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真题及答案(00145)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304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7年4月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真题及答案(00145)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生产与作业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 )

    A决策性地位

    B计划性地位

    C基础性地位

    D主导性地位

  • 2. 某加工件批量n=4件,需顺序经过3道工序加工,各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分别为:t1=10分钟,t2=5分钟,t3=20分钟,若采用平行移动方式组织生产,则该批加工件的加工总周期为( )

    A35分钟

    B55分钟

    C95分钟

    D140分钟

  • 3. 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在设置生产单位时宜采用( )

    A工艺专业化形式

    B对象专业化形式

    C设备专业化形式

    D加工专业化形式

  • 4. 下列生产方式中,适合采用在制品定额法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生产类型是( )

    A大量生产

    B成批生产

    C单件生产

    D成组生产

  • 5. 对于MTS企业,在编制年度生产计划时,主要的决策是确定( )

    A品种和产量

    B成本和质量

    C价格和交货期

    D利润和销售量

  • 6. 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有:品种、质量、产量、产值和( )

    A提前期

    B出产期

    C投入期

    D生产周期

  • 7. 滚动计划方法的优点是( )

    A计划是滚动的

    B执行时可以灵活改变计划

    C计划是滚动的且稳定性强

    D计划是动态的且连续性好

  • 8. 产品的生产周期是指产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一直到成品出产为止的( )

    A全部加工时间

    B全部有效工作时间

    C全部工序时间

    D全部日历时间

  • 9. 提高物资周转率,对企业来说意味着( )

    A增加流动资金占用

    B减少出产量

    C多支出利息

    D减少企业库存

  • 10. 经加工后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材料属于( )

    A辅助材料

    B燃料

    C主要原材料

    D一般原材料

  • 11. 企业编制物资供应计划时,计算物资需要量的依据之一是( ) A .物资运输定额

    A物资采购定额

    B物资消耗定额

    C物资需求定额

  • 12. 由于运输保管不善或供应材料不合格所造成的物资损耗称为( )

    A工艺性消耗

    B非工艺性消耗

    C技术性损耗

    D非技术性损耗

  • 13. 经常储备的特征是( )

    A经常变动

    B保持不变

    C持续稳定

    D有时稳定

  • 14. 独立需求是指那些具有不确定性、企业自身( )

    A迫切需要的需求

    B不能控制的需求

    C可以控制的需求

    D有待明确的需求

  • 15. 以下选项中,使库存出现缺货的是( )

    A需求率变化趋小

    B需求率变化趋大

    C需求率保持不变

    D需求率为零

  • 16. 在库存控制中,缺货成本与库存保管成本的关系是(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累加关系

    D没有关系

  • 17. 在闭环MRP中,确定主生产计划时应进行( )

    A粗能力计划平衡

    B细能力计划平衡

    C人员和外协平衡

    D生产场地平衡

  • 18. 新产品开发方案评价的定性分析方法多用于( )

    A产品初步设计阶段

    B可行性研究阶段

    C产品构思的筛选阶段

    D试销阶段

  • 19. 企业与其他单位共同研制新产品,这种开发方式是( )

    A技术引进方式

    B联合研制方式

    C自主研制方式

    D被动研制方式

  • 20. 点检制是日本全员设备维修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点”指的是被检测设备的( )

    A关键部位

    B某个部位

    C几个部位

    D所有部位

  • 21. 传统设备管理将工作重心放在设备使用和维修阶段,忽视了对设备( )

    A保养全过程的管理

    B运转与经营全过程的管理

    C购买全过程的管理

    D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

  • 22. 设备的可靠性是指设备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使用条件下( )

    A发生故障的次数

    B发生故障的概率

    C完成规定功能的次数

    D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 23. 某设备的运行周期为169小时,在此期间发生六次故障,故障停机时间为27小时,设备的运行总时间为142小时,则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为( )

    A18.67小时

    B23.67小时

    C26.67小时

    D30.67小时

  • 24. ISO9000族为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 )

    A产品质量标准

    B产品技术标准

    C质量管理标准

    D产品设计标准

  • 25. 供方为了向顾客或认证机构证实质量体系要素已经贯彻并符合规定的要求,需要提供的最高级证实是( )

    A存在声明

    B文件证据

    C执行见证

    D设计见证

  • 26. 根据概率论中的中心极限定理,当统计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波动使质量特性数据形成一定的分布,并在一般情况下,计量值数据服从( )

    A正态分布

    B泊松分布

    C指数分布

    D概率分布

  • 27. 工作研究的指导思想是( )

    A精益求精

    B突破创新

    C详细认真

    D实事求是

  • 28. 对于不必要的工序、不必要的搬运、不必要的检验、不必要的动作等,一律都应( )

    A合并

    B简化

    C利用

    D取消

  • 29. 在生产现场的照明方式上,应考虑最大限度的使用( )

    A人工采光

    B自然光

    C荧光

    D混合光

  • 30. 绘制人——机联合分析图的目的是分析( )

    A产品的生产过程

    B零件的生产过程

    C制品的运行路线

    D人和机器的工作情况

  • 31. JIT生产方式下的作业管理系统采用( )

    A推动方式

    B拉动方式

    C推拉结合方式

    D流动方式

  • 32. JIT生产方式的核心思想是( )

    A消除一切浪费

    B少人化生产

    C准时化生产

    D质量保证

  • 1. 工序
  • 2. 期量标准
  • 3. 物资消耗定额
  • 4. 设备无形磨损
  • 5. 动作分析
  • 1. 企业如何实现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 2. 简述生产批量、生产周期和生产提前期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 3. 简述生产计划的编制步骤。
  • 4. 简述新产品开发的程序。
  • 5. 简述精益生产的含义和内容。
  • 1. 某零件内径尺寸公差为Φmm,加工100件,得到平均值=20.011mm,标准偏差S=0.005mm。求工序能力指数,并对该工序能力加以评价。
  • 2. 已知某工程项目网络图,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天) 求:(1)各结点的最早时间、最迟时间和各作业总时差; (2)确定关键路线及总工期。  
  • 3. 已知甲产品的结构树如下图所示: 若计划生产甲产品150件,请计算甲产品各组件的需求量。
  • 1. 某公司每年对某产品的需求为8000件,供货厂商规定:凡一次购买500件以下的价格为10元/件,购买500件或以上的价格优惠1元/件。如果每次订货费用为30元,每件产品年库存保管费是购买价格的30%,试问经济订货批量应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