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小儿无蒂息肉:()

A. 注射疗法
B. 结扎法
C. 电烙法
D. 直肠结肠切除术
E. 切除法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49****3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9795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49****3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979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小儿无蒂息肉:()
A.注射疗法 B.结扎法 C.电烙法 D.直肠结肠切除术 E.切除法
答案
B型单选(医学类共用选项)
小儿无蒂息肉,经常出血者适用于
A.注射疗法 B.外剥内扎术 C.冷冻疗法 D.结扎法 E.电灼法
答案
单选题
低位带蒂息肉:()
A.注射疗法 B.结扎法 C.电烙法 D.直肠结肠切除术 E.切除法
答案
单选题
低位带蒂直肠息肉
A.排便时无痛,排便终末时粪便沾有鲜血,并有粉红色球形肿块脱出 B.排便时有少量黏液血便,排便习惯改变 C.排便时剧痛,粪便表面带鲜血 D.腹痛,少量果酱样黏液血便 E.排便时无痛,便时及便后少量鲜血
答案
B型单选(医学类共用选项)
低位带蒂息肉适用于
A.注射疗法 B.外剥内扎术 C.冷冻疗法 D.结扎法 E.电灼法
答案
主观题
低位带蒂息肉一般采用()治疗.息肉病宜行()或()手术。
答案
单选题
乙状结肠息肉,蒂短,手术方式宜选择
A.左半结肠切除术 B.右半结肠切除术 C.全结肠切除术 D.部分结肠切除 E.经内镜切除术
答案
单选题
乙状结肠息肉,蒂短,手术方式宜选择()
A.左半结肠切除术 B.右半结肠切除术 C.全结肠切除术 D.部分结肠切除术 E.经内镜切除术
答案
单选题
乙状结肠息肉,蒂短,手术方式宜选择
A.右半结肠切除术 B.部分结肠切除术 C.经内镜切除术 D.全结肠切除术 E.左半结肠切除术
答案
单选题
带蒂息肉再次检查消失的主要原因
A.恶变 B.缩小 C.溃疡 D.自行脱落 E.出血
答案
热门试题
高位带蒂直肠息肉采取何种方法处理:( ) 高位带蒂直肠息肉适当的治疗方法是() 乙状结肠息肉,直径2cm,短蒂,术式选择() 乙状结肠息肉,直径1cm,有蒂。治疗宜采取 小儿肠息肉90%发生于() 对于直肠内高位带蒂息肉,最合理的切除方式是 乙状结肠息肉,直径1cm,短蒂,手术术式应选择() 小于3.5cm单蒂息肉可于内镜下用圈套器切除。 小于3.5cm单蒂息肉可于内镜下用圈套器切除。 直肠下部的单发有蒂息肉,一般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小于3.5cm单蒂息肉可于内镜下用圈套器切除() 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发现肠黏膜遍布无蒂息肉,但未发现骨骼及其他软组织肿瘤,该实习生的诊断为() 对于家族性息肉病,全结肠密集分布型息肉,如息肉无恶变最恰当的治疗是()。 最常见的直肠息肉,多为单发、有蒂,直径一般在1cm以下,很少癌变()。 根据年巴黎分型,早期胃癌即type-0型胃癌,根据病变的形态特征可分为息肉状及非息肉状两大类。息肉状病变在内镜中表现为形态隆起高于其周围黏膜,手术标本显示其隆起高度超过周围黏膜厚度的两倍(>2.5mm)。此型尚可分为有蒂及无蒂两类,通常以0-Ⅰp及0-Ⅰs表示() 声带带蒂肿块,边界清晰,无强化() 结肠镜检查:在结肠内发现息肉状物,有蒂,表面发红,凹凸不平,有糜烂。最可能的诊断为() 有明显的硬结,如乳头,有的象带短蒂的息肉形,向腔内突出,癌细胞分化较好是()病理类型 患者男性,35岁,便后肿物脱出肛外,不能回纳,疼痛甚,舌紫,脉涩。肛门镜下检查后诊断为直肠息肉。低位带蒂息肉宜选用哪种方法治疗() 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示右上叶后段支气管开口息肉样新生物,灰黄色,带蒂,易活动,活检未成功。最可能的诊断是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