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自考真题及答案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410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2017年10月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自考真题及答案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幼儿语言发展对于认知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加深和巩固幼儿初步形成的概念,指导并参与认知加工过程以及()

    A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B有助于幼儿更好地表情达意

    C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D促进幼儿的艺术发展

  • 2. 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阶段和先后顺序是一致的,说明儿童艳艳的发展具有()

    A不平衡性

    B个体差异性

    C阶段性

    D互补性

  • 3. 以下不属于学前儿童学习规律的基本特征的是()

    A在活动中学习语言

    B在运用中学习语言

    C在游戏中学习语言

    D在创造中学习语言

  • 4. 以下不属于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制定的客观依据的是()

    A社会的要求

    B幼儿发展的规律

    C家长的要求

    D语言的学科性质以及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

  • 5. 《指南》对幼儿的早期书面语言学习与发展三个方面的要求包括()

    A初步阅读理解能力的目标要求

    B倾听、理解的目标要求

    C能够创编的目标要求

    D语言文明习惯的目标要求

  • 6. 设计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时,应以 为主。()

    A教育目标

    B教师期望

    C儿童发展目标

    D社会要求

  • 7. 以下对学前儿童谈话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学前儿童的谈话有着共同的关注对象

    B学前儿童的谈话会强烈收到权威的影响

    C学前儿童的谈话具有一个有趣的中心话题

    D学前儿童的谈话一般具有统一的标准

  • 8. 学前儿童谈话能力中的首要核心经验是()

    A良好的倾听习惯与能力

    B掌握并运用交流和表达的规则

    C在谈话中能运用初步的谈话策略

    D理解和尊重别人观点的经验

  • 9. 关于幼儿的日常谈话表述正确的是()

    A日常谈话是固定的

    B日常谈话带有强烈的情境性和随机性

    C日常谈话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D日常谈话没有教师的参与

  • 10. 以下属于谈话过程中教师的封闭式问题的是()

    A聚合性问题

    B发散性问题

    C评价问题

    D回忆性问题

  • 11. 幼儿辩论能否开展得好,关键在于()

    A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B用恰当方式引出辩论话题

    C选择幼儿有趣的合适辩题

    D组织循序渐进的辩论学习活动

  • 12. 以下不属于幼儿辩论核心经验的是()

    A掌握并运动交流和表达的经验

    B解释并坚持自己的观点的经验

    C运用恰当方法辩论的经验

    D理解和尊重别人观点的经验

  • 13. 幼儿期培养独立性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最好方式之一是()

    A谈话

    B叙事

    C辩论

    D阅读

  • 14. 儿童的叙事能力一般随着年龄、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发展。研究表明, 的幼儿开始能够独立叙事,并且在叙述时   提到两个以上的事件,还会使用到时间和指称用语。()

    A两岁左右

    B三四岁

    C四五岁

    D五六岁

  • 15. “在讲述中使用几种不同的句式”属于幼儿使用较为丰富多样的词句进行叙事性讲述的()

    A初始阶段

    B稳定阶段

    C拓展阶段

    D升华阶段

  • 16. 有关幼儿说明性讲述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说明性讲述使用的是对话性的语言

    B说明性讲述运用的是独白性的语言

    C说明性讲述的语言要求生动形象

    D说明性讲述的语言需要丰富的感情色彩

  • 17. “能够根据讲述要求或讲述对象的特点分主次讲述”属于幼儿理解说明性讲述的内容组织方式的()

    A初始阶段

    B稳定阶段

    C拓展阶段

    D升华阶段

  • 18. 说明性讲述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过程的最后一步是()

    A选择恰当的讲述凭借物

    B根据儿童核心经验的发展特点设定教育目标

    C帮助儿童理解讲述内容

    D使用一定的教育组织策略设计组织说明性讲述活动

  • 19. 儿童最常接触的文学体裁是()

    A诗歌

    B故事

    C散文

    D小说

  • 20. 以下不属于幼儿再造文学作品想象的核心经验的是()

    A对文学作品中地点、环境等背景性要素和主要人物动作表情的想象

    B对作品中主要情节和表达主题的初步想象

    C利用已有文学作品的结构,填充自己想象的内容

    D对作品整体情节、深刻主题以及意境等的想象

  • 21. 幼儿园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基本组织过程包括学习文学作品、理解文学作品、 和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A创编文学作品

