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在秋审制度中,“案情属实,但危害不大,可留待下年秋审再作决定”称为( ? ? ?)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14****5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6328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14****5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6329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热门试题
“秋审”制 清朝将秋审后罪行属实但情有可原,且可直接减等发落的情况,称为() (名词解析)秋审 (名词解析)“秋审”制 清朝案件经过秋审或朝审复审程序后,不属于缓决情况下的处理结果是( ). 清朝的秋审、朝审两大会审是由明朝会审制度中的发展而来的() 明代的三司会审是清朝秋审制度的前身。() 秋审是怎样审判的? 清朝秋审的结果包括(  )。 清朝秋审的结果包括()。 清朝经过“秋审”、“朝审”,将所有人犯分为() 秋审源于明朝的朝审,是清朝最著名且最重要的一种会审制度。秋审,简言之:复审地方上各省死刑案件的一种制度,因在每年秋季举行而得名。() 清代秋审适用的对象包括 。 清代经秋审或朝审的案件拟定四种意见是()。 清朝朝审与秋审都是死刑的复审程序,都体现着慎刑,二者的区别仅在于朝审的时间是霜降后十日,秋审是农历八月() 根据清朝的会审制度,案件经过秋审或朝审程序之后,分四种情况予以处理: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嗣。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根据清朝的会审制度,案件经过秋审或朝审程序之后,分四种情况予以处理: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嗣。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根据清朝的会审制度,案件经过秋审或朝审程序之后,分四种情况予以处理: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嗣。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清代,一个人是家里独子,有年老的,父母需要赡养,但他犯了死罪,经秋审程序后,发现案情属实,罪名恰当,按清代的法律,应如何处理() 根据清朝的会审制度,案件经过秋审或朝审程序之后,分四种情况予以处理: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嗣。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4年)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