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4月30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08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3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4月30日专为备考2023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在信封的书写格式当中,收信人的详细地址应写在信封的正中间。()

    A

    B

  • 2. 解说词是对人物生平事迹、旅游景点、展览陈列品(包括实物及图片)、影视新闻纪录片的画面等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应用性文体。()

    A

    B

  • 1. 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鉴于考试具有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现代测量学中已出现一个以研究考试为对象的分支即考核测重学。

    B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建起了一个我国科学观测研究中心。

    C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不仅严格履行自身职能。而且把能否帮助当地居民发展生产视为己任。

    D基因引发严重精神病解释了精神分裂症,忧郁症及各种癖好为什么经常会成为家族疾病,以及双胞胎患同类精神病经例偏高。

  • 2. 下列各项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
    ②非得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

    B①这样的事,我何尝愿意做?
    ②这样的事,我何尝不愿意做?

    C①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
    ②除非你去请,否则,他是不会来的

    D①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②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

  • 那一束伴地莲
        在我的故乡,每年春天,都遍生一种野草,或许因为多,平常至极,很少有人能叫出它的名字来。尽管一眼就能认出它高高的枝,苍绿的叶。
        早春它是不开花的,到了春末夏始,桃花李花都一齐谢了,大地又显单调的时候,它才绽开一粒粒小骨朵,雪白的瓣,乳黄的蕊,不足指甲大的小花儿开在坡上、荒地头、野沟边,如夜空里的繁星,簇簇丛丛灿烂一片,随风散布一种沁人的苦香。
        在我的印象中,它的花期很长,要过一整个酷烈的夏季,似乎在仲秋前后,也许会有两三朵小花稀疏散杂在日渐寂寞的景色里,而那枝叶,却也是褪了绿,转入翠黄,尔后再无可逃避地被季节洗蚀了色彩,被干燥的秋风榨尽了水分,被霜露浸得枯脆干焦。其时,它便成了一味药了,这在普通的乡人眼里是不识的,更不知它竟有一个美丽得几近脱俗的名字:伴地莲。
        我知道伴地莲,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那时父亲已在遥远的江南工作,家里全靠母亲操劳,我又病了。就在那样一个雪落之后的冬天的傍晚,母亲背我去山后的医疗社看医生。临走,医生递给母亲一截枯草,叫母亲去野地里找,拿回去洗净切碎煮水给我喝,医生说它能治我的病。
        归途中升起了一轮月亮。月亮很圆,被雪地衬映得更加明亮,我至今还记得那时看见远处雪原中静卧的村庄。
        母亲背着我就在这样一个有积雪的月夜里走。边走,她边踢开路边的雪层,寻找和她手里一样的那种春天遍地都是的叫作伴地莲的野草。因为孩子们的野火早在秋天就已烧遍,母亲收获不大。邻近村庄的时候,她又拐了个弯,绕上一段河堤。河堤离村庄较远,然而仍没有逃脱家乡习惯性的秋季烧荒的野火。这叫母亲失望,同时也加大了母亲搜索的范围。就这样,母亲终于没有防备地滑进了一段被挖开用来排水的坑里。坑很深,幸亏坑底雪厚,母亲除了一场虚惊没有受到伤害。我不记得那时我有没有因为惊吓而号啕大哭,我只记得母亲正说要往上爬,竟意外发现坑壁被踢开的雪被下掩盖了一丛她急欲寻找的那种枯干的草,我记得那时母亲在明亮的月亮地里止不住惊喜而连声赞叹。
        这以后,很长一段日子留在我印象里的就是这药的苦味,苦不堪言。母亲便用作为口粮的山芋反复煮熬,熬成糊状,熬出更浓的糖味,拿来做我喝药后的奖励。在我童稚的记忆里,极苦之后,那一小勺山芋糊竟是此生再难以体验到的甘甜。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我常为自己记忆细节的清晰而诧异,然而母亲却证实了它的真实。那时,我的孩子正趴在她的怀里撒娇,她愣怔片刻,顺着我的提示她终于回想起来,她告诉我那时我患的是一种急症肝炎。她说,第二年秋天,怕我病犯,早在烧荒前,她割了一大捆回来,拿绳束了,系在屋梁上,以作备用,只是再没有用着,直到迁来南方,老屋卖给人家也没有取下。
        然而我却没有遗忘,那一束伴地莲烟熏火燎黝黑地挂在我老屋的梁上。尽管与母亲的回忆有些许出入,然而那晚雪地里的月光却真实地穿越二十多年的积尘,落入我充满疲倦的梦中。
        活着是件艰难的事,我时常这样想。生长中的许多不易处,让我越发知道,世间真正美好的东西实在太少。于做人的困顿里偶然回顾,尚能发现内心深处还有可以寄托的空间,不致全然没有了信心,这,要感谢母亲。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三项是()

