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残翅果蝇幼虫用适当的高温处理,可发育成为长翅果蝇,这种现象属于()。

A. 回复突变
B. 基因多效
C. 表型模拟
D. 表现度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92****1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8644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92****1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864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残翅果蝇幼虫用适当的高温处理,可发育成为长翅果蝇,这种现象属于()。
A.回复突变 B.基因多效 C.表型模拟 D.表现度
答案
单选题
遗传学家曾作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4~7天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37℃环境下处理6~24小时后,得到了某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是长翅果蝇。此实验不能说明()
A.翅的发育过程经过酶的催化作用 B.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C.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时受环境影响 D.环境条件的改变必然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答案
主观题
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为探究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是否有影响,选用了纯种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实验。已知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 ②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5次,同时在每一代中都要除去残翅果蝇; ③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统计七代中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 ④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 请分析回答: 若让你对此实验过程进行改进,请设计出改进后的步骤: ①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雌性残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 ②(); ③(); ④()
答案
判断题
斑翅果蝇交配受时辰节律控制()
答案
单选题
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 B.V基因频率增加了50% 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 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
答案
单选题
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在一个由600只长翅果蝇和400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那么隐性基因v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
A.20% B.40% C.60% D.80%
答案
单选题
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在一个由600只长翅果蝇和400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那么隐性基因V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  )。
A.20% B.40% C.60% D.80%
答案
单选题
果蝇常染色体卷翅基因为隐性致死基因,卷翅对正常翅为显性,另一连锁非等位基因纯合时产生残翅表型,残翅对正常翅为隐性,现让卷翅果蝇和残翅果蝇杂交,预期后代中不同表型及其比为()
A.全部为卷翅; B.全部为正常翅; C.1/2卷翅.1/2正常翅; D.1/2卷翅.1/4正常翅,1/4残翅
答案
单选题
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V和v控制的,果蝇的正常发育是在20℃~25℃条件下完成。将果蝇培养在20℃以上的条件下,残翅果蝇的后代(F1)会出现长翅性状,此现象可以解释为()
A.环境因素可以引起基因重组 B.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C.环境因素可以引起基因突变 D.环境因素可以引起染色体变异
答案
主观题
果蝇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和B、b表示.且基因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巳知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果蝇交配,Fl为黑身长翅和灰身长翅,比例为l︰l。当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6︰2︰3︰l。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F2中的黑身残翅果蝇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答案
热门试题
果蝇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和B、b表示.且基因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巳知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果蝇交配,Fl为黑身长翅和灰身长翅,比例为l︰l。当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6︰2︰3︰l。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占其后代的比例为() 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V和v控制的,果蝇的正常发育是在20~25℃条件下完成的。将果蝇培养在20℃以上的条件下,残翅果蝇的后代(F1)会出现长翅的性状,此现象可以解释为() 在人体肠绒毛内发育成长的绦虫幼虫是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试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假定残翅(v)的基因频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果蝇(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与其他突变类型相比,残翅个体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 ()发育成种皮,()发育成果皮。受精卵发育成(),受精极核发育成()。()发育成种子,()发育成果实。 摘除精巢后,毕氏器可发育成()。 后螠的性别是由环境决定的,成熟的后螠在海里产卵,发育成不具性别的幼虫,如果幼虫落到海底,则发育成雄虫,如果落到雌虫的口吻上,就发育成雌虫。 在受精后的胚珠中,受精卵发育成(),受精极核发育成(),珠心()或发育成(),珠被发育成(),珠孔发育成(),珠柄发育成()。 果蝇为了使果蝇的幼虫更加肥大而便于解剖和分离唾腺,可以在饲养时( ) 翅果 受精后,子房发育成____,子房壁发育成____,胚珠发育成_____ 环毛蚓的发育要经过担轮幼虫阶段才能发育成成体。 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珠被发育成(),合子发育成(),受精极核或受精的中央细胞发育成()。子房发育成(),花柄形成()。 受精以后, 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种皮, 发育成果实 __________发育成种皮,__________发育成果皮。 女性生命中可发育成熟的卵泡数目是 妊娠是__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 由受精卵孵化的幼虫在发育过程中(? ?),结果只能发育成工蜂。 卵细胞发育成胚,这种现象称为 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在适当培养条件下可发育成完整的植株,离体动物体细胞却不能直接发育成动物的成熟个体,原因是()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