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读书的意义 俞平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其实是对一桩事情的两种看法。游历者,活动的书本。读书则日卧游,山川如指掌,古今如对面,乃广义的游览。现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几万里路不算什么,读万卷书的日见其少了。当然有种种的原因,最浅显的看法是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不缺乏。讲到读书的真意义,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门砖"。既为功名富贵,依目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要读书,更无须借光圣经贤传,甚至于愈读书会愈穷,这无怪不喜欢读书,懂得怎样读的人一天一天的减少了。读书空气的稀薄,读书种子的稀少,互为因果循环。现在有一些人,你对他说身心性命则以为迂阔,对他说因果报应则以为荒谬,对他说风花雪夜则以为无聊。不错,是迂阔,荒谬,无聊。你试问他,不迂阔,不荒谬,不无聊的是啥?他会有种种漂亮的说法。但你不可过于信他,他只是要钱而已,文言谓之好利。……好利之心压倒一切,非一朝一夕之故。古人说:"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以义为利是遥远的古话。退一步说,以名为利。然名利双收,话虽好听,利必不大。惟有不恤声名的干,以利为利,始专而且厚。道德名誉的观念本多半从书本中来,不恤声名与不好读书亦有相互的关联。在这一味好利的空气中寻求读书乐,岂不难于上青天,除非我们把两者混合。假如我们能够立一种制度,使天下之俊秀求官位利禄之途必出于读书,近乎从前科举的办法,这或者还有人肯下十载寒窗的苦工。严格说来,这已失却读书的真意义,何况这制度的确立还遥遥无期。 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严格来说,这已失却读书的真意义”,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61****7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6871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61****7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687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热门试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哲学角度理解,它强调的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认识论含义、相互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下列说法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下列说法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自今年起,中国将每年的5月19日(《徐霞客游记》开篇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哲学上说明() (2015河南三门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人们不再满足于“读万卷书”,更渴望“行万里路”,说的是旅游的哪方面影响()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启发人们不仅能宣泄不良情绪还能开阔视野() 2011年5月19日是我国第一个“中国旅游日”,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11年5月19日是我国第一个“中国旅游日”,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作为先哲所推崇的一种安身立命之本,也曾被形象地称作“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被称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并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的思想家是()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表达的意思是直接经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旅行实际上可以让“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同时实现。行万里路会______我们读更多的书,所以旅行是生命中______的内容,也是人生不断自我释放、自我重构的_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学习有两种根本方法,一是向书本学,二是向实践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两种方法。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古往今来,这些关于读书的经典佳句,总是令人_,给我们以深思和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俗语“读万卷书”的后半句是什么? 寻”是要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万个人、思万件事”的精神,才可能有所发现,获得真知。道听途说,网上下载,不下功夫,是难于得到真知的。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