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8月5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45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2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8月5日专为备考2022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面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描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故事。

    C鲁滨孙在荒岛上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并将他教育成一个忠实的奴仆。

    D《伊索寓言》更多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 2. 下引对联各咏一历史人物,若依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万古丹心盟日月,千年义气表春秋
    B未劈曹颅千古恨,曾医关臂一军惊
    C天意欲兴刘,到此英雄难用武;人心犹慕项,至今父老尚称王
    D由仁居义,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知言养气,充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




    A关羽/扁鹊/项羽/孔子

    B关羽/华陀/项羽/孟子

    C文天祥/华陀/刘邦/孔子

    D文天祥/扁鹊/刘邦/孟子

  •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 下列句子括号里的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B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C范增数(目)项王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 石缝间的生命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一线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唯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顽强的生命。
        或者就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有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吸吮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
        或者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做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着伤疤。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的艰难。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诉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天地。
        如果一切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一切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绝迹,那里便会沦为永无开化之日的黑暗。如果一切生命都只贪婪于黑黝黝的沃土,它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又如何使自己在一代一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呢?世界就是如此奇妙。试想,那石缝间的野草,一旦将它们的草籽撒落在肥沃的大地上,它们一定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娇嫩的种子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长得更显繁茂;试想,那石缝间的蒲公英,一旦它们的种子,撑着团团的絮伞,随风飘向湿润的乡野,它们一定会比其他的花卉长得茁壮,更能经暑耐寒;至于那顽强的松柏,它本来就是生命的崇高体现,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给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样。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惶惶,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一篇以演绎生物学“物竞天择”学说为主题的散文,知识性很强,但文字清丽,极具可读性。

    B“石缝间的生命”,对于特定的时代来说,它就是饱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的象征。

    C写野草的文字,点化了白居易的诗句:经过烈火考验的野草在山崖石缝间自然能茁壮生长。

    D文章运用了以物喻人的笔法,“小花小草”是人间的弱者,而参天的松柏则是事业有成的强者。

    E生命在困厄中顽强地生存与发展,辐射出震撼人心的力量,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更加美丽辉煌。

  • 1. 根据商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信息的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
    消费率是指消费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于居民消费一般占最终消费的80%以上,因此居民消费率的高低决定最终消费率的高低。居民消费率的国际平均水平为60%左右,而1997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仅为47.5%。最终消费率的国际平均水平在70%左右,素以高储蓄率闻名的东亚国家,最终消费率平均水平也在65%以上。我国目前的最终消费率则仅为58.8%,目前,要扩大内需,将我国巨大的消费需求扩张潜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第一步目标是使最终消费率由目前的59%逐渐回升到接近东亚国家65%的水平,居民消费率由目前的47%,逐步回升到接近东亚国家52%的较低水平。为了实现居民消费增长率在这几年中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出1~2个百分点,必须切实地实行鼓励政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根据下面文字,拟写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2个字)
    正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锦乡江苏——中国江苏工艺美术精品展”开展以来受到观众的热情欢迎。展览以雅致的东方文化氛围,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个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开明开放和充满勃勃生机的江苏。 该展的工艺品荟萃的是百余位江苏工艺美术大师的116件力作,全面展示了江苏在刺绣、染织、陶艺、雕塑、绘画等诸多领域取得的艺术成就,其中不少作品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
    今王田猎于此
  • 2. 解释下列句中“且”的意义。
    ①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__________
    ②且焉置土石__________
    ③臣死且不避__________
    ④存者且偷生__________
    ⑤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__________
    ⑥河水清且涟漪__________
  • 1. 为丰富校刊《良师益友》的内容,学校需要特征一些稿件,如园丁颂歌、读书笔记、思想火花和文艺创作等,请你写一份征稿启事。
  • 2. 说明文写作
    题目:水的三态
    提示与要求:注意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采用多种说明方法。字数5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