    B掌握文学作品

    C迁移作品经验

    D运用文学作品

  • 22. 修辞手法经验属于幼儿文学作品核心经验的()

    A文学形式

    B文学内容

    C文学想象

    D文学词汇

  • 23. “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属于学前儿童前阅读发展特点的()

    A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行为的养成

    B阅读内容的理解

    C阅读策略的形成

    D阅读内容的表达与评判

  • 24. 以下不属于优秀的幼儿故事在文学性上的特征的是()

    A要有鲜明的人物形象

    B要有生动的故事情节

    C要有幼儿生活化的词汇

    D要富有儿童趣味

  • 25. 有关前阅读教育活动和故事教学之间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是()

    A前阅读教育活动的目标应侧重在阅读核心经验的提升和发展上

    B故事教学活动的目标应侧重在阅读核心经验的提升和发展上

    C前阅读教育活动强调让幼儿通过倾听来理解故事情节内容

    D故事教学活动强调让幼儿通过读来获得故事情节内容

  • 26. “知道文字阅读要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阅读,文字之间有间隔”属于幼儿前识字核心经验的()

    A符号和文字功能的意识

    B符号和文字形式的意识

    C有关符号和文字规则的经验

    D有关符号和文字结构的经验

  • 27. 生活活动中的前识字环境所运用的书写语言按照功能可以分成三类:进程类、名称类和 ()

    A图示类

    B情境类

    C标识类

    D警示类

  • 28. 前识字活动的内容以 的内容为主。()

    A专业性

    B生活性

    C趣味性

    D游戏化

  • 29. “有初步的与纸笔互动的经验”属于汉语儿童建立书写行为习惯经验的()

    A初始阶段

    B稳定阶段

    C拓展阶段

    D升华阶段

  • 30. 幼儿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积极探索的动力源泉是()

    A教师对幼儿表达的积极情感和期望

    B教师对幼儿的尊重

    C教师使用的幽默语言

    D教师及时回应幼儿的情感需求

  • 1.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
  • 2. 软环境
  • 3. 叙事性讲述
  • 4. 阅读内容的理解
  • 5. 行为管理前瞻策略
  • 1. 简述幼儿在自由游戏中的交流互动帮助幼儿获得的语言经验
  • 2. 简述辩论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过程。
  • 3. 简述幼儿园叙事性讲述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
  • 4. 简述说明性讲述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过程。
  • 5. 简述教师在运用提问策略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 1. 试述幼儿园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组织中应注意的问题。
  • 2. 试述什么样的幼儿读物是高质量的读物。
  • 1. 案例:敌人    活动设计:某幼儿园刘老师    活动目标:    (1)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话题“敌人”展开讨论,积极发言,善于表达个人想法。    (2)形成谈话对象的敏感性,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理解战争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危害,萌发向往世界和平的积极情感。    所关注的核心经验:   能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不跑题。    主动修补自己的谈话,找出合理的论据来解释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阅读图画书《敌人》;关心实事,了解世界战争。    (2)材料准备:PPT道具、投票箱。    活动过程:    (1)关于“敌人”--围绕话题展开讨论    ①导入:讲述故事开头,切入话题“敌人”    ②讨论一:书中有几个敌人?   讨论二:你觉得什么是敌人?    ③小姐:两个士兵都把对方当成敌人,他们互相攻击、相互伤害,谁也不肯放过谁。    (2)关于“战争”--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①两个士兵是怎么对付各自的敌人的?(出示相对应的图片,进一步解读敌人的相对关系;朝敌人开枪,爬到对方的洞里   去偷袭。)    ②两个士兵停战的时候,又做了些什么事情呢?(发现敌人之间的相同点,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敌人的相对关系。)    ③小结:你们发现了吗?敌人之间也会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们都想快点消灭对方,结束战争。    (3)关于“和平”--找出合理的论据来解释自己的观点    ①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结束战争吗?(小组讨论)    ②你觉得这两个敌人有可能变成朋友吗?   如果他们真“敌人”,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③小结:如果有一天,敌人变成了朋友,那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④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幼儿投票)最后, 请你用一句话说说你的理由或者感想!    问题: (1)结合案例分析活动中教材所关注的核心经验。    (2)结合案例分析活动中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