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处罚
答案
热门试题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从轻处罚。()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伤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伤害的( ) 处罚。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 ) 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罪,没有造成损害的,( )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罪,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处罚。   15.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的,应当()。 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该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该减轻处罚。”对该条款的理解正确的是()。 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 )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在犯罪过程中,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 )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 )减轻处罚。 对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 ( )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119条第2款规定:"过失犯前款罪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属于() 《刑法》第310条第1款规定了窝藏、包庇罪,第2款规定:“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刑法》第312条规定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但没有规定“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关于上述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可以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可以减轻处罚()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可以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可以减轻处罚。 《刑法》第310条第1款规定了窝藏、包庇罪,第2款规定:“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刑法》第312条规定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但没有规定“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关于上述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7年真题] 《刑法》第310条第1款规定了窝藏、包庇罪,第2款规定:“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刑法》第312条规定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但没有规定“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关于上述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7年)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