    A题目“那一束伴地莲”指的不是母亲雪地寻找的那一束,而是挂在梁上的那一束。

    B本文歌颂了母亲的伟大,母爱的纯洁与无私。

    C伴地莲普通、平凡而又美丽有用(能治病),正是母亲的形象。

    D“那晚雪地里的月光却真实地穿越二十多年的积尘,落入我充满疲倦的梦中”,说明这二十多年来“我”经历了很多劫难。

    E本文以伴地莲为线索,结构严密,开头三段介绍伴地莲,中间四段写母亲寻找伴地莲为“我”治病,最后三段写记忆中的伴地莲。

    F本文语言华丽,色彩绚烂,如第二段对伴地莲的描写,最能体现这种风格。

  • 白蝴蝶之恋
    刘白羽
        春意甚浓了,但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刚刚吹过,又来了一片沁人心脾的冷雨。
        我在草地上走着,忽然,在鲜嫩的春草上看到一只雪白的蝴蝶。蝴蝶给雨水打落在地面上,沾湿的翅膀轻微地簌簌颤动着,张不开来。它奄奄一息,即将逝去。但它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多么可怜呀!
        它从哪儿来?要飞向哪儿去?我痴痴望着它,忽然像有一滴圣洁的水滴落在灵魂深处,我的心灵给一道白闪闪的柔软而又强烈的光照亮了。
        我弯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白蝴蝶捏起来,放在手心里。
        这已经冻僵了的小生灵发蔫了,它的细细的腿动弹了一下,就歪倒在我的手中。     我用口呵着气,给它一丝温暖,蝴蝶渐渐苏醒过来。它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蒙了吧?不过,它确实太纤细了。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条像丝一样细的腿。可是,这纤细的小生灵,它飞出来是为了寻觅什么呢?在这阴晴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
        它活过来了,我竟感到无限的喜悦。
        这时,风过去了,雨也过去了。太阳用明亮的光辉照满宇宙,照满人间,一切都那样晶莹,那样明媚,树叶由嫩绿变成深绿了,草地上开满小米粒那样黄的小花朵。我把蝴蝶放在盛满阳光的一片嫩叶上,我在草地上漫步而去了。但我的灵魂里在呐喊——开始很遥远、很遥远……我还以为天空中又来了风来了雨,后来我才知道就在我的心灵深处:你为什么把一个生灵弃置不顾?……于是我折转身又走回去,又走到那株古老婆娑的大树那儿。谁知那只白蝴蝶缓缓地、缓缓地在树叶上蠕动呢!我不惊动它,只静静地看着。阳光散发着一种淡红色,在那叶片上颤悸、燃烧,于是带来了火、热、光明、生命,雨珠给它晒干了,风沙给它扫净了,那树叶像一片绿玻璃片一样透明、清亮。
        我那美丽的白蝴蝶呀!我那勇敢的白蝴蝶呀!它试了几次,终于一跃而起,展翅飞翔,活泼伶俐地在我周围翩翩飞舞了好一阵,又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飞去,像一片小小的雪花,愈飞愈远。消失不见了。
        这时,一江春水在我心头轻轻地荡漾了一下。在白蝴蝶危难时我怜悯它,可是当它真的自由翱翔而去时我又感到如此失落、怅惘。“唉!人啊人……”我默默地伫望了一阵,转身向青草地走去。

    2. 下列对这篇短文的分析和品赏,正确的三项是()

    A文章在对早春冷雨后自蝴蝶命运变化描写的同时,也叙述了自己的绵绵情思,吟唱了一曲人性美的赞歌。

    B作者描写“我”三次心理变化的过程,一波三折,“我”的绵绵情思就在这曲折有致的叙述中展现出来。

    C作者笔下的那只白蝴蝶,是美丽而勇敢的春的“寻求者”的化身,在它的身上体现了春之生灵争春的勇气。

    D第3自然段问白蝴蝶要飞到哪儿去?而短文的后面又有暗示:白蝴蝶飞出来是为了寻求“火、热、光明、生命”。

    E本文全文不过千字,作者心细如发,笔纤似针,行文跌宕多姿,充分体现了刘白羽散文的风格:细腻、激越、壮美。

  •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
    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2. 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下面空白处补上两个句子,与前面句子组成一个排比句。
    今天,当你乘坐着呼啸奔驰的现代化列车穿过高山,绕过大河的时候,_____________,是否感叹于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呢?  
  • 1. 大江东去,浪淘尽,()。
  • 2. 王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