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自考真题及答案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507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2014年4月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自考真题及答案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是前语言阶段的()

    A感知语音能力

    B感知语义能力

    C懂得语用能力

    D懂得语法能力

  • 2. 儿童自第一声啼哭到咿咿呀呀作好说话的准备,经过了大量的发音练习过程,这个过程   大致可以分为单音发声阶段、音节发声阶段和()

    A词语发声阶段

    B注意倾听阶段

    C前词语发声阶段

    D复合句阶段

  • 3. 幼儿音节发生阶段是()

    A0~4个月

    B4~10个月

    C10~18个月

    D18个月以上

  • 4. 2~6岁儿童的语音发展包括语音辨别能力的发展、发音能力的发展和()

    A语音分析能力的发展

    B不完整句的出现

    C语音意识的产生

    D对语义的获得

  • 5. 学前儿童说出的三类复杂句有:句子的主语或宾语中又包含主谓结构的句子、连动句和()

    A电报句

    B主谓句

    C复合句

    D兼语句

  • 6. 关于幼儿句法结构获得的大致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A词性由分化到不分化

    B从灵活到呆板

    C从严谨到松散

    D从混沌一体到逐渐分化

  • 7. “儿童语言的发展以其认知的发展为基础”的观点出自()

    A先天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B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模式

    C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D社会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 8. 儿童语言获得的关键时期是()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学龄期

    D青年期

  • 9. 完整语言教育观认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学习都是从把握()

    A整体开始的

    B部分开始的

    C语法结构开始的

    D句法结构开始的

  • 10. 语言为认知发展本身提供的实践机会有()

    A理解、制作和说话

    B模仿、表征和符号化

    C倾诉、理解和交流

    D输入、内化和输出

  • 11. 语言的活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包括()

    A提供幼儿一些操作语言的机会

    B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C要注意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要注意发挥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 12. 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中,物质环境经验可分为()

    A简单练习、物质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

    B复杂练习、物质经验和精神经验

    C简单练习、物质经验和哲学逻辑经验

    D复杂练习、物质经验和哲学逻辑经验

  • 1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制定依据包含社会的要求、语言的学科性质以及儿童语言发   展和()

    A学习的程度

    B学习的规律

    C学习的评价

    D学习的过程

  • 14.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第二个层次目标是()

    A总目标

    B课程目标

    C年龄阶段目标

    D活动目标

  • 15. 基本的语言教育活动形式有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文学活动和()

    A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活动

    B语言游戏

    C渗透的语言活动

    D早期阅读

  • 16. 在组织语言教育活动中,为了能够准确理解和具体地把握“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原则”,   教师应注意:了解语言教育领域的目标,语言教育活动的落脚点是幼儿的语言发展和()

    A教给幼儿成人化的语言

    B激发幼儿活动的动机

    C按照教师课程的进度设计活动

    D按照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设计活动

  • 17. 学前儿童在语句方面的发展有其特点,其大致的先后顺序为()

    A单词句、电报句、单句和复合句

    B单词句、单句、电报句和复合句

    C单词句、单句、电报句和完整句

    D单词句、电报句、单句和完整句

  • 18. 关于谈话活动,合理的说法是

    A谈话活动与日常交谈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差异()

    B谈话活动需着重培养幼儿与他人交谈的语言运用能力

    C谈话活动是幼儿园语言教育可有可无的一种类型

    D谈话活动和“总结性谈话”无太明显的区别

  • 19. 谈话活动中教师指导作用的呈现方式是()

    A直接引导

    B间接引导

    C无需引导

    D直接和间接引导

  • 20. 讲述活动中出现凭借物,是基于()

    A符合幼儿讲述学习的需要

    B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C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

    D符合幼儿认识发展的需要

  • 21. 讲述的独白语言特性,要求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述经历的过程是()

    A从完整编码到完整发码

    B从独立完整发码到独立完整编码

    C从完整发码到完整编码

    D从独立完整编码到独立完整发码

  • 22. 属于讲述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是()

    A培养幼儿独立构思与清楚完整地表述的意识、情感和能力

    B培养幼儿自觉获取语言材料的能力

    C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技能

    D培养幼儿运用语言进行交谈的能力

  • 23. 幼儿园中以英语歌曲作为基本内容和载体开展的活动,叫做用英语组织的()

    A儿歌游戏

    B欣赏游戏

    C综合游戏

    D音乐游戏

  • 24. 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的组织具有()

    A活动和教学的双重性质

    B活动和游戏的双重性质

    C游戏和教学的双重性质

    D游戏和学习的双重性质

  • 25. 教师在思考听说游戏的目标时,应对幼儿提出的要求是()

    A教师说话时幼儿不能说话

    B幼儿不能说与听说游戏无关的任何话语

    C听懂游戏的指令,把握游戏进程

    D不必把握和传递有细微区别的信息

  • 26. 幼儿园文学活动作为一种语言教育活动,其设计组织的基本教育内容是()

    A文学欣赏

    B文学创作

    C文学作品

    D文学分析

  • 27. 组织幼儿仿编诗歌和散文时,教师需要把握的要点包括准备、讨论与示范、串联与总结   以及()

    A复述与归纳

    B分析与归纳

    C背诵与总结

    D幼儿想象与仿编

  • 28. 学前儿童“读写萌发”的表现是()

    A常常拿着书嘴里叽里咕噜,好像读书的样子

    B经常练习朗读,口头语言进步很大

    C能独立阅读图书

    D会用纸和笔写字,且写得较规范

  • 29. 早期阅读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之一是()

    A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能力

    B帮助幼儿初步认识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对应关系

    C提高幼儿学习口头语言的兴趣

    D激起幼儿大胆讲话的胆识

  • 30. 言语流畅度构成的三要素是()

    A流利性、言语广度和言语强度

    B流畅性、言语速度和言语强度

    C流畅性、言语广度和言语强度

    D流畅性、言语速度和言语节奏

  • 1. 儿童语义发展
  • 2. 语言操作能力
  • 3. 构音障碍
  • 4. 语言操作范畴
  • 5. 谈话活动
  • 1. 简述儿童前语言交际能力发展的基本阶段。
  • 2. 简述完整语言教育观的基本内涵。
  • 3. 简述基本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 4. 简述计算机辅助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
  • 5. 简述在幼儿园班级集体教育范围内,进行早期阅读活动设计和组织的步骤。
  • 1. 论述社会相互作用论的语言模式对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启示。
  • 1. 以玩具“娃娃”为实物讲述的凭借物,根据拟定的活动目标,设计中班讲述活动的活动过程。 娃娃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用描述性的语言,完整、连贯地讲述“娃娃”。丰富相应的形容词如:漂亮、可爱、胖嘟嘟等;  (2)启发幼儿通过有趣的“猜猜谁不见了”、“改错”游戏,对“娃娃”进行由特征到一般的有序感知,表述;  (3)帮助幼儿形成“听清楚了再回答”的倾听表述习惯。