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 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___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 舍弃
B. 修改
C. 如实填写
D. 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44****4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6647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44****4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6648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1) 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___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 B.修改 C.如实填写 D.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___________。
答案
单选题
在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菌体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答案
主观题
某组同学进行“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实验时猜想杠杆平衡的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经过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4554于是,他们分析所得数据,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请你指出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①                        ②                       (回答两点)
答案
主观题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1 实验目的2
答案
单选题
下列调查活动中,所得数据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的是()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所有个体
答案
主观题
下表中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的压强”时所测的部分数据。(1)实验次数1、4、5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次数1、2、3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次数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右液面(水)高度差/cm13朝上2.623朝下2.633朝侧面2.646朝上5.459朝上8.2          
答案
单选题
在“斯三先生者,皆振古之高人……然皆主于一偏而不获全体之用”中,“一偏”之义为()
A.一边 B.一旁 C.一遍 D.一个片面
答案
主观题
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声音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论。(1)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                                                                                                             。(3)实验结论                                                  。
答案
主观题
小红、小明两同学分别用铝块、某种液体来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小红同学用天平、量筒、质量不等的铝块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小明同学用天平、量筒、烧杯和某种液体进行实验,先在烧杯中加某种液体后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再用量筒测出某种液体的体积,重复三次,实验数据如表二所示。表一                                                                          表二实验序号铝质量(g)铝体积(ml) 实验序号液体的质量(g)液体的体积(ml)12710(1)581025420(2)662038130(3)7430
答案
主观题
请你利用现在考试时身边的器材(文具等),设计两个简易小实验,并指出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物理规律. 示例(1)实验过程和现象手在桌面上滑动,向下压力越大,滑动时感觉阻力越大        (2)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          实验1(1)实验过程和现象                                              (2)实验结论                                  实验2(1)实验过程和现象                                              (2)实验结论                                            
答案
热门试题
在井下实验设备放电时,必须有()在现场检查,只有瓦斯浓度在1%以下时,才允许实验和放电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得F1,F1自交所得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 《实验报告》格式要求中,包括以下几项中的哪几项() 1实验报告案头部分;2实验目的;3实验仪器;4主要仪器装置描述;5实验原理;6实验步骤;7注意事项;8数据处理;9误差分析;10实验结论;11问题讨论;12思考练习。 在反应活化能测定实验中,对某一反应通过实验测得有关数据,按lgk对1/T作图,所得直线的斜率为 -3655.9,该反应的活化能Ea = ______ 请你利用铅笔、直尺、橡皮擦、白纸、桌子这些器材中的一个或几个设计两个简易小实验,并指出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物理规律。示例(1)实验过程和现象手在桌面上滑动,向下压力越大,滑动时感觉阻力越大。(2)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实验l(1)实验过程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2(1)实验过程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前测01→实验处理→后测02,这属于哪种实验模式() 一物为万物一偏。 (2)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_________有关系。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                        。 关于图2中四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现在SPSS中某一变量的一批数据如下: -1、16;1、43;-0、87;-0、45;-1、79;-1、52;1、01;0、74;0、58;0、01;-0、88;1、52;-0、27;-0、01;1、36;-0、21; 请计算这批数据的均值,方差,标准差:全距,偏度系数,峰度系数 在前实验设计方法中,实验模式为SO1XO2的是()  探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的实验时,得到如下的数据表物质实验次数质量/kg升高的温度/℃吸收的热量/J水10.15102100 20.10104200煤油30.05101050 40.10102100(1)该实验的研究方法是      .(2)分析第1、2或3、4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有关.(3)分析第1、3或2、4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4)综上所述,物质吸热多少与质量、温度变化量、      有关.(5)实验表明,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不同的,为了描述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物理学中引入了物理量      .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两条    《原始资料报告》格式要求中,包括以下几项中的哪几项() 1实验报告的案头部分;2实验仪器;3原始数据;4异常现象。 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液体具有惯性。(1)选用的物品或实验器材(2)简述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现象 以下事物在庄子看来是一偏的有() 以下事物在庄子看来是一偏的有() 盘点结束后,发现所得数据与账簿资料不符时,应与()共同找出原因,确认在盘点表上注明。 实验室废液超过一定浓度时必须进行处理()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