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顺口溜流传的时期是( )。

A. 20世纪50年代初
B. 20世纪60年代初
C. 20世纪70年代末
D. 20世纪80年代末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87****78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3123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87****78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3124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顺口溜流传的时期是( )。
A.20世纪50年代初 B.20世纪60年代初 C.20世纪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末
答案
单选题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赞扬中共下列哪一选项的歌谣()
A.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责任制
答案
单选题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广大农民赞扬()的歌谣。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股份制改革 C.私有化改革 D.包工包料包销
答案
单选题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出自 1978 年安徽风阳农民的这段顺口溜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土地改革运动
答案
单选题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是 1978 年安徽凤阳农民传唱的一首歌谣。歌谣描述的是()  
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土地改革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包产到户”的实行
答案
单选题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农村逐步实行的( )。
A.土地改革运动 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单选题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最早尝到包产到户好处的中国农民们所总结的朴实的话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能够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主要原因是()①克服分配中的平均主义②农民拥有更多生产支配权③变以农业为主到以非农产业为主④农民可优先获得劳动产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
答案
单选题
80年代初期,农村盛传一些民谣,如“全家一起干,不到天黑不吃饭”,“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业实行大包干,粮食年年都翻番”,这反映了()
A.下放权力解放了生产力 B.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市场经济兼顾各方利益 D.土地流转有利于致富
答案
单选题
老百姓这样唱到:“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老百姓歌唱的“大包干”是指()。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道路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单选题
1978年12月,18户农民秘密签定契约,决定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搞大包干的地方是()。
A.安徽凤阳小岗村 B.江苏江阴华西村 C.山西昔阳大寨
答案
热门试题
鉴于重力的定向拉力,大包干草动作的强度要比伐木动作大,原因是?() 1978年12月,18户农民秘密签订契约,决定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搞大包干的地方是()。 1978年12月,18户农民秘密签订契约,决定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搞大包干的地方是() 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带头实行农业“大包干”,继而在全县范围内先后实行了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使农民的生产情绪日益高涨,农业经济日益繁荣 最早实行农业“大包干” 、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是: 1979年安徽凤阳县流行的歌谣:“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准搞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这首歌赞扬的是( )。 安徽小岗村里,矗立着“大包干”纪念馆,记录着“包产到户”带给农民的温饱。“包产到户”能带给农民温饱,是因为“包产到户”() 1979年安徽凤阳县流行的歌谣:“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准搞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这首歌谣赞扬的是()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句话的含义是 ( )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是对1978年哪个村子首创的经济制度的总结() 1978年,小岗村18位农民在“大包干”的契约上按下红手印,相约“包产到户”。这一标志性事件成为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催生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岗村位于()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10工分…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他的诉说,表达了C() 1979年6月初,凤阳县委书记陈庭元向安徽省委书记万里汇报工作时,引用了当地农民的歌谣:“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准搞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这首歌谣赞扬的是() 1979年6月初,风阳县委书记陈庭元向安徽省委书记万里汇报工作时,引用了当地农民的歌谣:“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准搞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这首歌谣赞扬的是() 1979年6月初,凤阳县县委书记陈庭元向安徽省委书记万里汇报工作时,引用了当地农民的歌谣:“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准搞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这首歌谣赞扬的是中国的哪项改革? 求动作路线直来直去,刚健有力 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改革先锋称号,称他们为“农村改革的先行者”。当时,____、____、____、____按下了手印。 不纳入包干考核的条件有() 大包装油缸,未按下大包旋转锁定按钮() 生活在盛世之末乱世之初,待人接物要直来直去。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