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军最杰出的领袖。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建元永昌。……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三月十七日,农民军已至北京城下。……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农民军胜利地开进北京。
——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崇祯十二年(1639年),张献忠叛乱……李自成也乘时猖獗,于十四年(1641年)攻陷河南……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陷襄阳,僭号“新顺王”。次年,李自成建国,号曰大顺,改元永昌……这时洪承畴早为清军所俘,山海关之地全部沦陷,而流寇的势力已非明朝所能抵御。就在这一年,流寇攻陷北京,清军也接着入关。
——摘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问题:
(1)对同一史事的叙述,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何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不同叙述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88****4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9319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88****4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932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主观题
明末农民战争中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在西安建国,国号“()”。
答案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李自成是明末农民军最杰出的领袖。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建元永昌。……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三月十七日,农民军已至北京城下。……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农民军胜利地开进北京。——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崇祯十二年(1639年),张献忠叛乱……李自成也乘时猖獗,于十四年(1641年)攻陷河南……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陷襄阳,僭号“新顺王”。次年,李自成建国,号曰大顺,改元永昌……这时洪承畴早为清军所俘,山海关之地全部沦陷,而流寇的势力已非明朝所能抵御。就在这一年,流寇攻陷北京,清军也接着入关。——摘自傅乐成《中国通史》问题:(1)对同一史事的叙述,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何不同?(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不同叙述的原因。
答案
判断题
刘长恩先生创作的《李自成》,采用明末起义领袖李自成为创作题材
答案
主观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星期一,
A.A老师埋怨地说:“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 B.B老师颇有同感地说:“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C.A老师接着说:“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问题:请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具体谈谈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与目前存在的误区。
答案
主观题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军最杰出的领袖。崇祯十七年(1644 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建元永昌。……农 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三月十七日,农民军已至北京城下。……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 自缢而死。农民军胜利地开进北京。 ——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 崇祯十二年(1639 年),张献忠叛乱……李自成也乘时猖獗,于十四年(1641 年)攻陷河南……十六年(1643 年),李 自成陷襄阳,僭号“新顺王”。次年,李自成建国,号日大顺,改元永昌……这时洪承畴早为清军所俘,山海关之 地全部沦陷,而流寇的势力已非明朝所能抵御。就在这一年,流寇攻陷北京,清军也接着入关。 ——摘自傅乐成《中国通史》问题: (1)对同一史事的叙述,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何不同?(8 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不同叙述的原因。(8 分)
答案
单选题
李自成统帅农民军灭了明朝。()
A.错误 B.正确
答案
单选题
李自成统帅农民军灭了明朝()
A.正确 B.错误
答案
主观题
下面是《毛诗正义?北风》的第一章,阅读并回答问题:
答案
单选题
()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北京,明王朝灭亡。
A.1640 B.1644 C.1651 D.1660
答案
主观题
李自成是出生于米脂的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他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政治口号,对当时影响甚大,请问这个口号是什么
答案
热门试题
李自成是出生于米脂的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他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政治口号,对当时影响甚大,请问这个口号是什么 樵史通俗演义》是一部反映明末历史以及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小说()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某省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我国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我方按 明末对朱明王朝构成严重威胁的农民武装力量只有李自成部队。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李某是位于 下面是《毛诗正义?北风》的第一章,阅读并回答问题:雱的读音和意义是什么 下面是《毛诗正义?北风》的第一章,阅读并回答问题:雱的读音和意义是什么 南明弘光政权曾意图联合清朝共同进攻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我国出口公司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某公司以 下面是《毛诗正义?北风》的第一章,阅读并回答问题:郑玄对邪是怎样解释的 下面是《毛诗正义?北风》的第一章,阅读并回答问题:郑玄对邪是怎样解释的 下面是《毛诗正义?北风》的第一章,阅读并回答问题:惠是什么意思?这是谁的注 下面是《毛诗正义?北风》的第一章,阅读并回答问题:惠是什么意思?这是谁的注 下面是《毛诗正义?北风》的第一章,阅读并回答问题:只且是什么意思?这是谁的解释 下面是《毛诗正义?北风》的第一章,阅读并回答问题:只且是什么意思?这是谁的解释 ()不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导人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